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復活歸來:被取消一等功,37年後來到自己墓碑前悲傷痛哭

2023-06-27     繪彩平凡

原標題:「烈士」復活歸來:被取消一等功,37年後來到自己墓碑前悲傷痛哭

之後他又來到刻著自己名字的墓碑前,面對著自己的墓碑,再看看旁邊那些安靜佇立的烈士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悲傷的老兵,失聲痛哭起來,為自己這麼多年的遭遇悲傷,更為犧牲的戰友而悲傷。

一同陪伴他的幾個老戰友趕忙過來安慰他,何元海搖了搖頭,指著旁邊的墓碑,留著淚告訴大家:「我沒覺得自己怎麼樣,我還活著呢,也不後悔當一名軍人,可這些戰友們都不在了……」

其實他還不止這裡一座墓碑,在他的家鄉黃山村也給他立了一個三米高的墓碑,為什麼還活著的何元海卻被當做烈士給立碑了呢?

還得從37年前的一場戰爭說起,墓碑上的何源海就是他本人,當年檔案上的名字一字之差是一個謬誤。

1958年,何元海出生在湖北鄂州沙窩鎮黃山村一個貧苦家庭,那時代正是饑寒交迫的年代,何元海小時候的家庭更加悽慘。

一個四口之家,就只有父親一個勞動力,母親是先天性殘疾還是啞巴,上面一個哥哥智力也有點低下。

然而破屋偏遭連陰雨,由於積勞成疾何元海的父親在他幾歲的時候就病逝,殘疾母親只能挑起家庭的重任。

母親白天跟村民下地幹活,晚上回家給兩個孩子縫補衣服,有時吃不上飯只能去外面乞討,討回來的飯菜給兩個孩子充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小時候的何元海就勤勞能幹又特別懂事。

漸漸長大的何元海,知道這個家的希望和重擔都在自己身上,所以就立志要改變命運。

1978年,長得牛高馬大的何元海20歲這年終於實現了夢想,被部隊錄取了。

1979年,何元海得知所在的連隊要前往南江邊境作戰,讓他心裡非常激動:

雖然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但作為一個軍人,舍小家保大家這是軍人的職責使命,就是犧牲了,哥哥跟母親的生活不成問題,到時戰友們也會去看望他們。

這也是改變命運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英勇作戰,保家衛國,光宗耀祖,於是就寫好了遺書做好了上戰場準備。

突然「砰」的一聲,班長中彈倒地,看到跟自己感情深厚的班長犧牲了,已經殺紅了眼的何元海端起機槍狂掃,一邊怒喊:

「你們打死了我的班長,我要你們償命,來吧……」

憤怒的子彈噴射而出,3名敵人被擊斃,可狡猾的敵人看到何元海像威武的雄獅,火力全部向他襲來。

幾分鐘時間,他的左肩、左腿和身上多處中彈,這個時候一枚手榴彈又落在他的身旁。

正拿槍掃射的何元海不顧身上的傷痛正準備調準角度繼續射擊的時候,身邊的手榴彈就發生了爆炸,巨大的氣浪把他掀翻在地,人也昏迷了過去。

這次坤子山戰鬥,何元海所在的54軍161師481團7連7班負責在昆隆村南側阻擊越軍,

英勇的7班打退越軍4次進攻,擊斃越軍21人,對7連主力殲滅坤子山敵軍起到關鍵性作用。

但7班傷亡慘重,全班9人犧牲3人,班長和副班長都接連犧牲,重傷2人輕傷2人,7連榮立集體二等功,7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當時因為戰鬥很激烈,只能先搶救傷員,等戰後再運回戰士的遺體。

當時連長陳曉成帶著士兵在戰後尋找烈士遺體的時候,因為戰爭殘酷很多戰士的面部遭到炮火的損壞無法分辨。

在何元海戰鬥的位置找到了他,因為他的身材比較高大,根據體型辨別應該就是他。

當時的何元海全身是血,呼吸和脈搏都停止,大家都以為他已經犧牲了,戰士們忍著悲痛把何元海和其他犧牲的戰士遺體暫時放在一起,等這場戰爭徹底打完後再來掩埋。

可是等到最後打掃戰場的時候沒找到何元海的遺體,戰士們只好上報領導,何元海已經犧牲了,鑒於他在戰鬥中的卓出貢獻,被部隊追認為烈士和一等功,在憑祥南山烈士陵園給立了墓碑。

慢慢恢復意識的何元海忍著傷痛準備爬起來尋找部隊,這時候突然聽到嘰里呱啦的聲音,何元海心裡一驚,壞了肯定是越軍過來了。

越南士兵也發現了他,敵人當然不會放過一個落單的解放軍戰士,能抓住一個解放軍戰士也是讓他們感到很自豪榮耀的事情,他們就把何元海帶到了醫院治療,治療後關進了監獄。

被俘虜後的何元海對人生徹底感到絕望,當初參戰的時候,心裡只有兩個想法:

第一個就是想著會犧牲在戰場,如果犧牲了也對的起家人,成為一名烈士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第二個想法就是能活著回來,以後在家要好好照顧媽媽給她盡孝,唯獨沒有想到的是被俘虜。

在部隊的教育裡面,從來沒有投降這一項,沒有戰死在戰場卻成了俘虜,這是讓何元海心中無法接受的恥辱,因此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盡。

