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電荒:讓電於民,為何還是不夠?

2022-08-23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川渝電荒:讓電於民,為何還是不夠?

立即訂閱 收聽音頻

每天上熱搜的川渝人民試圖告訴網友:高溫是天災,不是什麼好玩的事。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這幾日,幾乎天天都有與川渝高溫相關的熱搜。

昨天衝上熱搜的,是#川渝人民要哭了##川渝地區好像有高溫結界#等詞條。

網上衝浪多年,用戲謔化的文字來形容社會大事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只是這一次,網友們並不買帳。

怒火蔓延在字裡行間——「不要再娛樂化川渝地區了!」

不尋常的怒火事出有因。

他們親歷的電荒

最近,川渝地區遭遇了6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天氣。自8月12日起,中央氣象台已連續10天發布高溫預警,而最高氣溫達40℃以上的,都有川渝地區的身影。

成都本地市民呂洋告訴小巴:「往年這個時候,空調屬於開不開都行,但今年不開會死。」

四川日報報道,當前,全省用電需求最高負荷已躍升至6500萬千瓦,同比增長25%。

其中全省居民用電需求在7月已經大幅增加,日均用電量達3.4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了93.3%。

8月的數據尚不可查,但種種跡象表明,這只會是一個更驚人的數字。

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電,8月14日,四川省宣布於8月14日至20日,對部分高載能企業實施停產讓電於民的調控,計劃讓出用電負荷約700萬千瓦。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四川省再發緊急通知,宣布從8月15日0時起至20日24時,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

好不容易盼到了20日,相關企業收到的通知卻是,限電期限將延長至25日,限電總時長延長到11天。

不只如此,全省公共場所的照明燈、景觀燈,以及商場的空調、電梯等也同樣被納入了限電範圍之內。

作為一個習慣了夜生活、又好吃火鍋的成都人,周末出去的呂洋還不能適應春熙路和太古里的黑暗。出門更是難題,她表示如今成都人出門吃飯都先要打電話問餐廳,不是問有沒有座,而是問「開沒開空調」。

都關閉所有戶外廣告照明

而重慶已經將商業運營時間濃縮到了晚上。8月21日,一些重慶的商場為響應政府保障電力需要,臨時將營業時間調整為16:00-21:00,做商業實體生意的更難了。

令人憂心的是,一些限電的舉措似乎已經陸陸續續蔓延到居民家裡。

家住四川德陽的周雪是在8月21日周日上午發現自己家忽然停電的。

「感覺一切都停擺了。」

起先連物業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隨後業主們收到通知,由於供電公司設備故障,周雪所在小區將停電24小時。

「之前只聽說(用電)緊張,沒挨到身上。現在第一次感受到停電。」

談及情緒,周雪表示「大家都比較鎮定,都知道緊張」。周雪最終前往2公里之外的父母家,而其他業主則拖家帶口去找附近沒被停電波及的酒店。

四川達州的居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8月16日下午,四川達州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有序限電預告》稱,如果在採取一切措施仍無法緩解供電壓力的情況下,將對轄區內的居民用戶實行有序限電,每條線路計劃持續時間約兩個半小時。

而微博上有當地網友反映,停電的頻次和時間遠高於通知中的計劃時間,部分地區一天內停電3—4次,每次3—5個小時;也有的地方是供三小時停三小時。

農村地區的形勢更嚴峻,達州大竹鄉下在四十度高溫下已經停電了十來天,一天停接近十個小時。

2020年,全國城市地區用戶平均停電時間4.82小時/戶,農村地區用戶平均停電時間14.51小時/戶,四川省成績弱於全國水平,每戶平均停電時間為16.49小時/戶,農村地區達19.57小時/戶。

圖源:《2020年全國電力可靠性年度報告》

但這數字放到今年,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更令人心痛的是,多位網友在評論區提及家中老人,他們有的因為高溫中暑,有的甚至不幸去世。

這也是前述網友們對用輕佻語氣談論川渝感到憤怒的主要原因。

「發電機、冰塊,價格翻倍

比居民更早感受到限電煎熬的,是工業企業。

與四川省發布的通知時間(8月14日)不同,位於成都新都區的某家居品牌工作人員表示,自8月1日起,工廠便接到通知,要求錯峰生產。

為此,工廠只能在晚上12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的時間段進行生產。而從8月12日起,伴隨四川連日高溫,連晚間生產都不被允許,要求工廠停工放假至25日。

「我們工廠一線員工已經停工20天了,目前還沒開工。如果想繼續生產,只能自己想辦法發電,但發電機價格現在也翻了五六倍。」

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工業發電機只能按月租用,且油耗、運輸成本均需工廠自行承擔。如今,企業大部分訂單已停止生產,少量急單利用發電機發電的方式進行生產,每月發電機租用費用便達幾十萬,預估7月以來直接損失達上千萬。

由於連續停工,工廠交貨期預計將推遲一個月。雖然目前並未出現客戶因訂單無法按時交付而退單的情況,但他們依然擔心後續訂單可能流失到廣深、江浙等其他家居產業基地。

與此同時,該品牌板材、玻璃等原材料供應商大多位於川渝地區,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的供應同樣出現了困難,已有一家板材廠商發來了漲價通知。

這是該品牌成立19年以來第一次經歷如此大規模的限電,雖然工廠有備用發電機,但其功率甚至無法負擔工廠一半的產能。

「太臨時了,根本來不及協調安排生產。」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輕輕嘆了口氣。

另一家因為高溫而生意火爆的冰廠也遭遇了限電。

「一天到晚,電話都被打爆了,都是來買冰塊的,關鍵是我們也拿不出貨來了。」四川郫縣某冰塊銷售點銷售員王泉有些急躁地說。

王泉告訴小巴,以前冰塊主要銷往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等,用於蔬菜、水產等產品的保鮮,今年因為限電,周邊的工廠、公司、商場都跑來買冰,尤其是工廠,需求量很大,少則買幾十塊冰,多則上百塊、幾百塊的。

