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保肝藥有哪些,用藥時注意什麼,為什麼不建議預防性用藥?

2023-07-03     藥師華子

原標題:常用保肝藥有哪些,用藥時注意什麼,為什麼不建議預防性用藥?

在講了他汀類藥物與藥物性肝損傷的關係之後,有很多朋友問華子,能不能詳細說下保肝藥有哪些,如果出現了藥物性肝損傷,具體用藥時要注意什麼?

華子說,藥物性肝損傷,是泛指各種物質(包括藥物、保健品、受污染的食物等)引起的肝功能損傷。治療原則是及時停用有可能引起肝損傷的藥物,根據肝臟損傷的不同類型,選擇相應的保肝藥物進行治療。

一、肝臟修復主要靠自己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吃下去的藥物、食物,被小腸吸收後,需要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其中有毒的物質先被肝臟分解代謝,之後才會進入血液循環,所以肝臟是外界物質進入人體的「第一關卡」

如果有毒物質過多,超過肝臟的解毒能力時,就容易對肝臟造成損傷。不過肝臟的再生能力非常強,一般來說,只要停止對肝臟的損害,肝臟就可以通過再生修復自身,這也是肝臟的主要修復方式。所以保肝藥物,基本上都處於輔助地位。

二、常用的5類保肝藥物

1、抗炎類藥物:常用甘草酸製劑(如復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銨、異甘草酸鎂等)。有弱效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用於肝臟炎症的輔助治療。在轉氨酶(ALT、AST)發生異常,有肝炎表現時可以應用。

不過甘草酸製劑有與糖皮質激素有類似的作用,所以可能會影響電解質、血脂、血糖的代謝,在長期使用時,有可能造成水鈉瀦留和血壓升高。所以有「三高」的人群,以及老年人需要謹慎用藥

2、肝細胞修復保護劑:常用多烯磷脂醯膽鹼,可以促進肝細胞的再生,減少氧化應激與脂質過氧化,減少肝細胞凋亡,促進脂類物質代謝,可以降低肝臟的炎症反應,預防肝臟纖維化。

主要用於中重度藥物性肝損傷,在及時停用損害肝臟的藥物後,肝功能受損仍持續進展,可以使用肝細胞修復保護劑輔助治療。

3、解毒類藥物:常用藥物有谷胱甘肽、還原型谷胱甘肽、N-乙醯半胱氨酸、硫普羅寧等。主要作用是對抗自由基,減輕組織損傷,促進修復;促進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增加能量供應。

主要用於急性藥物性肝損傷的早期,保護肝臟,避免肝損傷進一步加重。比如發生對乙醯氨基酚中毒時,N-乙醯半胱氨酸可作為特效解毒劑,儘早應用,可以減輕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4、抗氧化類藥物:常用藥物有水飛薊素類雙環醇,此類藥物可以顯著降低轉氨酶,也稱為降酶藥物。可以發揮出抗氧化、抗炎、抗纖維化、促進肝細胞蛋白合成作用。主要用於肝臟損傷之後,恢復異常的肝臟指標。

5、利膽類藥物:常用藥物有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膽酸等。此類藥物可以促進膽汁排泄,減輕黃疸症狀、降低轉氨酶,主要用於伴有膽汁淤積的肝臟疾病,也用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膽汁淤積性疾病,以及膽管炎、膽結石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三、保肝藥物不建議預防性服用

藥物性肝損傷的治療原則,首先要及時停用造成肝損傷的藥物,並且避免使用同類、相似的藥物。大約95%的人,在及時停止損傷肝臟之後,可以自行改善或痊癒。

在服用藥物時,轉氨酶不超過正常上限3倍總膽紅素不超過正常上限2倍時,通常不是停藥指征,可以正常用藥。

現在沒有證據表明,應用2種或是更多保肝藥物對藥物性肝損傷有更好的療效。也沒有證據表明,預防性應用保肝藥物可以減少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所有藥物都有可能加重肝臟負擔,所以保肝藥物不建議聯合用藥也不建議預防性用藥

總結一下,應用保肝藥物時,要注意保肝藥物只是處於輔助地位,肝功能的恢復主要是依靠肝臟自身的再生能力,所以避免肝臟損傷才是治療關鍵。保肝藥物不建議聯用,也不建議預防性服用。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2451f8f39bd5efdbf8197777e8c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