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他什麼都不說」,當孩子不跟你溝通時,學會這5句話,孩子乖乖聽你的

2023-08-11     窈窕媽媽

原標題:「問了,他什麼都不說」,當孩子不跟你溝通時,學會這5句話,孩子乖乖聽你的

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前言

我是窈窕媽媽。

大家催了很久的育兒群已建好,群里除了每天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發育特點分享育兒知識,還會有分享自用好物以及給大家談到的品牌福利、定期抽獎等活動,保證每天都有收穫~

這是我們7月份日常分享的部分內容,會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家解決遇到的問題,非常乾貨哦~

想要進群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說明來意後小助理會拉你進群。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單獨私信我~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前幾天收到一個媽媽私信,孩子即將上幼兒園,稍微有點焦慮。

自己帶娃3年,孩子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握,眼看著一整天都不在身邊,不免擔心。

在幼兒園吃了什麼、睡得好不好、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老師細不細心……通通都想知道。

除了需要調整心態,相信孩子和老師之外,必要時向老師詢問之外,還需要我們學會跟孩子溝通。

學會溝通技巧之後就發現,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說,而是家長不會問。

尤其對於年幼的孩子,表達能力有限,跟他們溝通要注意方式。而聊天時機、問話的態度,都會影響孩子的表達欲。

今天分享幾個跟孩子溝通的「套話」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創造合適的談心環境,找對時機去問

很多家長在幼兒園放學,接上娃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對娃發出「靈魂拷問」:

有沒有聽老師話?尿褲子了嗎?上課都學了些什麼?跟小朋友相處得怎麼樣……

雖然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建議這麼做。從學校回到父母身邊,這是一個環境的轉變,孩子可能心情有點「複雜」,加上這一連串的提問,直接就懵了。

不如溫柔地抱抱他,給他一點緩衝的時間。

回到家以後,如果孩子餓了在吃零食,或者興致勃勃地看著動畫片,也最好別問幼兒園的事。原因很簡單,他心思不在你這裡啊!對孩子來說,有什麼比吃零食看動畫片重要?

另外,如果孩子看起來很疲倦,或者情緒不佳,也別問那些對孩子來說「燒腦」的問題了。關心關心他,讓他好好休息或陪他玩會兒吧。

那麼,該什麼時候問孩子幼兒園的事呢?其實只要孩子放鬆、氛圍溫馨愉快,很多時候都可以問,個人推薦飯後散步入睡前這兩個時間。

安靜而溫馨的親子時光,孩子對大人的信賴感非常強,更容易敞開心扉。可以從一些「有的沒的」聊起,慢慢過渡到「私密」話題。

睡前談心真的特別好用。兒子每晚關燈後都會跟我說一些悄悄話,告訴我好多秘密。那個時候會覺得我們的心特別特別近,我們都很喜歡這個閒聊時刻。

保持良好的溝通態度,讓孩子卸下心防

孩子思維跳躍,關注點也跟大人不一樣,說的不一定是我們想聽的。而且因為表達能力欠缺,可能說得零零碎碎,顛三倒四,毫無邏輯。

保持耐心,無論他說什麼,都表現得很感興趣,認真傾聽,及時回應。孩子都喜歡被關注,你越重視,他越「來勁」。

不要著急,只要孩子願意開口,適當引導,不怕聽不到想聽的。

如果聽到不好的事,比如不睡午覺、跟小朋友搶玩具,也要保持鎮定,不急著打斷他,讓他說下去,這樣才能收集到更多「情報」。

當然,也不要打罵責怪孩子。這會讓孩子害怕,以後再有什麼事就不跟你說了,比如前段時間那個「6歲吞哨子怕被罵瞞了20年」的新聞。

還有一點,可以給孩子指出錯誤,給他分析錯在哪裡,讓他改正,但是不要借題發揮,高高在上地跟他講一堆大道理高談闊論談人生,那樣非常讓人反感。

想想孩子的感受:我把你當朋友跟你分享秘密,你卻只想教我做人?

問簡單而有延伸性的問題,給孩子發揮空間

「你跟小朋友相處得好嗎?」這對大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但對孩子來說可太難了。相處是啥意思?怎樣算好?怎樣算不好?