因為身上沒有武器,想自盡只能去撞牆,把頭撞的頭破血流,他的自殺行為被越軍發現後,他們就把他四肢綁了起來。

在監獄裡,很多越南人知道他是中國解放軍後,經常來找他泄憤,有的人來扇耳瓜子,有的人用腳踢,還有的人拿鞭子抽。

這段日子遭到了非人的折磨,吃不飽穿不暖,讓何元海生不如死,成天在不見天日的牢房裡,想著自己的母親,這個在戰場上沒流淚的鐵血戰士不禁淚流滿面。

在監獄關了半年後,何元海被轉到了戰俘營,這裡看管的比監獄裡放鬆了一點,偶爾還有越軍來跟他打打牌打發時間。

這天,何元海作為最後一批被遣返的戰俘,此時距離他被俘已經整整兩年,知道要回國了,何元海激動的三天沒睡著覺。

中越兩國在友誼關交換戰俘,許多戰士與迎接的代表握手擁抱的時候,都興奮的高呼:「親愛的祖國,我回來了!」說完都淚流滿面,畫面特別感人。

在越南囚禁期間的何元海飽受折磨,可他的名字在國內卻無限榮光。

因為在部隊表現良好,作戰勇敢的何元海已經成為「烈士」,被追記個人一等功,共產黨員,在憑祥烈士陵園給立了烈士碑。

立功成為烈士的消息傳到家鄉,當地政府的領導去他家裡慰問,號召村民向何元海學習。

他也是家鄉人民的驕傲,是村裡學校教育學生學習的榜樣,村裡的大喇叭每天也是廣播他的英雄事跡。

為了讓他的英雄事跡激勵更多人,村裡還給他立了一個三米的紀念碑,碑文上記錄了他短暫又英雄的一生,並把此地設置為愛國教育基地。

懷著激動心情回到家鄉的何元海,看到母親那一刻,各種交織的心情讓他又落淚。

然而當母親看到他歸來的時候,是震驚又欣慰,因為當初母親以為他犧牲了,那時都傷心的暈倒了,現在兒子突然出現讓不會說話的母親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當家裡的鄉親得知他是作為戰俘被遣返回來後,一個個看他的眼神都變了,那時候人們的觀念還落後,認為戰俘是叛變投降的人。

以前心裡崇尚的英雄,沒想到原來是「狗熊」,所以大家都不待見他,很多時候他們在背後還指指點點:

沒想到何家這二小子長得高大威猛卻是一個「慫貨。」更有人覺得,他的名字刻在碑上作為愛國教育基地是恥辱,然後把他的名字和記錄全部刮掉了。

何元海沒有犧牲在戰場,而是成了俘虜,相關部門考慮到這種情況,取消他一等功榮譽和烈士稱號,評定他為三等乙級殘廢,安排他復員回鄉。

對於取消一等功榮譽這些,何元海沒有怨言,自己都覺得被俘虜的經歷是心裡最大的悲痛。

回到家裡的何元海為了生計,不得不到處找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奔波先找了一份看林場的工作,因為總是遭到冷眼和排擠,他不得不又去找了一份守魚塘的工作,雖然工資低但能養活一家人他就知足了。

因為沒有什麼人跟他交往,讓何元海也變得沉默寡言,閒暇之餘他就會來到自己在村裡的紀念碑旁,在這雜草叢生光禿禿的紀念碑旁,一待就是大半天,紀念碑成了他唯一可以傾訴心聲的地方。

2013年,何元海的人生才迎來了轉機。原來在得知何元海還活著的消息後,讓一個人心裡特別愧疚和難過,這個人就是他當年的連長陳曉成,他覺得始終欠何元海一個交代。

每次陳曉成跟戰友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他總是打聽何元海的消息,想找到他,還多次通過公安戶籍查詢功能,看看他究竟在哪裡。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在三十多年後的2013年找到了何元海。

這天幾個中年人走進了何元海簡單的家,雖然幾十年不見,何元海還是一眼認出了他們,血濃如水的戰友情,讓他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這時候的何元海剛剛下崗,每個月靠政府的傷殘軍人300元優撫金維持生活。

在了解何元海三十多年來的悲慘遭遇後,讓老連長特別痛心難過。

如果當初檢查烈士遺體的時候細心一點,就可以發現他還活著,何元海的命運就不會這麼坎坷,他當初訓練刻苦,槍法是連隊數一數二的尖子,如果不是出現這個疏忽的話,他的未來人生一定是很光明的。

為了何元海的名譽和以後的生活,陳曉成一直通過媒體,政府等等渠道在奔走呼籲,雖然時間過去這麼多年,也早已走出了戰場,陳曉成依然覺得自己是何元海的連長,讓他走出困境解決他的實際困難是自己的責任。

經過陳曉成的多方奔走和媒體的採訪報道,如今何元海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他的臉上也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7連雖然存在的時間短,但宛如一顆流星從天空划過,燃盡了全身。」

「我活著當之無愧,對得起祖國和部隊,也對的起自己的良心!」

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靠無數的英雄戰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歷史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也不會忘記他們,不能讓英雄們流血又流淚。

現在何元海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雖然你當年重傷身不由己的成了俘虜,你依然是人們心目中偉大的英雄,希望你未來的生活幸福安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75f81ea9ea71f7e84deae2f00854c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