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的最大爭議:馮曉琴是「撈女」嗎?

2022-03-22     明珠絮語

原標題:《心居》的最大爭議:馮曉琴是「撈女」嗎?

01

隨著電視劇《心居》的熱播,也掀起了網友們對劇情討論的熱潮。

在劇中,海清扮演的馮曉琴是一無學歷二無背景的外地人,靠「倒追」嫁給了上海本地人顧磊。

馮曉琴精明能幹,顧磊生性老實,沒啥本事,不求上進,甚至有些窩囊,凡事都要聽老婆的。

他們結婚8年,兒子已上小學,一家三口和顧磊的父親、奶奶在一起生活。

馮曉琴的妹妹在高中畢業後也來到上海,在姐姐家居住。

馮曉琴的人生理想,是能夠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將老家的父母和弟弟都接過來,實現全家都變成上海人的願望。

為了買房,馮曉琴讓顧磊找做高管的大姑姐借錢,還打過顧磊父親手裡積蓄的主意。

在由買房產生的家庭糾紛中,顧磊意外摔倒而死亡。

02

有人說馮曉琴就是一個「撈女」,也有人同情馮曉琴的遭遇,理解她的做法,覺得她的要求無可厚非。

我覺得,雖然馮曉琴想通過婚姻改變階層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明顯,但她和「撈女」是完全不同的。

所謂「撈女」,指的是拋棄尊嚴,用自己的靈魂和身體來換取金錢的女人。

馮曉琴嫁到顧家雖然有「高攀」的因素,但客觀地說,如果門當戶對,顧磊也配不上馮曉琴。

這一點,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

而馮曉琴婚後的表現,完全可以用「賢妻良母」來形容,整整8年時間,她甘心做「買汰燒」,任勞任怨,把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照顧得井井有條。

哪一個撈女,會有這麼長時間的忍耐力呢!

而且,就算在顧磊死後,面對顧家人的冷眼,她為了不辜負對顧磊的承諾,在悲痛之餘仍然擔負起了照顧顧磊父親和奶奶的重任。

這樣的重情重義,這樣的責任感,更是和撈女沾不上邊。

從另一個角度講,她想在上海買房,她想把老家的父母親人都接過來,也是有良心的表現。

誰日子過好了,不想回報自己最親最近的人呢!

只不過,她沒有能量力而行罷了。

03

不過,馮曉琴對生活的規劃顯然是有問題的。

她最大的錯誤,在於她選擇做了家庭主婦,沒有出去工作。

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馮曉琴在「雞娃」的同時又「雞老公」,想讓顧磊考一個財會證,這樣可以提高家庭收入。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顧磊把學習的時間都用來看電影、打遊戲,屢考不過。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想考。

這直接造成他們小日子經濟狀況的窘迫,結婚8年,在老人家吃、在老人家住,到買房時才有3萬元的積蓄,僅僅夠交定金。在交完定金之後,連孩子1000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來。

馮曉琴想通過改變老公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怎奈,老公實在不爭氣,這才是他們家庭矛盾的關鍵所在。

04

馮曉琴在家裡為什麼沒有發言權,只有討好別人的份?

還不是因為她沒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永遠沒錯。

其實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馮曉琴一直有工作,會是什麼樣子。

雖然她的學歷不高,但以她的精明,不會找不到工作。

在家裡,她簡直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六邊形戰士」,不但買菜做飯是拿手好戲,就連兒子背的單詞她都能記住,奶奶吃的藥她負責分出來,公爹的眼鏡壞了她也會默默修好……

用她自己的話說,這麼多年就算去別人家做保姆,怎麼也掙了幾十萬了。

我們誰都不會懷疑,做保姆,她完全是一把好手。

如果她真的手裡有自己掙的幾十萬,又何必為了房子的首付低三下四求人!又何必天天逼著老公看書考試!

馮曉琴只不過是用自己的經歷再次證明,「雞娃」不行,「雞老公」也不行,「雞」誰都不如「雞」自己。

05

馮曉琴的悲劇在於,她想做一支攀援的凌霄花,但顧磊並不是橡樹。

經歷過生活的毒打,馮曉琴終會明白,靠天靠地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必然是馮曉琴自己努力,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在經濟上獨立起來。

甚至,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她將會用事實證明,自己不是「撈女」。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7860494023f98156a3a77f5958d13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