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鶴》:2女1男同居一室,張儉和多鶴有性無愛的背後隱情

2022-04-18     生活里的樂趣

原標題:《小姨多鶴》:2女1男同居一室,張儉和多鶴有性無愛的背後隱情

《小姨多鶴》中張儉開始對多鶴有種天然的敵意,因為她是日本人,而張儉的妻子小環就是因為遇到日本人的驚嚇,不僅失去了未出生的孩子,還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力。

當初父母把多鶴買回家就是為了給張家繼香火。

後來,在漫長的共同生活中,張儉對多鶴產生了一種異樣的感情,有次他把偷偷攢下的錢為多鶴買了一條鮮紅的圍巾,多鶴的雙眼隨著圍巾的飄動流出了激動的眼淚。

可是不知為何,我卻被這鮮紅的顏色刺痛了雙眼,心中莫名湧起對多鶴的一種同情和憐憫。看完原著後,我終於明白了,在這異國他鄉,多鶴將張儉視為唯一的依靠和愛,可是張儉對多鶴卻沒有愛只有欲。

雖然張儉對這個年輕漂亮的多鶴有著好感,但是為了安撫妻子,他卻只是將多鶴一個有著鮮活生命的女孩當作是一個工具。

所以,每當矛盾叢生的時候,這個男人會時不時地感嘆:「多鶴,多鶴,真的是多餘了。」

而多鶴總是不明白,張儉對她的愛為何會莫名而起,又莫名地湮滅,因為愛上了一個不值得愛的人,她成了個最孤單的人。

張儉面對這麼一個漂亮乖巧的女孩子,不由心生憐意。

而且多鶴和小環兩人的性格有著天壤之別,小環的性格直率而火辣,而多鶴則溫柔而隱忍,也許她的這種性格更能夠激起張儉的一種保護慾望。

正因為小環的強勢,襯托出多鶴的溫柔嫻靜,所以張儉不可遏制地迷戀上了多鶴,但是這根本談不上是愛,最多是一種本能的慾望,而且他們兩人之間從陌生到有肌膚之親,根本是無縫對接,所以張儉對於多鶴的好和喜歡都是源自於此。

起初他的抗拒,只是因為一種陌生感,以及天然的仇恨感,隨著兩人因為借腹生子而度過的那麼多夜晚,張儉感受到了多鶴的好,以及她的與眾不同,對她產生了一種依戀。

多鶴把掙到的錢交給張儉,張儉看看她,那雙半閉的眼睛讓她在他臉上印滿親吻。他們已經很久不幽會了,偶然幽會,就是小別勝新婚。深秋的潮冷里,兩具溫暖的肉體抱在一起簡直是求生之必需。他在這場小別勝新婚的勁頭上居然說出他平時會臭罵「什麼鳥玩藝兒」的話來——「我愛你!」他不止一次地說,說得多鶴都信了。多鶴從來沒聽過這句話,也不知道它是陳詞濫調,她感動得快死了。

為了滿足自己的那種本能慾望,張儉帶著多鶴到電影院的後台幽會。後來被人發現了,張儉偷偷地讓多鶴先從後門跑了,然後便虛張聲勢地大罵,被人抓起來也假裝若無其事,打死不開口。

後來,還是小環過來為他解圍。

如果,他真的是愛多鶴,就不會讓一個女孩置身於危險和尷尬之地。

而且發生了這件事後,張儉非但沒有安撫多鶴,反而是開始和她產生了一種陌生和距離感,其實這並非是出於對小環的內疚,而是因為在電影院被抓姦中產生的一種畏懼感,他害怕因此家中的秘密被人發現從而發生軒然大波。

這時候的張儉不僅沒有反省自己,反而是莫名地遷怒於多鶴,覺得是她誘惑了自己,做出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才會冷淡和疏遠她。

所以,張儉對於多鶴的感情完全是源自於一種本能的慾望,壓根兒沒有愛,他對於多鶴所謂一點憐憫都比不上小環對多鶴的好。

此時的他和小環兩人之間的婚姻也進入了倦怠期,而多鶴這個妻子不像妻子,妾不像妾的小姨,對他有著更多的吸引力。

於是,他背著小環,和多鶴偷偷幽會,這種緊張又刺激的感覺帶給他一種從來未有過的快感。那手心真軟真嫩,像一切被偷盜來的東西那樣難以言喻的美妙,比他和她例行公事地躺成一併排,他觸摸她的女性基本點要銷魂多了。

這恰恰應徵了一句老話: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而張儉就是如此,但是一旦他們之間的那些秘密影響到了他的生活和前途,他會毫不猶豫斬立決,這樣的男人太自私。

多鶴最初被賣到張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用來借腹生子,這種事情在村子裡也不是新鮮事,張儉對此也是一清二楚。

其實他也是願意的,可是因為小環的存在,他只好在表面上做出抗拒的樣子。

最初張儉並不喜歡小環,娶她也是公事公辦。有一陣他還怨恨過她,因為小環帖子上的生辰是假的。婚後二孩聽朱家屯一個同學說,小環是朱家的老閨女,慣得沒樣,熟人都知道她能鬧,沒人敢娶她。朱家怕她最後剩成個老姑娘,把她歲數改小兩歲。

