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宣傳月丨什麼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4-09-01     博物館世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這些民族團結知識

你知道多少呢?

一起學起來吧!

兩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召開兩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分別在2014年9月28日至29日、2021年8月27日至28日。

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工作十二個必須:

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

必須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鬥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

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

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

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必須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必須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必須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總目標: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理念: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

總要求: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

根本方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根本途徑: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的概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特點:

大散居、小聚居、各民族相互之間交錯居住。

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

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的關係。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我國歷史演進的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兩者辯證統一。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

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

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本特徵: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新時期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

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簡稱「兩個共同」。

「三個離不開」的內容: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五個認同」的內容:

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六個相互」的內容:

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

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國的民族政策主要內容:

主要包括堅持民族平等團結、民族區域自治、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的內容。

加強民族團結要堅決反對「兩個主義」:

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

各民族「三和」:

各民族和睦相處、和共濟、和諧發展。

各民族「三交」: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黨和國家對待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問題的基本政策:

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內涵:

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各民族群眾為主體,通過鞏固和加強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綜合舉措,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性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實踐過程。

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基本原則: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堅持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堅持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總目標;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遵循社會團結規律,堅持正面引導;堅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

通過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和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民族團結進步價值理念廣泛弘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凝聚力不斷增強;依法治理民族事務能力顯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來源:國家民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c6fd66ea677e687692e5ee48567d5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