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梅雯倩
「比起鮮食,我更喜歡煙火味里代代傳承的手藝,吃一口特色臘肉、熏腸,就想起了家。」4月1日,在三國古城當陽宜昌福美園食品有限公司展銷廳,前來採購魚肉熏製品的市民張桂香對農村新報全媒記者說。
風乾大白刁、酥鱗武昌魚、秘制鯽魚、排骨香腸、風乾香腸……各種預製菜品擺滿貨櫃。
加工車間機聲隆隆,熏制車間魚肉飄香。香味中還隱約透出柑橘的清甜。來到熏制車間,滿地曬乾的橘子皮讓記者大開眼界,「這是當地傳統風味,把橘子皮晾曬、風乾,丟到火爐里,熏出來的香腸就會滲入淡淡的橘子香。」公司總經理馬洪濤介紹。
將傳統工藝與自動化、無菌化生產相結合,研發出獨具特色的發酵熏制香腸、臘肉、洋肝魚、風乾雞鴨鵝,進入曬場的農產品與自然風、光「會合」,配料慢慢滲入至每一層魚肉中。為了鎖鮮,電子儀器精密控制時間、溫度、濕度、風速,保證風乾魚肉品質穩定。
當陽物產豐富,大白刁、武昌魚、鯽魚等數十種魚類在這裡生息繁衍。公司早就布局預製菜:材料只用鮮肉、活魚,在夷陵、秭歸的萬畝山林里放養數千頭黑豬,為肉製品提供優質原材料,確保食品來源安全、可控。
2019年起做預製菜,深耕行業多年,作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宜昌福美園食品有限公司在去年考察了8個省的預製菜之後,決定舉集團之力,做大做強預製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de8d7ac72eba539824b4126b2e19e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