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是認真生活,你的生活就越好

2022-04-07     探索歷史的真相

原標題:你越是認真生活,你的生活就越好

前兩天朋友給我發消息說:「你喜歡自己嗎?」,最開始以為是什麼哲學問題,認真思考了很久。然後謹慎的回答說「現在開始有點喜歡了」。

她說「那很巧,我們喜歡同一個人」。我打著字說「咦,好油膩」,嘴角卻忍不住揚了起來。一方面覺得土味情話很好笑,另一方面是發現好像開始下意識的認同自己了,這個感覺很棒。

一。

那天,,開始思考「從什麼時候喜歡自己這個問題。

其實有很長陣子挺迷茫的,不知道要做什麼,會做什麼。

日子過得很喪,每天都充斥著無力感。

也不是沒想去做點什麼,但是又覺得眼下日子很安逸,所以遲遲沒有邁出下一步。

後來不甘心日子過得這麼無趣,想撿回點什麼。

沒有目標,所以從看書開始。

剛開始很浮躁,靜不下心。

最初的10分鐘,30分鐘...慢慢的可以堅持一個下午。

二。

順著這條線,目標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

看遊記的時候,心裡的地圖密密麻麻的布下記號。

看烹飪隨筆類型的書,覺得很治癒。

的內容很簡單,分享自己每天的生活,料理以及編織的內容。

就這樣記錄了秋冬到春夏的一整年的時間。

「在金秋十月,她滿懷欣喜的製作柿餅;在寒冬,她為蔬菜和水果們蓋上厚厚的枯葉被;在春夏之際,她在田裡播種然後製作果醬和果凍...」她就這樣慢慢地在歲月流逝中認真地過好每一天。

她就這樣慢慢地在歲月流逝中認真地過好每一天。

我一開始沒懂開頭那句「你越是認真生活,你的生活就越好」,到結尾才突然明白了。

三。

看理財類型書的時候,會感慨牛人的思維方式。

倒不是說這些理財書真的能教你投資賺很多錢,但能學會「理財」這個概念。

「管理錢財的習慣比你擁有錢財的數目重要」。

後來有了想去的地方想要的生活,於是對金錢有了慾望。

開始了理財第一步:記帳

逐漸去掉不必要的花費以及購物習慣,比如:控制過度的下午茶以及外出吃飯費用,不再購買過多不必要且使用率低的東西。

理財第二步:儲蓄

減少支出後,開始儲蓄錢財,以每周為單位。前期因為沒辦法控制花費,我將錢定期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存到朋友那裡,非到關鍵時刻絕不動用。另一部分存到了長期投資的軟體里,定期5年,不到時間無法取出。

理財第三步:投資

將儲蓄的錢拿出進行投資,前期主要跟著小紅書以及B站有經驗的博主進行學習,挑選3-5隻靠譜基金,少量購買,然後設置定投,等後期稍微熟悉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後,在逐步調整金額,學會止盈。

玩了一年基金後,今年無意間接觸到了股票,覺得有點意思,也投了小部分玩。雖然現在投資賺的錢不多,但形成了好的理財習慣和思考的邏輯思維也挺好。

四。

最開始做很多小事時並未沒意識到當下這些東西對未來的影響是好亦或者壞,只是偶然間回頭,發現自己對於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也能從不同角度去重新看待事物的多面性,思考方式在不知不覺中也發生了變化。

這些都是時間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給我們的禮物。

最後用英子奶奶的話結尾「從能做的事情開始,一點一滴,孜孜不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baf5d66d3c16c93addfe99bb346fb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