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山東新上高端輪胎項目,不再產能替代

2023-08-21   中國橡膠雜誌

原標題:重磅!山東新上高端輪胎項目,不再產能替代

818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優化輪胎鑄造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新政規定,對於新上高端輪胎項目,不再執行《關於「兩高」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規定的產能、能耗、碳排放替代政策。

據《中國橡膠》雜誌了解,此前由於輪胎項目產能替代政策限制,導致山東有實力的輪胎企業在擴建中受到明顯掣肘。

有當地輪胎企業人士表示:「這次政策優化,是行業期待已久的大事,對企業後續發展利好。」

新政策主要包括4部分內容:

一是支持高端。

對新上高端輪胎項目,不再執行產能、能耗、碳排放替代政策,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有關部門,加強窗口指導,防止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盲目發展和低水平重複建設。同時,從投資體量、產能規模、產品品類、工藝設備、能效水平、環保水平、數字化水平等維度,明確高端輪胎項目標準,發布高端項目目錄。不在目錄範圍內的,一律不得建設。

二是提升中端。

對存量輪胎項目,加快推動能效、環保、質量、數字化改造提升。重點是推動能效改造提升,根據省里制定的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杆水平,制定實施能效改造提升方案。

三是淘汰低端。

對不符合安全、環保、技術等要求的項目,2021年以來產能利用水平連續2年低於20%的項目,無法整改的違規項目,以及低於能效基準水平仍未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或無法改造提升的項目、沒有能效數據且無法核算的項目,由各市梳理制定退出項目清單,確保產能總體規模控制在合理範圍。

四是集群化發展。

依託龍頭企業,推動輪胎企業兼并重組,引導產能和要素資源向優勢企業、核心地區集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聯與協同響應。

需要指出的3點是:

一是新上高端輪胎項目不再執行產能、能耗、碳排放替代,但仍需要按照生態環境部有關文件要求執行污染物排放替代。此外,新上項目,要使用清潔能源,不得使用煤炭等能源

二是輪胎仍按「兩高」行業管理,新上項目需履行窗口指導程序,不在目錄範圍內的項目,即使履行了「五個減量或等量替代」,也不得建設

三是山東各市會履行屬地監管責任,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梳理制定落後低效鑄造項目退出清單,合理控制產能規模,新上項目窗口指導將充分考慮清單制定和落後產能退出情況

附件

山東省高端輪胎項目發展指導目錄

2023年版)

行業 類別 鼓勵方向
輪胎 投資體量 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包括設備和建安投資。
產能規模 全鋼子午線輪胎年產能300萬套以上;現有輪胎企業改擴建項目新增產能100萬套以上。
半鋼子午線輪胎年產能1000萬套以上;現有輪胎企業改擴建項目新增產能200萬套以上。
子午線摩托車輪胎年產能1000萬套以上;現有輪胎企業改擴建項目新增產能200萬套以上。
非公路輪胎年產能5萬噸以上。
產品品類 全鋼子午線輪胎:80及以下系列載重汽車公制子午線輪胎、多用途載重汽車子午線輪胎(MPT)、5度輪輞無內胎輪胎、全鋼系列雪地輪胎(滿足歐盟雪地輪胎認證要求胎側模刻有「M+S 3PMSF」標誌)。
半鋼子午線輪胎:(超)高性能輪胎產品(UHPHP)、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EV)、冬季輪胎、四季胎、全路況輪胎(AT)、泥地胎(MT)等。
子午線摩托車輪胎:高性能子午線摩托車輪胎。
非公路輪胎:航空輪胎、工程子午胎、農業子午胎、工業子午胎等。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版)規定的其他鼓勵類輪胎產品。
工藝設備 工程子午胎和巨胎應用大容量全密封密煉機(有效容積370L以上)或一次法低溫混煉(有效容積260L以上)。
工程子午胎和巨胎採用多復合冷喂料壓出部件與預熱供膠、多鼓柔性全自動成型結合冷喂料膠條自動纏繞的輪胎成型工藝。
工程子午胎和巨胎硫化熱水變溫硫化工藝,應對不同部位材料厚度不同對熱需求的差異,縮短硫化時間,節約能源消耗。
密煉機:密閉式,鼓勵使用永磁電機。
半成品環節:鼓勵內襯層和纖維帘布擠出採用EPS(高能電子束輻照)工藝技術。
硫化環節:除工程胎和巨胎、航空輪胎外,採用氮氣硫化,建立氮氣回收系統,使用氮氣定型;鼓勵使用新型電磁加熱硫化及其它電加熱硫化新裝備及工藝;鼓勵使用新型隔熱板和模套保溫節能材料。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版)規定的其他鼓勵類輪胎工藝設備。
能效水平 全鋼子午胎≤235千克標準煤/噸,半鋼子午胎≤290千克標準煤/噸,子午線摩托車輪胎≤400千克標準煤/噸,非公路輪胎(不含巨胎)≤305千克標準煤/噸。
環保水平 生產工藝、有機廢氣治理工藝、排放限值等差異化指標符合《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中B級及以上企業要求。
數字化水平 煉膠環節實現密閉全自動配料,具備智能除塵系統。
建立工廠數字化模型,實現規劃、生產、運營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產品信息貫穿於設計、製造、質量、物流等環節,實現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建立生產過程數據採集和分析系統,能充分採集製造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等生產現場信息,並與車間製造執行系統實現數據集成和分析。
建立車間製造執行系統(MES),實現計劃、排產、生產、檢驗的全過程閉環管理,並與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集成。
建立車間級的工業通信網絡,系統、裝備、零部件以及人員之間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有效集成。
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並投入實際運行,其中供應鏈管理模塊能實現採購、外協、物流的管理與優化。
備註 1.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和環節的高端項目可以不受投資和產能規模的限制。2.鼓勵發展降低能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提升產品質量、數字化水平,推動工藝革新、裝備升級、廢舊資源綜合利用類的技術改造項目,成效明顯的可以不受投資和產能規模的限制。

廣宣(點擊圖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