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藏不住的咳嗽

2019-11-11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天氣變涼,呼吸系統疾病容易多發,咳嗽的人又多了起來。很多人都覺得吃點藥或者忍忍就過去了,可有些人咳嗽很長時間都不見好,這究竟是怎麼了?

30歲的王女士自從九月份加班得了一場小感冒,開始咳了起來。殊不知,這場咳嗽折騰了她兩個多月,整天感覺喉嚨發癢、渾身無力、微喘、咳嗽不斷,吃了很多消炎藥依然沒有好轉。隨後來到海慈醫療集團肺病科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為支氣管哮喘。在中西醫藥物的治療下,王女士的咳喘逐漸好轉。

海慈醫療集團肺病科主任醫師王燕青介紹,咳嗽是指從肺經喉發出"咳、咳"有聲的症狀。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狀。「咳」指肺氣上逆,有聲無痰;「嗽」指咯吐痰液,有痰無聲,多聲痰並見,故並稱咳嗽。   

中醫認為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狀之一,分為外感、內傷兩個原因。

外感:

六淫外邪從口鼻皮毛而入,侵襲犯肺,是引起外感咳嗽的主要病因,但由於四時主氣之不同,故人體感受的病邪亦有區別。因風為六氣之首,外邪致病多以風為先導,故外感咳嗽有風寒、風熱、風燥等不同的證候,其中尤以風寒為多。

內傷:

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肺臟自病或它髒有病及肺,均可引起內傷咳嗽。

飲食不節,嗜酒過度,過食辛辣肥甘,釀生痰熱;或過度勞倦,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痰濕內生,上漬於肺;或七情內傷,氣機不暢,日久化火,氣火上逆犯肺;或房勞過度,損傷腎陰則虛火上炎,損傷腎陽則陽虛內寒,皆可導致內傷咳嗽。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因素:

吸入物 

吸入物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蟎、花粉、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刺激性氣味,硫酸、二氧化硫等。當吸入這些時,就會引起咳嗽。

食物

由於飲食關係而引起咳嗽發作的現象在咳嗽患者中常可見到,尤其是嬰幼兒容易對食物過敏,但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引起過敏最常見的食物是魚類、蝦蟹、蛋類、牛奶等。

氣候改變

當氣溫、濕度、氣壓等改變時可誘發咳嗽,所以在寒冷季節或秋冬交替時較多發病。

精神因素

患者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等,都會促使咳嗽發作,一般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運動

有70%~80%的咳嗽患者在劇烈運動後誘發咳嗽,稱運動誘發性咳嗽,或運動性咳嗽。臨床表現有咳嗽、胸悶、氣急、喘鳴,聽診可聞及哮鳴音。有些患者運動後雖無典型的哮喘表現,但運動前後的肺功能測定能發現有支氣管痙攣。


咳嗽久治不好,不能盲目吃藥,要辨證施治~

辨別外感與內傷:

一般外感咳嗽起病較急、病程較短、病情較輕,常在受涼之後突然發生,伴有鼻塞、咽癢、頭痛、全身不適、惡寒發熱等症,病變多局限於呼吸道方面,一般無其它臟腑的病理改變及臨床症狀,易於治療。

內傷咳嗽多虛實並存、病情較重、病程較長,病變主要在肺,但常涉及肝、脾、腎等髒,病理複雜,多呈慢性反覆發作過程,治療難。但是,內傷咳嗽患者,由於肺虛容易受外邪,特別是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往往受到外邪侵襲而使咳嗽加重,這時咳嗽是由外感、內傷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了解咳嗽的時間、性質、聲音以及加重因素有助於更好區分咳嗽屬於哪一種喲。

時間:白天多於夜間,多為外感或內傷偏實;早晨咳嗽,痰出後咳嗽減輕,多為內傷痰濕或痰熱較重;午後、黃昏咳嗽加重,多屬肺燥陰虛;夜間發作或加重,多屬虛寒咳嗽。

性質:乾性咳嗽見於風燥、氣火、陰虛等咳嗽;濕性咳嗽見於痰濕(或痰濁、寒飲)等咳嗽。

聲音:咳嗽聲重,見於外感風寒;聲音粗濁,為外感風熱;聲音嘶啞、病程短者,為外感風寒或風熱、風燥;病程長者,為陰虛或氣虛;單聲、輕微短促的咳嗽,為風燥、陰虛;連聲重濁的咳嗽,為痰濕。

