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如何發揮樞紐功能,進行資源動員?(一)

2022-07-18     漢正家族辦公室

原標題:基金會如何發揮樞紐功能,進行資源動員?(一)

一、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發揮平台優勢,聯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抗疫

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簡稱「聯勸公益」)是全國知名的公募基金會,於3月13日正式啟動「守護上海抗疫濟困專項行動」,持續支持抗疫行動80天,聯合80家企業、12個專項基金、28個公益夥伴、6個社群進行資源募捐、資源對接,定向支援醫院、高校、街鎮等一線單位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共克時艱。截至5月31日,聯勸公益共募集善款2721萬元,募集防疫物資價值3088萬元,支持社區和單位419個,捐贈受益173萬人次,聯合傳播觸達1434萬人次。

*聯勸公益「守護上海抗疫濟困專項行動」總結

聯勸公益公眾參與部負責人林慈總結了基金會發揮平台功能、聯動社會各界力量的四點經驗:

1充分發揮平台優勢

主動多渠道了解多方需求、主動溝通多方資源。

快速、細緻地掌握一線需求並提供解決方案,增加捐贈方的信任。

完善的流程和系統(需求對接、物資採購遞送反饋、捐贈人服務、聯合傳播等),確保快速響應。

不固守平台定位,必要時開展一線服務,例如支持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特定服務(如老年人心理慰藉等)。

2積累形成對社會動態高度敏感和積極行動的能力

3月13日正式啟動抗疫,是上海疫情中最早行動的基金會之一。

基於參與2020年武漢抗疫工作經驗,機構內部完成了知識生產工作,形成一套統一的行動指南。

受益人群廣泛,面向醫護、社區、老人、兒童、高校、外來務工人員等。

3推動公眾參與,提供多元有效的參與方式

企業合作:現金捐贈和物資捐贈,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重點服務群體。

社群參與:利用聯勸網提供的工具,積極推動社群動員。

平台合作:與澎湃新聞、上海圈子等媒體聯合傳播。

4主動與政府部門協同合作

與具備行政資源且能力強的樞紐組織協同合作,優勢互補。

積極與各級政府多部門合作,包括民政系統、婦聯、商務委等。

觀察熱評

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在上海疫情中,既保留了一個平台型基金會的定位,但也沒有固守平台定位,而是根據實際需求迅速調整開展一線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了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對社會議題高敏感度、和籌集資源的能力,體現了一家基金會的靈活與韌性。這種危機時刻的迅速靈活、積極作為,不僅對於一家基金會、對於整個公益行業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二、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提供平台,讓更多人運用專業特長參與服務

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簡稱「浙慈聯」)作為一個常態化存在的樞紐平台,在突發事件中致力於搭建有效融匯社會資源的「民間社會資源服務中心」,激發省、市、區、縣各級樞紐組織,帶動各區域的公益夥伴一同行動。

抗疫期間,浙慈聯第一時間成立「守護浙里新冠服務中心」,運用僑聯、浙商總會、義烏國際電商協會等力量,建立分散在28個國家的全球購小組;與公募、非公募基金會合作建立籌資小組;運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醫療團隊專業優勢,組建醫療器械鑑別小組;與溫州肯恩大學共同搭建100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組建浙江省全球譯小組;與浙江長龍航空等夥伴合作組建國際國內物流小組;與浙江省14個公募基金會共同成立清關小組;在浙北杭州、浙中義烏、浙南溫州成立物流分中心小組;同時,還搭建了物資分配協調小組、信息小組、志願者防疫手冊編寫小組等。

*小組協作的守護浙里新冠服務中心

針對樞紐型社會組織在公共事件中的定位和行動策略,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副秘書長鄭壹零提出:

1明確定位

各機構應基於自身身份、明確定位後參與行動,在大型公共衛生事件中承擔不同職責。樞紐型社會組織應積極發揮樞紐角色,發動區域夥伴參與行動,同時要兼具平台視角,協調各方社會資源。

2明確服務對象及其需求

樞紐型組織應明確服務對象及其需求,面向所在地區內外的基金會、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社區一線組織與志願者團隊、政府相關部門等提供支持和協同合作。只有打通各種資源,才能讓一線團隊更好地服務居民。

3搭建「民間社會資源服務中心」

建議搭建「民間社會資源服務中心」,以便救災時的指揮中心、本土基金會、樞紐型社會組織、半官方機構、跨界力量能夠對話和一同行動,協調而非徵集、統籌社會資源,讓民眾的需求、捐贈者的意願、公益組織的能力能夠相互匹配,只有「自下而上」的社會力量跟「自上而下」力量相互合作,形成一個完美銜接,

*雅安蘆山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實踐

觀察熱評

堵不如疏,幾個人想要攬上萬人的活斷然不行。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不同於傳統的慈善總會,本身就是一個常態化樞紐平台,能夠對民間需求和偏好作出回應,有很強的整合民間資源的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兩者其實都不應該偏廢。從壹零的經驗中可以看出,抗疫期間連接資源的一個重要策略是:找到「連接者(Connector)」,跟本來就是連接著很多資源、或很多人的連接者,產生聯繫跟互動,也許能夠更大程度地放大連接社會資源的效率。期待未來有更多「民間的社會資源服務中心」,跟政府有效協同。這樣的平台也有助於與政府溝通和爭取應有權利,莫讓社會力量在行動前屢屢碰壁,止步不前、甚至產生不再積極參與的逆向思維。

來源:CFF2008

漢正家族辦公室,專注家族傳承、基金會和信託!更多信息可搜索【漢正家族辦公室】至官方網站進行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c1f813c7dd56f3ce2adb80f0dee13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