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文創產品走進日常生活,會是一件好事嗎?

2022-05-15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奇葩文創產品走進日常生活,會是一件好事嗎?

第3533期文化產業評論

對於小學生來說有些幼稚,對大學生來說剛剛好的另類文創接連走紅網絡,海綿寶寶的瀝水架在某多多上成交量超10萬件,這些有點奇怪又有點可愛的文創通過復刻、提取、詮釋的方式創新形式,成功戳中人們的心,進入沒必要但一定要買的購物清單,這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體現,是大眾文化的勝利,但同時它也意味著美的墮落與危機。

作者 | 圓圓搖了搖頭 (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對於錢包來說,網絡真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誰能想到呢,基本不刷碗的年輕人會在微博上被種草了瀝!水!架!

這款由外國設計師發明的海綿寶寶瀝水架,經過義烏的改良,成功登頂微博熱搜榜,收割了一大波年輕人。

本著「好吧,就買這一個」的決心下單時,發現居然還有派大星的收納和菠蘿城堡的洗手液,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願望不斷挑動著年輕人的神經,促使他們下了一單又一單。

雖然很對不起本就不富裕的錢包,但這屆年輕人真的很需要這些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東西。

儘管嚴格地從文創的概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文創產品定義為表達創意思想、符號和生活方式的消費性產品)出發,這些義務小商品算不上什麼文創,其背後的創意甚至涉及抄襲、侵權等問題,但是基於大眾樸素的認知,可以姑且將這些風靡網絡的小東西看作是另類的文創。

另類文創: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有人可以因為住不起帶樓梯的大別墅,而逃過了這個湯姆貓地毯的誘惑。

但很難有人不對這些奇怪的文具心動,巧克力本子、卷餅筆袋、五花肉便利貼、花生修正帶......差生文具多的俗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似是私房錢,其實是驚喜狗頭的書籤、超大規格的米奇鉛筆、每次放筆都是案發現場的筆架,這些文具送給閨蜜,閨蜜肯定感動哭了。

另類文創的另一個重災區,毫無疑問是——手機的衍生品。首先就是手機殼,手機可以用兩三年,手機殼用兩三個月就會「過期」的事情,居然還有人不知道嗎?

一維平面早已容不下手機殼發揮創意了,稀奇的印花不過是基本操作,三維立體層面才是手機殼吸引目光的主戰場,小帽子、小鹹魚甚至是可以穿進一隻腳趾的小拖鞋都可以出現在手機殼上。

而低調奢華的高級「臉」還得是DIY作品,要想手機殼美麗新,就要曬足180秒,這一點手機殼和醬油一樣,都講究時間的賦能。

網友製作的書法滴膠手機殼

其次是手機支架,這一用具已經從最初的可可愛愛發展到「媽見打」的地步了。咖啡潑在了電腦上、沒有杯蓋的半杯可樂倒了,看一下就會感到窒息的場景,偏偏被做成了手機支架,時刻考驗周圍人的心臟供血能力。

以上已經很離譜了,誰能想到,手機還衍生出了許多「妙不可言「的配件。比如說這個復古電話聽筒,耳機的基礎功能它都有,手柄上配備的通話鍵和暫停鍵標誌著它話筒的身份,現代與傳統的融合碰撞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除了手有點酸、通話對象的眼神有些奇怪,一切都剛剛好。

義烏速度下層出不窮的小商品讓網友一邊感慨,「資本家真的不要睡覺」,一邊含淚在多個購物軟體間反覆橫跳,畢竟他們「真的很需要這個酷東西」。

另類文創設計:復刻、提取、詮釋

這些奇奇怪怪的文創看似奇怪的五花八門,各美其美,但仔細觀察,它們擁有共同的、逗人一笑的秘訣,那就是以對生活的觀察和審美為依據,把對生活的習慣和體驗滲入到產品之中,在滿足消費者實用需求的同時,賦予產品更多審美和趣味的體驗。

復刻式設計

復刻就是對某一事物的模仿,在作品中加入復刻對象的外形、要素、特徵等,它與原作既有聯繫又互相區別,這是另類文創的典型表現方式。

玉米粒u盤、養樂多修正帶、麵包耳機殼等都是復刻式設計,它模仿了食物的外形,保留了文具的用途,其可以直觀感知的形象符號打破了食物和文具間的界限,給人帶來破圈的驚喜感,形成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獨特文化創意產品。

提取式設計

提取,即在生活中尋找合適的素材進行取捨和提煉,在造型、色彩、紋飾、工藝中提取和凝練出更具特色的文化藝術元素。這類設計在各大品牌的跨界聯名中屢見不鮮,而另類文創雖然沒有獲得聯名方的許可,但這不耽誤它從中汲取靈感。

例如,此前曾紅極一時的特朗普周邊,它能夠吸引公眾觀眾的部分原因在於它將特朗普極具特色的髮型元素提取出來,與生活用品進行巧妙的結合,創造出一系列「國際化」的文創產品。

特朗普:聽我說謝謝你

同時,這種提取式的設計成功將公眾對「聯名對象」的情感挪為己用,為產品的走紅奠定了基礎,試問哪一個特朗普的反對者不想用他的頭刷馬桶呢?