還可以根據痰來辨別~~

辨痰的性狀包括色、質、量、味等。

辨色痰色白屬風、寒、濕;色黃屬熱;色灰為痰濁;血性痰(膿痰、鐵鏽色痰)屬肺臟風熱或痰熱;粉紅色泡沫屬心肺氣虛,氣不主血。

辨質痰液稀薄屬風寒、虛寒;痰粘屬熱、燥、陰虛;痰稠厚屬濕熱。 辨量痰量偏少多屬乾性咳嗽,痰量偏多多屬濕性咳嗽。

辨味痰之氣味,熱腥為痰熱,腥臭為痰熱膠結成癰之候,味甜者屬痰濕,味咸為腎虛。  

應該怎樣做好預防保健呢?

生活飲食:

1.要注意病室寒暖適宜,保持適當的濕度。

2.病室內絕對禁止吸煙,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調攝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這點對肝火犯肺咳嗽病人尤為重要。

4.飲食要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而定。例如外感熱證者,飲食應特別注意清淡、易消化;脾虛者應注意飲食易消化,陽氣虛寒的人,可以多吃牛、羊肉等溫性補養之品等,忌食生冷、肥甘、辛辣、酒類等。

辨證調護:

1.外感咳嗽有惡寒、發熱、咽痛等外感症狀的人,應該多休息,而對內傷咳嗽體力尚好的人,應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鍛鍊。

2.外感咳嗽風寒的人群,服藥後當以微汗為佳,但是不能受涼;風熱、燥熱傷肺者,不能大量出汗,以免更傷津液。對其發熱、惡寒重者,不能用冰袋冷敷,以防遏邪生變。要讓病人多飲水,以助驅邪外出。

3.各型咳嗽易於轉化,必須注意觀察病人的症狀和舌脈的變化,把握病情的演變。

4.要注意觀察咳嗽聲音及痰的量、色、質等變化。痰多者,應儘量鼓勵病人將痰排出;咯出無力者,可翻身拍背等以助痰排出;必要時吸痰或配合濕化療法祛痰。   

預防保健:

咳嗽具有反覆發作的特點,而每次發作勢必損傷人體的正氣,使人體又易受外邪,形成惡性循環,漸漸演變為肺脹等疾病。因此,預防其反覆發作具有重要意義。

1.適應氣候變化,隨氣溫冷暖增減衣服,尤其在冷空氣環境時更應注意,避免感冒。

2.增強體質,對慢性久咳的腎虛患者,應進行適當的身體鍛鍊和耐寒鍛鍊,以提高肺的通氣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對於平常容易感冒的人,可以經常按摩迎香穴或用手揉擦面部。

還有以下小食譜,可以幫助您儘快恢復喲!

五汁蜜膏鴨梨:

鴨梨(或雪花梨)1000g,白蘿蔔1000g,鮮姜250g,煉乳250g,蜂蜜250g。先將梨去核,蘿蔔、生薑洗凈,分別用潔凈紗布絞擠取汁。取梨汁、蘿蔔汁放在鍋中,先武后文用火煎熬,成膏狀時,加入薑汁、煉乳、蜂蜜,攪拌均勻,繼續加熱至沸,停火冷卻後裝瓶備用。每次取1湯匙,沸水沖調,每日2次。具有養陰清熱止咳之功,適用於陰虛有熱者。

糖漬陳皮:

將鮮橘皮或將洗凈的干橘皮泡軟,切絲,放鍋中,加入大約橘皮重量一半的白糖,加水沒過橘皮,加熱煮沸後,改微火慢煮,水要燒乾時將橘皮取出,放在盤內,將冷時再撒入約橘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拌勻即可。每日飯前或飯後,不拘量食用。具有開胃理氣、止咳化痰、增進食慾的功效,適用於咳嗽、食慾不佳的人群。

自我療法:

以自我按摩、艾灸為主。

拍肺兩手自兩側肺尖開始向下沿胸廓拍打各10次。

灸足三里穴用艾條灸足三里穴(雙側),每次10分鐘,每日2次。

揉風池、血海穴取雙側穴位,揉摩各10分鐘,每日2次。

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健康小知識,大家要記住:

咳嗽的時候千萬不能用手帕捂嘴

不捂沒事,一捂准吐血

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

但電視里都這麼演

咳咳,此文是應網友要求而生。我們將會應廣大網友的要求,刊登一些常見疾病的防治知識。您有什麼需求或困擾?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精選您的留言為您提供更全面的科普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6c1bG4BMH2_cNUgDX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