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百億級黑水虻產業正蓄勢待發,「小」昆蟲也有「大」能量

2023-08-14     35斗

原標題:【研究報告】百億級黑水虻產業正蓄勢待發,「小」昆蟲也有「大」能量

編者按:本文節選自35斗發布的《2023黑水虻產業報告,「小」昆蟲也有「大」能量》,作者張玉潔。獲取完整報告請關注35斗微信公眾號聯繫斗老師獲取。本報告著眼於黑水虻細分行業,分析了該行業的市場規模、政策動向、資本動態、典型案例以及現有行業挑戰和未來趨勢展望等內容,以期闡述行業關鍵信息,找尋關鍵創新機遇。

根據多方定義,黑水虻(拉丁學名:Hermetia illucens L.;英文名:Black soldier fly)是腐生性水虻科昆蟲,能夠取食禽畜糞便、生活垃圾和動物屍體,生產高價值的動物蛋白飼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廣泛、吸收轉化率高、容易管理、飼養成本低、動物適口性好等特點,更容易進行資源化利用,因此其幼蟲被稱為「鳳凰蟲」。

黑水虻原產於中南美洲草原,隨著17世紀地理大發現,向歐、亞、澳、非等地區擴散。20世紀,黑水虻已擴展至全世界。目前,黑水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大部分地區均有所分布。近些年已傳入國內,廣泛分布於貴州、廣西、廣東、上海、雲南、中國台灣、湖南、湖北等地。

據研究顯示,黑水虻的生命周期可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成蟲期四個時期,全生長周期為35天左右。其中,能夠取食並參與有機廢棄物處理的階段主要是幼蟲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產品是蟲糞、幼蟲蟲體、蟲漿和蟲油等。蟲糞可直接當做有機肥使用,幼蟲蟲體則可被加工成動物蛋白飼料添加劑等相關產品。

上游環保、下游應用,黑水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據智研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黑水虻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為142.36億元,至2021年全球黑水虻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已增長為175.7億元,並有持續增長趨勢,黑水虻市場一片向好。2017-2022年全球黑水虻養殖行業市場規模如下:

圖:2017-2022年全球黑水虻養殖行業市場規模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智研瞻產業研究院,35斗繪製

作為「鳳凰蟲」,一隻黑水虻僅8天時間即可擴大至原來的4000倍,並有效處理超自身體重20萬倍的餐廚垃圾,讓餐廚垃圾實現100%的在地資源化利用。因此,黑水虻產業鏈的上游是環保,中間是昆蟲繁育,下游則是產品銷售。

具體來看,黑水虻產業鏈的上游包含餐廚垃圾處理禽畜養殖廢棄物處理兩大關鍵環節。針對國內餐廚垃圾處理,其技術種類較多,傳統技術主要有焚燒和填埋,但上述解決方案除了處理成本較高之外,對環境還有較大的二次污染。因此現有的主流技術包含厭氧發酵好氧堆肥黑水虻處理法等。

黑水虻產業鏈的中游包含育種養殖環節。黑水虻的繁育與其蟲源質量和環境條件息息相關,若要實現黑水虻周年化、規模化養殖,首先要滿足其生長各階段過程中對溫度、濕度和光照等環境因素的需求,其次還要加大對養殖設備的研發力度,提高自動化和機械化。但目前,黑水虻規模化養殖技術尚未成熟。

黑水虻產業鏈的下游包含飼料替代要素消費環節。目前黑水虻在國外的產品形式大多為脫脂蟲粉,而國內有全脂蟲干、脫脂蟲干、蟲油和蟲漿發酵產品等多種應用形式,可部分替代魚粉、肉豬、肉雞、蛋雞等飼料和部分添加要素。此外,黑水虻還能夠製作低成本的優質生物柴油和寵物食品,用於新藥開發和化妝品油脂添加劑等。

圖:黑水虻產業鏈全景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35斗繪製

規模化發展黑水虻產業,政策支持是樞紐,資本支持是關鍵

昆蟲被譽為上帝賜給人類的最後一塊「蛋糕」,以黑水虻為代表物種的昆蟲行業正以持續擴大規模的趨勢出現在大眾視角。在此背景下,國家和部分地方政府關於黑水虻的養殖也由觀望轉變到政策支持,深圳、廣州、南寧等地均編寫了黑水虻養殖的地方標準和產品質量企業標準。此外,農業農村部也組織了多家單位起草關於黑水虻蟲干、蟲粉等團標或國標的書面文件。

針對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國家對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飼料替代也制定了相關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印發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便提出了要利用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餐廚試點工作的具體支持內容、支持方式和實施程序等;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了新型蛋白的產能提升規劃,目標增量達1400萬噸/年,其中昆蟲蛋白已作為規劃明確推薦的發展方向。

表:黑水虻全產業鏈相關政策匯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真理,35斗繪製

政策的推進挖掘了黑水虻產業的巨大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據35斗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3月,全球市場上活躍的13家昆蟲蛋白公司累計融資超60億元,預示著一個新的風口正在形成。放眼國內市場,布魯普庭、茵賽普、自然創造和無兩生科等本土黑水虻養殖企業也成功融資,國內黑水虻產業已逐步崛起,正形成一片藍海市場。

表:2018-2023年國內黑水虻領域投融資事件部分匯總(按最新時間排序)

數據來源:IT桔子、公開資料整理,35斗繪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da2f293dbc795493223f42385fa84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