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失色瑕疵顯露——《無價之寶》

2023-11-19     妙看影視

原標題:改編失色瑕疵顯露——《無價之寶》

改編失色瑕疵顯露——《無價之寶》

今天聊聊中國電影《無價之寶》。

片名Be My Family (2023),別名五金家族 / 盜時光 / 中國版擔保。

近期國產改編電影扎堆,《無價之寶》便是其中的最新之作。

該片改編自2022年韓國電影《擔保》,而《擔保》在當年中秋節期間上映後便奪得票房冠軍,最終斬獲了高達152億韓元的票房佳績,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最近幾部改編電影有好有壞,有十分出彩的《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二手傑作》,也有改編得岔了氣的《拯救嫌疑人》。

《無價之寶》的改編自這樣一部備受成功追捧的作品,引發了觀眾們對原作的回憶與期待,自然也讓人對其潛力充滿期待。

《無價之寶》以中國為背景,將故事情節進行了改編。

石振邦和楊武是一對落魄下崗工人,搭夥開了一家五金店維生。在追討欠款的過程中,兩人臨時照顧起了欠債人的女兒芊芊。然而,沒想到這一臨時照顧竟然延續了十幾年。

由追債者變成了女兒奴,石振邦和楊武的生活上演著一出充滿溫情的家庭戲。

整個過程里有普通人的生存狀態,也飽含父愛、友情和責任。

《無價之寶》反映出一個明顯的問題,導演張大鵬似乎並不擅長給故事做收尾。

影片中存在許多可以作為結局的機會,然而導演卻似乎無法停下來,執意要延續劇情,拍到觀眾想知道後續情節的時候卻戛然而止。

缺乏合適的收尾讓整個故事顯得很破碎,影響影片的整體觀感。

《無價之寶》的情節發展存在顯著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到人物角色和時代背景,更像是將大量跳躍式碎片化的片段拼湊在一起,使得影片本質上更像是各種短片的合集。

導演本意可能是想讓觀眾從不同的視角去感受各個片段所傳遞的情感和故事主題,而實際觀感則是,碎片化的情節發展讓觀眾感到頭緒不清,難以理解整個故事的邏輯和內在聯繫。

大家多看幾部張大鵬的作品大致能發現一個現象,他在短片方面的駕馭力尚可。

例如,2019年短片《啥是佩奇》火了一把,然而,他對短片的掌控力不強,但對長片的掌控力的確是弱,隨後的大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堪稱災難。

但是即便是在短片方面,他的掌控能力也並非一直強勁,比如短片《頂牛》的反響就不太好。

但不管怎麼說,這部改編製作配不上片中一群演員的精彩演出,張譯等人的精彩演技凸顯了他們的實力,與電影本身的質量不相稱,這讓觀眾感到遺憾。張譯等人演得有多好,就顯出這部電影有多不值。

可以看出,導演和編劇在不同的情節中安排了一些煽情和炫技的元素。

大家觀影時甚至可以感受到畫面中透露出的潛台詞:「你看我這個長鏡頭、這個移攝鏡頭、這個廣角鏡頭牛不牛?你看我這個隱喻這麼簡單直白,牛不牛?」

尤其是模仿《雨中曲》的片段,簡直讓我氣笑了。

當情節發展到某個點時,演員們玩了命的煽情掉眼淚,就差給觀眾眼睛裡滴眼藥水了。

電影藝術並非只是技術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情感共鳴和細膩的表達。觀眾真正想要這樣的情感煽動嗎?觀眾更渴望的是潛移默化積蓄情緒,是情感的漸入,而不是被強行推向所謂的「煽情點」。過度煽情和低劣炫技往往會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強行營造情感高潮可能會適得其反。

《擔保》是一部充滿溫情的喜劇電影,而《無價之寶》則顯得有些古怪。

《擔保》中的角色與情節相互搭配,營造出既輕鬆又溫柔的氛圍,展現的是導演對於人性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熱愛。

而與之相比,《無價之寶》顯得十分刻意,故事情節與觀眾預期有些脫節,難以引發情感共鳴。

如果你喜歡張譯等演員的表演,那麼這部電影不會讓你失望,但也僅限於此。除了演員們的出色表演之外,本片可能在其他方面並無看點。

催淚佳作改編難,

情節刻意問題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88d5dfeaed852ef95b5ad7459f957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