只是後來在共同的生活中才慢慢產生了感情。小環在婚後的第二個月就懷上了身孕,而且看腰身像是懷了個兒子。

從那以後不僅二孩,連張站長和二孩媽都開始忍受小環的壞脾氣,一面忍受,一面還賤兮兮地笑著捧場。

可見,有後代在張家是頭等大事,不僅張家父母是這麼想的,張儉也是如此。

所以,他不斷地和多鶴在一起,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張家留下一點血脈。

二孩連「嗯」也不「嗯」了,一任她自己試探,自己回答。二孩只是加緊了辦事效率,一夜好幾次。他心裡惱恨自己父母,一聲不吭也知道他們在催促他。

而多鶴卻誤以為張儉愛上了自己,所以總會不經意地對他笑,心中想著他。

而在張儉眼中,多鶴來到張家就是用來是一個繁衍後代的,她像保姆一樣承擔了家中所有的家務。可是在張家人的眼裡,多鶴是不屬於這個家的,他們約定等多鶴生下兒子後便將她趕出家門。

後來多鶴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孩後,張儉毫不遲疑地將多鶴丟棄了,他在人群中看見多鶴焦急的臉,卻避開多鶴的眼光。

可見,張儉根本就沒有一點愛,如果有愛,怎麼會捨得將一個活生生的人丟棄在外面,任她自生自滅呢?

張儉把多鶴丟棄之後,大哭了一場。這對於他來說是絕無僅有的。從十來歲到三十來歲,他沒有哭過,連小環肚裡的孩子死了,他都只是鼻子酸了一陣而已。

那麼張儉為何把多鶴丟棄後,會如此傷心難過呢?

張儉哭從此沒親媽的孩子們,大孩二孩半歲,一下子斷了他們吃慣的口糧。不過孩子們會比他好得多,畢竟是孩子,忘得快。但願他也忘得快些,等水泥地不再乾淨得發藍,衣服上不再有摻花露水的米漿香氣和刀切一般的熨燙褶痕,他就能把多鶴忘得淡一些。

因為自從多鶴來到張家,她每天會把水泥地擦得青藍溜光,每天張儉下班,她都會及時跪在門口遞上乾淨的鞋子,當然還然後替他脫下髒鞋子。並擦洗得蹭亮。

他剛坐下,一杯茶靜悄悄出現在他面前。茶是晾好的,掐著他下班到家的時間沏的。茶杯放下,一把扇子過來了。

他每天穿的衣服,多鶴都會漿洗得乾淨,熨燙得筆挺。

三個孩子不論男女一模一樣的髮式,一塵不染的鞋襪。

當家裡的錢不夠用了,多鶴就會去打零工,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分一毫都毫無保留地交到張儉的手中。

多鶴在家中總是一聲不響地為所有人做好一切事情,從來不抱怨,也不會提出任何要求。

所以,張儉也樂得享受這齊人之福,他的快樂在小環那兒,舒適卻在多鶴這裡。

所以,他一度地這麼想過:如果什麼都能重來,如果沒有一場戰爭和日本人在中國畜牲了那麼多年,我會娶多鶴的,不會在意她是哪國人。

然而他很快被自己的念頭嚇一跳:我會娶她!我是喜愛她的?

其實,張儉並非是因為愛多鶴才會冒出娶她的念頭,而是因為多鶴帶給他一種舒適的生活,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所以他迫切要一直擁有這種美好的感覺,所以才動了娶她的念頭。

小說比電視劇刻畫得更深刻,人物的內心也展露得更加一覽無餘,張儉對多鶴的情感是扭曲的,他並非有多麼愛她,只是一種出於自己的欲,但是他卻常常用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來自我安慰,好像他無法正大光明地娶多鶴,全是為了小環。

其實,小環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在多鶴被丟棄後,她忍不住罵張儉,並且揭開他虛偽的面紗:

「別把帳往我和孩子們頭上賴。你下毒手是為這個家?這麼天大的情分咱們娘們兒咋承受得起?咱可領不起你這情。要這麼著,我就帶著孩子們回我娘家。不然我怕你這回干順手了,下回把孩子們拐帶出去,躲在哪個旮旯,看著他們把自己走丟了!你現在是廠里紅人,得進步,這些半拉日本雜種礙著你進步的大事!」

可見,他這種愛是扭曲而且自私的,而多鶴卻將這個男人視為她一生的最愛。

最後,回到日本後的多鶴,雖然她生活困頓,依然把張儉接到日本治病,兩人終於結婚了,這個婚姻對多鶴來說該有多麼諷刺,這個男人所謂的愛有多麼不值一提。

也許,世界上不是每一段戀情都是美好的,有的愛情早已千瘡百孔,只是當事人依然沉醉其中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d99a190cca8c9c51777b2ff48c4c6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