浙江某工廠車間內備冰塊降溫

據他稱,限電剛開始時,冰塊的價格大約是13元/塊(60—80斤/塊),如今漲到了30—40元/塊。那些工廠願意接受更高的價格,霸道地甩下一句「反正只要你收錢,我就要我的冰」。

此外,各家冰廠為了優先滿足自己客戶的需求,還會從同行手中買冰,一來二去抬高了整體冰價。

「最麻煩的是我們冰廠也被限電了,正常情況下是三條生產線24小時運轉,如今只留一條生產線工作12小時,產量從之前的200噸降到幾十噸。」

王泉無奈表示,他現在根本不敢接受預訂,因為很可能接受了定金,回過頭來又不能如期交貨。

放眼全國,因為限電而影響生產生活的不止川渝地區。

8月8日起,浙江省多地啟動C級有序用電措施,其中部分企業6-24時連續停產,寧波、溫州、衢州等地企業收到通知實行「停三開四」,台州部分地區規模以上企業連續停產五天,安徽、江蘇等地亦有類似通知下發。

企投會上海分會會長葛泓表示,上周在江蘇的分公司接到通知,要求工廠本月用電負荷控制在50%—70%。

「我們現在還在等進一步通知,具體到底限多少,限多久。」

據了解,葛泓的公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零部件製造,年銷售額約20億,合作客戶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等。

而此次限電影響最大的工廠位於江蘇蘇州,該工廠每月電費消耗約200萬元,屬於用電大戶,銷售額每年超5億元。

目前限電造成的影響還未完全顯露,但若限電時長超半個月,葛泓表示損失還是很大的。

針對限電,公司採取的措施是白天停工,晚上工作。「本身高溫天氣,白天工廠內氣溫有45度,給員工安排調休,晚上再開工。等限電結束再把產能補回來。」 葛泓如是說。除此之外,公司正計劃在廠區屋頂安裝光伏太陽能板,此舉可解決廠區約10%的用電需求。

電力大省為何會缺電?

談及今年的限電,不少人聯想起去年10月的大規模限電,但其實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2021年小巴曾在 《眼下這場大規模限電不是突然發生的》 中有過分析,當時的大規模限電是由於動力煤價格暴漲,再加上「雙碳」背景下,各地區為完成能耗雙控目標,而主動降低能耗所導致。

換言之,當時缺電主要是因為缺煤,而發生在今年四川缺電的情況,主要是缺水。

四川是水電大省,水電占比高達70%,夏季本是豐水季節水電產量最為旺盛,沒想到遭遇極端高溫乾旱,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國網四川電力調控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劍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省內部分主力水電廠已見底,全省水電發電能力下降五成以上。

猴子岩水電站水位對比

國網四川電力供圖

實際上,同為水電大省的雲南、湖北、貴州等省也面臨水電供給衝擊,早早地就採取了有序用電措施。

四川省內火電占比僅20%左右,關鍵時刻難以提供有力幫扶。

此外,四川同時擔負著西電東送的重任,大量剛性的合同內外送電量需要在汛期執行。

當前,各地也加大了對四川的電力支援。川觀新聞報道,目前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富餘電力全部輸送至華東、華中、西南等地,對四川已按最大輸電通道能力實施了跨省跨區支援,所有電力入川支援通道滿載運行。同時,增大水電留川規模,大幅削減四川低谷年度外送計劃電力。

在了解本次四川限電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復盤。

其一,是關於有序用電。

所謂有序用電,指的是在電力供應不足、突發事故(事件)等情況下,對需求側的用戶通過行政措施、經濟手段、技術方法,控制部分用電需求,以確保大電網供電安全為前提,維護供用電秩序平穩有序的管理工作。

但從企業家和居民的反饋來看,「有序」的部分仍有待加強之處。

經歷過去年限電的葛泓坦言:「其實政府也很支持企業發展,限電也是最大限度協調,儘可能讓企業用上電。讓電於民我們是無條件支持的,要先保障民生,醫院、家裡不能沒有空調。與此同時,限電對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被動的事情,我們的難點就在於沒有辦法控制和做預案措施。」

那位四川某家居品牌工作人員亦有類似的表達,她介紹了成都在大運會期間的舉措:大運會籌備階段,由於環保的要求,也經歷過限電。彼時,會根據企業等級,提前通知限電時間段和時長,如上三休四,她相信,有序管理的話,企業也好去調整生產,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二十多天一直停工。

而這又牽涉出我們第二個復盤點:電力可靠性管理。

電力系統可靠性管理,是指為保障電力系統充裕性和安全性而開展的活動,包括電力系統風險的事前預測預警、事中過程管控、事後總結評估及採取的防範措施。

2022年6月1日,《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暫行)》正式施行,其未來目標,就是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近五年來,以光伏、風電、水電為主的新能源成為裝機主力,占總裝機容量比大幅提高。但與此同時,受地理環境和氣象條件因素影響,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間歇性、能量密度低等特點。

圖源:《2020年全國電力可靠性年度報告》

換言之,在電力可靠性方面,四川的情況恰恰表明,在低碳電氣化發展的趨勢下,如何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電力結構,保證經濟高質量發展,又避免出現「電荒」,依然是未來電力體系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文中王泉、呂洋、周雪均為化名。

本篇作者 | 巴九靈| 當值編輯 | 武新月

網約車安全出行調研

點擊下圖 立即參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b3d20398a6eb252ffe99aee50091a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