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颶風肆虐折射出美國基礎設施薄弱弊端

2024-10-19     人民網

國際在線專稿:近日,颶風「海倫妮」與「米爾頓」相繼在美國多個州肆虐,導致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引發廣泛關注。多家美國主流媒體發表文章,嚴厲批評美國政府在防災減災及災後應對方面的舉措不力,指出美國政府存在政策短視、救援遲緩與基礎設施薄弱等諸多弊端。同時,社交媒體上也湧現了大量民眾對美國政府應對颶風不力的不滿聲音。

《紐約時報》10月3日報道稱,在控制建房成本的壓力下,過去15年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立法者拒絕了多項能夠減輕災難性風暴危害的措施,導致風暴造成更多房屋受損並增加了危害風險。 同時,社交媒體上也湧現了大量民眾對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應對颶風不力的不滿聲音。受災居民紛紛通過社交媒體發聲,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美國政府及救援機構應急響應能力的質疑。

《華盛頓時報》近日發表文章,題為《颶風「海倫妮」:隨著基礎設施在我們腳下崩潰,美國正在分崩離析》。文章指出,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已成為美國的新生活方式。儘管美國政府已經承諾投入納稅人的數億資金來解決基礎設施問題,但在應對洪水、颶風、山火和乾旱等氣候災害時仍嚴重缺乏準備,這是美國各政黨政治家們的集體失職。

文章強調,美國公眾正處於基本權利被忽視的困境中。美國有3800萬人仍生活在貧困中,近700萬美國人失業,超過6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這就是一個國家的優先事項與其公眾需求嚴重脫節的表現。

《今日美國》網站報道截圖

《今日美國》10月9日報道指出,近期肆虐的颶風「海倫妮」無情地揭露了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在應對自然災害時的短板。在這場風暴侵襲近兩周的節點上,北卡羅來納州西部眾多區域的居民依舊掙扎於無水、無電及基本生活物資匱乏的困境之中,數以萬計的美國民眾持續承受著颶風「海倫妮」帶來的影響。

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詹森嚴厲批評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的應對舉措,形容其反應是「巨大的失敗」。前夏威夷州聯邦眾議員圖爾西·加巴德稱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的失職是對亟需援助的美國民眾的「一記耳光」。

《紐約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10月3日報道稱,在控制建房成本的壓力下,過去15年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立法者拒絕了多項能夠減輕災難性風暴危害的措施,導致風暴造成更多房屋受損並增加了危害風險。

同時,社交媒體上也湧現了大量民眾對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應對颶風不力的不滿聲音。受災居民紛紛通過社交媒體發聲,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美國政府及救援機構應急響應能力的質疑。

「你們(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已經遲到了好幾個星期」

「我查了一下失敗的定義,它寫的是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9c11b44fc1abd6fdd7d6d4a1d8ec4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