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打了18年花了7370億美元阿富汗戰爭,特朗普重啟和談就能結束嗎?

2019-12-01   中國網觀點中國

趙瑞琦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11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訪阿富汗與駐阿美軍共度感恩節。

11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訪阿富汗。在與駐阿美軍共度感恩節的同時,特朗普還表示,與塔利班的談判已經恢復。在今年9月初,為了從阿富汗撤軍,美國與塔利班達成初步協議。但隨後,特朗普聲稱,由於塔利班不斷策劃恐怖襲擊,決定放棄協議。

持續18年的阿富汗戰爭,已經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戰事。美國國防部今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為阿富汗戰爭,已累計花費7370億美元,超過2400名士兵喪生。特朗普和前兩任美國總統一樣,曾多次表示打算撤軍。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宣布與塔利班重開談判,一箭能否雙鵰?

撤軍協議:艱難而來,戛然而止

秉持「美國優先」政策的特朗普,一直把阿富汗戰爭稱為「完全是浪費」,並一直不願意在阿富汗投入更多的資源。目前,駐阿美軍約1.3萬多人,較2010年8月歐巴馬時期激增至10萬的數目相比,顯著減少。

2018年10月,美國啟動與阿富汗塔利班直接談判。歷經9輪會談,今年9月初,雙方達成原則協議:在塔利班承諾避免成為極端組織避難所的條件下,美國將實現有效撤兵。預計,在第一階段完成後,駐阿美軍將降至8600人。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宣布與塔利班重開談判,一箭能否雙鵰?

然而,因為塔利班不承認其合法性,並一直被排斥在談判過程之外,喀布爾當局對於這一協議感到擔憂並要求澄清。同時,許多阿富汗人懷疑美國是拿他們的利益做交換,非常擔心塔利班回歸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包括五位駐阿大使在內的一些美國官員警告:在實現真正和平之前,不應急於撤兵。同時,為爭取更有利的談判地位,塔利班的策略也是一邊談一邊打,不斷製造事端。

於是,在極大的內外壓力之下,9月9日,特朗普以塔利班正在發動致命襲擊為由,取消了同塔利班的和談。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一箭能否雙鵰?

再啟和談:多方參與,歷史必然

本次特朗普宣布與塔利班重開談判,是勢所必然。從歷史上看,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墓: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統治的希臘、19 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的蘇聯,這些當時的世界強國都擁有遠超過阿富汗人的裝備和力量, 但在入侵阿富汗後都以失敗告終。美國也不例外,面對動武和施壓18年後卻一直無法搞定塔利班的局面,以談判求和平既是歷史教訓,更是勢所必然。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宣布與塔利班重開談判,一箭能否雙鵰?

對塔利班而言,美國的打擊也使它損失慘重。通過和談來獲得政治地位,自然是不錯的選項。於是,它也一直在軟硬兼施,口頭警告輔以行動善意,以誘導美國重啟和談:塔利班高層警告,「如果美國總統不能信守自己的諾言,那麼阿富汗進一步的破壞和流血的責任就落在他的肩上」;同時,在11月18日,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成功地互換俘虜,釋放了一名美國人和一名澳大利亞教授,以及10名阿富汗政府軍人。

來自中國的支持也是重啟和談的重要因素:中國作為阿富汗的重要友好鄰國,一直以來積極支持和參與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並發揮建設性作用。9月底,塔利班代表團來華溝通,就阿富汗的形勢以及推進阿富汗和平問題進程交換了意見。對於任何和平解決阿富汗問題的良好框架,中國都是支持的。

那麼,重啟談判能夠達成政治和解與可持續的和平嗎?恐怕很難。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曾表示,美國的目標是阿富汗政府和阿富汗安全部隊必須能夠維持國內安全,防止恐怖分子利用其領土對美國發動襲擊。目前來看,要完成這一任務,未來還需要幾年時間。之所以如此,是由於阿和平進程中的問題前後相連又彼此制約,美國、阿政府和塔利班之間需要達成包括撤軍、反恐保證、全面停火、阿內部對話等一攬子解決方案,才能根本扭轉阿局勢。孤立的每一步都難以行穩致遠。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一箭能否雙鵰?

可以預計,在形勢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未來阿富汗和平進程很難一帆風順。美國可能繼續收縮在阿富汗軍事存在,而將更多地依靠政治、經濟和外交手段影響局勢發展。在明知阿富汗局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急於撤軍,與美國國內總統大選大有關係。

孰先孰後:國內選舉還是和平進程

特朗普感恩節突訪阿富汗

特朗普曾表示:要避免阿富汗成為威脅美國的恐怖分子的安全港和庇護地,更要避免這些恐怖分子獲得核武器。但他也同時表示,是地麵條件而非主觀時間表將指導美國的戰略,因為,「每次設定時間表和最後期限,對阿富汗來說是有問題的,因為每當有了最後期限,認為美國可能會撤出,敵人、塔利班,當然還有敵對國家的支持者們就加強活動,利用這個空檔。」

然而,美國大選這個「時間表和最後期限」,卻是特朗普不得不考慮的。11月19日,在塔利班釋放西方人質的次日,特朗普即投桃報李,表示「希望此舉能夠導致更多的和平舉動,比如能夠幫助終止這場長期戰爭等等」。11月22日,美阿兩國領導人進行電話交談,討論了阿富汗政府七點和平計劃,特朗普強調停火作為達成和平初步條件的必要性。特朗普如此急切行事,與國內選舉行情有密切關聯。

在上次大選期間,特朗普承諾撤回駐阿美軍,結束阿富汗戰爭。然而,當選後他卻批准向阿富汗增派兵力。現階段,大約1.3萬多名美軍駐紮阿富汗,協助培訓阿富汗政府部隊、充任顧問、協助「反恐」和打擊極端武裝。不履行當初的承諾有可能面臨「選舉懲罰」,特朗普不得不尋找立竿見影的特效藥以安慰民意。至於後遺症,等再次當選總統後再說吧。

同時,目前美國總統大選的情勢有了新的變化。因為「無法再容忍特朗普肆無忌憚、毫無道德可言的行為」,億萬富豪布隆伯格11月24日宣布參加總統競選,以「擊敗特朗普,重建美國」。面對驟增的壓力,特朗普在2020年總統大選日期之前減少駐阿美軍、節省每年數百億美元的開銷,進而為大選行情加分,就更是順理成章了。

然而,美方的這張「底牌」,已經盡人皆知。大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幾乎註定會損害美方的談判籌碼。對於塔利班而言,它現在控制或影響的領土比被推翻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多,面對慣於「商業交易」的特朗普,它必定會利用美國大選這個軟肋以爭取更好或更強的談判地位。

當然,重啟和談無疑有推進和平進程並贏得大選的可能。然而,意圖與結果之間,總要跨越千山萬水。最終,到底是一箭雙鵰,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很快就會有答案。(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