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寧夏煙草專賣局派駐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楊柳村第一書記 楊津霄
2021年6月初,自治區煙草專賣局(公司)選拔優秀職工到紅寺堡開展駐村工作,40歲的我在忐忑中提交了申請。6月中旬入選名單公布,我有幸得到了這次人生角色轉變的機會,成為楊柳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楊柳村是一個常住人口近1500戶4500人的大村,有黨員92名。此前,楊柳村就獲得過首批國家森林鄉村、自治區十大特色產業示範村等多項國家級、自治區級榮譽。近年來,由於村子的釀酒葡萄種植和民俗文化旅遊受市場疲弱影響較大,鄉村振興遇到了瓶頸。
找到切入點就好撬動推進工作。我從助力低收入群體增收入手,重點關注村裡監測戶、脫貧戶的生產生活狀況。63歲的監測戶楊映海,老兩口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帶著孫子孫女住著抗震補強的兩間老舊磚房,兒子兒媳在外靠打零工勉強維持生活。老人的土地全部流轉給了企業,除了每年三千元流轉費,其他全靠各類政策性補貼。
入戶時,老人無意中提起了早年搞過雛雞孵化,想通過養雞掙點錢。確認了他的養殖意願後,我積極鼓勵他以林下散養土雞起步,並答應他土雞以120元至150元的價格由我負責包銷。同時,經與村「兩委」溝通,不但把村裡路邊的桃樹林帶免費包給他作為養雞場地,還給他送了鋼網圍欄。老人拿出節衣縮食的積蓄買了20隻雞苗,開始在桃花林下養雞。兩個月後第一批土雞出欄,我們迅速幫他聯繫銷售,20隻土雞一掃而光。我至今都難以忘記,楊映海拿著給他的賣雞款,拉著我的手開心地笑著,還不斷說著感謝的話,眼睛閃出了幸福的淚光。
重燃生活希望的老楊迅速擴大雞群,50隻、80隻、100隻,每隻雞150元還供不應求,有時一批雞出欄不出村就銷售一空,就連工作隊買雞都得預定。鄉領導為老楊的土雞起了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桃花雞,如今老楊在桃園養雞多次被各級媒體的報道,老楊從邊緣戶變成了示範帶頭人,自己養雞之餘還給周邊的鄰居介紹養雞方法和經驗,走路步子大了,頭抬高了,臉上的皺紋也都是自豪的形狀。
為了全身心投入駐村工作,2021年學生暑假結束的時候,我考慮再三,把兒子從銀川的小學接到了楊柳村小學借讀。解決了後顧之憂,我工作更拼了。
我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研究生讀的是工商管理,在單位長期從事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工作。依靠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我逐漸找准楊柳村產業振興的思路方向,決定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工作經驗,在產業發展上做一篇大文章。
楊柳村集體底子薄,農戶的產品缺乏統一標準,定價也比較混亂,經常是找到了市場卻聯繫不到合格的貨源,農產品大量上市的時候卻聯繫不到相對應的市場需求。我們積極尋求新莊集鄉黨委、政府的支持,協助建立了立足全鄉特色農產品、統籌銷售服務業務、以電商物流綜合服務平台為核心的新莊集鄉區域型集體經濟聯合社,吸收具有產業發展基礎的村級集體經濟入股,實現了鄉村兩級集體經濟的母子公司體制運營,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農產品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掛牌成立。
聯合社成立後,我們又對接派出單位幫扶資金注入聯合社,申請專項資金建設草畜養殖場、肉品加工車間、紅寺堡農特產品營銷展示服務中心,吸納農村青年穩定就業近20人,形成了從種養殖到加工、營銷、物流、售後服務的完整農特產品產業鏈。平台以高於市場收購價保價收購困難農戶農產品,銷售收入在繳納稅金後全部返還村集體經濟和農戶。現在,聯合社銷售的產品不僅有牛羊肉、黃花菜等初級產品,還擴展到以精細分割牛羊肉、禽肉、綠色無添加蜂蜜、精製雜糧粉等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對象從被動接受消費幫扶到主動拓展中高端餐飲、旅遊等渠道客戶和網絡新零售相結合多渠道齊頭並進。
2022年,聯合社實現銷售收入4000餘萬元,累計屠宰羊3萬隻、牛100餘頭,合作帶動農戶400餘戶、合作社4家,實現每戶增收4000元左右、合作社增收6萬元左右,固定客戶覆蓋20餘個省(區)、市。可以說,我們村子一舉突破了以前村集體經濟產業規模小、農產品供貨零散、資金運行監管不足、產品產業鏈短、市場競爭能力弱的不利局面,實現了從輸血到穩定造血再到領跑市場的巨大轉變。
近兩年的駐村工作經歷讓我認識到,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必須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融入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鬥之中。兩年猶如白駒過隙,一閃而過,但回憶起駐村時光,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充實和幸福。(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採訪整理)
[ 責編:李伯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453b7844868e59ab87ae48ff96b03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