畢業於二本院校的「醫學生」,都去哪工作了?學生:多半忙著轉行

2022-07-06     峽谷爆笑團

原標題:畢業於二本院校的「醫學生」,都去哪工作了?學生:多半忙著轉行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經過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大家都期待著能夠憑藉自己的實力拿到「夢中情校」的錄取通知書,等畢業後從事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可現實卻不一定盡如人意。比如有些志在從醫的學生,可能因高考分數達不到理想院校的要求,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進入到二本甚至三本,也有考生受調劑影響,從第一志願的專業更改為其他相近專業的情況發生。

這些起初看似差別不大的選擇,在經過就業「檢驗」時,往往會使人們感受到理想與現實存在的偏差。

因為當他們畢業後,步入社會找工作時就會發現,許多醫院會根據畢業院校、學歷高低等來排名錄用,越是好的醫院門檻越高,而那些二本或三本院校出身的「醫學生」,往往連進入到醫院就職的機會都沒有,那麼他們畢業又都去哪了呢?

醫學是個極為看中學歷與教育背景的行業

醫生與許多職業不同,不僅需要高超精湛的技術,而且需要足夠的經驗積累,因為從事的工作容不得半點差池,否則,不但不能夠完成救死扶傷的使命,或許會因為一鎰失誤帶來終身的遺憾。

熟悉醫療行業的人們也都知道,醫學所需要的知識是龐雜且精專的。比如基礎醫學、人體生理等基礎性醫學知識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如果想要從事某一領域的醫學專業,更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修。

所以說,我們看到醫學院的學生,往往比普通院校的大學生要多讀至少一兩年的時間。如果遇到臨床醫學等專業,對學歷的要求還會更高,本碩連讀或是本碩博連讀都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二本或三本院校的醫學生通常只是完成了本科學歷,與那些高學歷的畢業生相比,經驗就少了好幾年,這本身就不具備競爭優勢,更別說被大中型醫院招錄,怕是連一線城市中普通醫院的門檻都很難邁進,因此就會出現同專業不同境遇的情況。

醫學生的現狀:「碩博生吃穿不愁,三本二本工作發愁」

「碩博生吃穿不愁,三本二本工作發愁」是醫學專業畢業生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雖然聽起來像是開玩笑,可從現實情況來看,這又是真實狀況的寫照。

醫生是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因此許多大中型醫院並不急著招錄「新手」醫生,即使招新人也期待吸納更加優秀的人才。

其中,學歷和背景作為一道重要且客觀的門檻,就足以幫助醫院簡單區分醫學生的基礎。

像那些實力強、學歷好的同學早早就能夠收到醫院遞出的「橄欖枝」,而二本及以下的醫學生由於不被看重,所以他們只能獨自面臨就業難題。

那麼放棄考研的同學,出路都在哪裡呢?對此,有不少學生表示:大家多半忙著轉行。

畢業於二本院校的「醫學生」,最後都去哪工作了?

從事醫藥類銷售工作

醫學生即使不能從醫,其就業選擇上也要比其他專業的畢業生更容易接近醫藥行業,比如醫藥銷售等方面的工作就很對口。

他們在從事醫藥銷售的工作中,既能夠根據已有的醫學專業知識進行清晰的講解,又可在銷售過程中積累經驗,為日後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進入基層醫療崗位

在就業選擇時,醫學生們雖然有「眼高於頂」的階段,但也有部分同學能夠迅速認清事實,調轉求職方向,打算先從基層醫療崗位做起。

他們大多會奉行「先入職再入行」的原則,準備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待日後有更多更好的機會時,繼續深造,爭取早日上岸。

更多的同學開始嘗試轉行

由於二本醫學生的學歷在醫學領域不占優勢,所以迫於就業壓力,現實中更多的醫學生走向了轉行這條路,他們或是準備考公,或是進入職場成為了一名白領,或是自己創業成為了老闆。

在報考醫學專業前,建議同學們耐著性子多想一想「未來」

在筆者看來,大家與其畢業後後悔當初報考時的選擇,不如在報考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對一個行業或是職業所應該具備的從業基礎條件的了解等。

同時,建議有志從醫的學生,在報考前可以向身邊有從醫經驗的前輩請教或了解報考條件、學習難度,甚至是就業選擇情況等。

經過各方面的了解和綜合評判,如果學生覺得報考醫學專業存在著難度,或是不盡如人意。那麼,建議您及早打算,儘快為自己的未來方向做好準備。

今日話題:你覺得二本醫學生的就業難度主要集中在什麼問題上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e85fa4aadc4cc5a0718a97216bb8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