特朗普廁紙(特朗普還在撅嘴,太筍了)

詮釋式設計

詮釋,即對一種事物的理解方式,在文創設計中就是設計者藉助象徵符號和文字等方式,把自己對生活和審美的感受和體驗運用到產品上,使產品體現出一種符合當下特徵的美學特徵和人文精神,詮釋出多種意義,或是調侃、或是洒脫、亦或是小小的喪氣等。

錘子筆明明是文具用品卻散發出擺爛的氣息,完美表達網友一邊罵罵咧咧,「學個錘子」,一邊學個不停的矛盾狀態。

「蕉個朋友鴨」以諧音梗這一人類無法抵抗的趣味,暗戳戳地傳遞出對新朋友的友好之情,仿佛小學雞彆扭地扯女生頭髮來表達喜歡。

曾登上熱搜,被列為送怨種姐妹絕佳禮物的首飾盒,巧妙地利用了時空的不同,將文字與畫面結合在一起,體現出一種反諷的小幽默。在《情深深雨濛濛》中,如萍滿臉開心地說:「好貴呢,要二十塊」合情合理,而這句台詞搬到現在的語境,指向首飾這類奢侈品,反差的喜感馬上就浮現出來了。

另類文創的背後:日常生活美學盛行

不是「一夜春風」使另類文創突然遍地開花,在本質上來看它是生活美學席捲現代生活的表現之一。人們日常生活正在一步步走向審美化,大家不再滿足於千人一面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要求一切都變得好看、有趣、個性,就連馬桶刷都要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這一方面是工業化發展的成果,生產力的極大提高給人們提供了選擇的餘地,審美化文化生產模式為個體提供了各式各樣審美化的日常生活,這一點無需贅述。

另一方面,這也是後現代社會解構理性,反對形上學以及藝術去魅化的結果。中國的後現代主義者主張抹平審美與現實的界限,為日常生活、大眾文化作辯護,強調和肯定審美的娛樂性,於是,藝術與日常生活融合,純藝術與通俗藝術的界限消失,美學開始為世俗生活服務,日常生活審美化成為主流。

而網際網路環境中,在各種傳媒力量的引導下,經過消費主義文化的教育和適應過程,人們的個性特徵蠢蠢欲動,不斷地嘗試逃離永恆的日常,於是這些游離在常規之外的小東西就成了人們彰顯個性的可能選擇。

美少女就要用粉色愛心的電飯煲

這種「詩意的棲息」不僅為文化生產和美學發展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促進非藝術與藝術進一步向前發展,而且有利於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大眾能夠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樂趣,告別平庸生活的呆板困境。

這些文創隨隨便便就有上萬的成交量

然而,當審美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真的獲得了美嗎?

首先,審美的日常化並沒有抹平藝術、審美與生活的鴻溝,只是促使藝術走向更遠的極端,讓小眾藝術越來越曲高和寡。並且,當大眾因為擁有這些可愛的小東西而感到滿足時,真正的癥結並沒有得到解決,可愛與有趣的小商品粉飾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消弱了反思與批判的可能。

說好是「不蕉綠」,圖全是加劇焦慮的用具。

其次,大眾文化的崛起,美學泛化,不一定帶來人主體性的回歸。如果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有個性,那麼這意味著人人都沒有個性,在社交貨幣和消費浪潮的裹挾下,這些另類文創有多少是真的需要或者真的很喜歡才購買的?促使人們衝動消費的想法很可能是——「這個東西會不會讓我看上去很特別?」。

最後,日常審美化為感性慾望提供了合理化邏輯,導致視覺經濟大行其道。當作用於感官的、實用的生活享受被認為是美學的時候,當這些膚淺、庸俗的小玩意登堂入室成為生活新風尚時,視覺效果就戰勝了對內在美和精神自由的追求,這不是在獲得美,而是在失去更高層次的美。

總結

這些奇奇怪怪東西的流行本質上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體現,它既是後現代社會的特徵之一,也是這屆年輕人追求個性的表現,然而,這種過度審美化的審美化日常並不是全然正確的。

泛娛樂化的傾向和視覺化的依賴在不斷削減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商品符號獲得快樂和美,終不能長久,在嚷嚷著與素顏和解的同時,不如先讓日常用品回到日常生活。

【參考資料】

1.lns優選.我媽說我凈買些奇怪東西,有一天發現她竟背著我偷偷下單.

2.周紅惠,徐浩宇.論生活美學視域下的文創產品設計.

話題互動

您對另類文創風靡網絡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加入社區

推薦收聽

全國小學生都在唱!《孤勇者》憑啥火了?

中國男足的輿論環境為什麼這麼差?

創始人卷錢跑路,萬門大學暴雷早有預謀

看完林黛玉發瘋文學,發瘋的竟是我自己

被售後壓垮的泡泡瑪特,還能成為迪士尼?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運維3000多期(持續8年有餘,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7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圓圓搖了搖頭打 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 作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89a143c688cf01b4037c5026267a9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