對孩子,切忌問太過泛泛的問題。最好抓細節,問得越簡單具體越好。

比如:「同桌小朋友是男孩女孩呀?」他回答以後再接著問:「今天跟他玩了什麼遊戲呀?」

一次問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在孩子的理解範圍內,就可以在一問一答中一步步了解他跟小朋友相處是否融洽,是否開心。

再比如,直接問:「午覺睡得好嗎?」孩子可能有點懵,就算回答了,你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但如果一步步問:「今天睡午覺了嗎?」「自己睡的還是老師哄的呀?」「有沒有睡著呀?」就可以知道得更清楚。

另外,想讓孩子打開話匣子,最好別問那些用「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就可以回答的封閉式問題。問題要有延伸性,要遞給孩子話茬子。

比如,問「在幼兒園吃得飽嗎」,孩子回答「飽」或「不飽」就完了。但如果問「中午哪個菜最好吃」,就可以延伸出不喜歡吃哪個菜、有沒有吃完、下午餓沒餓一系列問題。

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孩子「演」出幼兒園情況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喜歡模仿老師。朋友家的孩子動不動就爬上茶几(當講台),對著不存在的學生髮號施令:

「最後一排的小朋友請站起來,盧遠昊、許研希、張牧塵請到前面來……」

通過孩子的模仿,我們也能窺見一些幼兒園的情況。

如果想要知道得更多,比如特定情境下老師是如何處理的,我們就可以扮演學生,情景還原,讓孩子把老師的反應演出來。

比如假裝摔倒然後裝哭,孩子可能會扶你起來,給你擦擦眼淚,安慰你,也可能鼓勵你自己站起來,跟你說要勇敢。通過孩子的表現,可以看出老師是溫柔還是嚴厲。

也可以拿幾個毛絨玩具,給玩具配音,跟孩子一起玩「幼兒園的一天」。班裡發生的事、老師說過的話、小朋友相處得如何,能知道個大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角色扮演可以是我們了解幼兒園情況的依據,但不能成為某些事的「證據」。

比如孩子在扮演老師的過程中打了「學生」,或者說了不好的話,也不能斷定老師就一定這麼做了,還是要通過其他的方式全面了解。

觀察孩子,孩子是幼兒園生活的鏡子

其實,只要有心,用心觀察,即使不問孩子,也能知道他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孩子在家喜歡「重演」幼兒園裡的情景,提到老師和小朋友都表現得很開心,早上去幼兒園,到了門口蹦蹦跳跳跑過去,那麼可以知道,他是喜歡幼兒園的,他在幼兒園是快樂的。

也可以看孩子是否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對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來說,拉臭臭是一件羞羞的事,如果他能「暢通無阻」地大便,必要的時候尋求老師幫助,說明幼兒園讓他有歸屬感,是自己的「地盤」。

相反,如果孩子總是憋著,回到家裡才大便,那就需要了解一下,孩子是否有什麼心理方面的顧慮,還是在幼兒園方便時遇到了什麼困難。

除此之外,孩子突然的轉變也要注意。突然變得沉默,不願意去幼兒園,睡眠、飲食規律大變,都要重視,很可能發生了什麼不愉快或者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的事。

但不要表現得過於擔心,給孩子增加壓力,也不要隨意懷疑老師。嘗試跟老師和孩子溝通,了解事情原委,儘量理智溫和地處理。

其實,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直接問老師是個有效的方法。負責任的老師會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也很樂意跟家長溝通。

但要注意,老師要看管班裡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會很忙,也不用事無巨細什麼都問,有針對性地問一些重點問題即可。

3歲以前,孩子一刻不離大人身邊,依賴著大人過完每一天。

幼兒園是他們離開家人,探索世界,獨立成長的第一步。為人父母,有欣慰,也有擔憂。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孩子順心,家長安心。

如果有用,別忘了點個「在看」,讓更多焦慮的父母看到;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想問的,可以評論區留言哦,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最後:

最新的團購新品又來了!

給大家選的是一款涼感T恤,面料含有桑蠶絲,順滑不粘身,質量非常贊,價格也非常划算。原價79元/件,咱們團購價格只要89元/3件,平均不到30一件。

需要的姐妹可以直接點擊下方小程序購買!

輕梵涼感絲光棉T恤

日常價79元/件

活動價89元/3件 13色可選

End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4a38c1e25b4169bb24f0d16ef9386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