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被教科書移除?四川一座古墓出土9部醫書,揭開他的身世之謎

2023-11-26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扁鵲被教科書移除?四川一座古墓出土9部醫書,揭開他的身世之謎

「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扁鵲倉公列傳》

在以前的語文課本上存在這樣一篇文章——《扁鵲見蔡桓公》,不過後來在某次教科書編寫中,這篇文章便被國家教育局刪掉了。

對此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扁鵲究竟為何會被教科書移除呢?事實上這是因為考古人員在發掘一座古墓時,出土了9部醫書,它們直接揭開了「扁鵲」的身世之謎。

扁鵲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扁鵲。據悉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師從長桑君,習得了不少醫術禁方。

而扁鵲最廣為流傳的故事,除了令虢國太子「起死回生」之外,就是僅僅通過皮膚斷定蔡桓公有疾了。

後來扁鵲游醫到咸陽的時候,被秦國太醫李醯妒殺,蓬鵲山趙人跋涉千里,從咸陽將扁鵲的頭顱帶回。

然後葬在了山下,與此同時焦子村和郎家莊也合二為一,改稱「神頭村」,世代奉祀扁鵲。

據《史記》記載,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

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扁鵲的醫術究竟有多高超。而當時教育局會將《扁鵲見蔡桓公》寫進課本,也是因為人們認為扁鵲真的存在。

古墓

後來到2013年的時候,四川成都金牛區在開建地鐵三號線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古墓。消息傳出之後,考古隊迅速趕到,對古墓展開了發掘工作。

而在發掘過程中,專家們憑藉古墓的狀態等信息斷定其為西漢年間的古墓。並通過其中的陪葬品推斷出該古墓主人為西漢著名醫學家淳于意的某個弟子。

出土醫書

相比於其他的陪葬品而言,考古專家更在意的是一批醫書竹簡。為了知道這些竹簡的內容,考古學家們耗費了4年的時間去翻譯,最後成功整理出9部醫書——

《脈死侯》、《尺簡》、《敝昔醫論》、《六十病方》、《脈數》、《病源》、《諸病症候》、《經脈書》。

其中《敝昔醫論》令考古學家們瞬間聯想到扁鵲,因為扁鵲的通假字表述就是「敝昔」。而通過對這本醫書的深入研究,考古學家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扁鵲或許並非一個人的姓名,而是人們對一個群體的稱呼。就好比我們在醫院會將說有會診治斷病的人稱為「大夫」一樣。

移除扁鵲

正是因為此次考古發現揭曉了「扁鵲」的身世之謎,且當前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扁鵲此人真實存在,因此教育局才會直接將《扁鵲見蔡桓公》從語文課本中移除。

不過雖說扁鵲不再留於教科書中,但因為人們並不能確定他的存在問題,因此很多學醫的人還是將之奉為偶像,並立志成為扁鵲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