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緊張局勢還在持續中,據稱這段時間亞塞拜然軍隊的集結總數已經超過6萬,對於一個只有10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些部隊說真的已經不少了。
已經到了這個緊要關頭,得,亞美尼亞軍隊的蜜汁操作還在繼續,2023年4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曾經報道過,亞美尼亞軍隊向印度的「卡利亞尼」戰略系統公司進口了84門ATAGS型52倍徑155毫米榴彈炮,到了今年八月份終於收到了6門,剩餘的火炮估計會在明後年交付。
平心而論,「卡利亞尼」戰略系統公司製造的ATAGS型榴彈炮,它的性能還可以,遠比印度DRDO搞的那個垃圾「丹努什」要靠譜。一方面它裝備了52倍徑身管,而「丹努什」則是39倍徑身管和45倍徑身管大雜燴,研發工作十分混亂,且無論是39倍徑還是45倍徑身管都已經不再是155炮主流,必將被淘汰。而ATAGS型155毫米炮是引進了加拿大的52倍徑身管技術,對火炮發射藥效力利用率高,內彈道性能比較好,據說ATAGS在使用最大裝藥號射擊時使用棗核彈打出過48.6千米的極限射程,被印度人拿出去滿世界的吹,但這起碼可以看出ATAGS達到了世界主流155炮的技術水平。
當然,按照印度陸軍的奇葩裝備邏輯,對於火炮的自行化程度要求十分低,比如K9自行火炮印度陸軍只肯買100門,然後大量的裝備坑靠的是FH-77B還有ATAGS這種帶輔助動力系統的自走炮來填,自走炮這種東西在火炮的發展史上堪稱邪路,又不能自行轉移陣地,最多可以脫鉤放列的時候可以自己放列一下,印度陸軍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非要裝備自走炮,說明還是學費交少了,不過自走炮總比機動性比較差的牽引炮好一丟丟。
就這麼一款火炮,亞美尼亞買了84門,性能怎麼樣咱們就不說了,目前對於亞美尼亞來說最缺的不是火炮是炮彈,印度自己的155毫米榴彈產能是非常捉急的,而且造出來的炮彈和巴基斯坦一對臥龍鳳雛,質量都不好,打丹努什,打M777的時候都出現過炸膛事故;指望北約國家呢,完全不現實,北約國家自己的155毫米炮彈產能都不夠用了,最關鍵的是猛炸藥產量有限,需要優先供應給航空武器,前段時間有大佬根據公開資料做過概算,北約的炸藥產能已經極大地限制了155毫米炮彈產能,實際上現在一線烏軍已經開始抱怨北約給的155毫米榴彈粗製濫造,155殺傷力和122差不多,北約現在所有的炮彈產能都要優先供應給烏克蘭,哪裡還輪得著亞美尼亞從中伸手。
最關鍵的是,亞美尼亞自己的炮兵口徑,之前是蘇軍的,一色152毫米軍屬重炮,2S19,2S3,甚至還有捷克的「達納」,這意味著亞美尼亞軍隊手頭不會有任何155毫米彈藥儲備,畢竟你怎麼可能儲備非己方火炮製式的彈藥呢?結果現在急著要給炮兵部隊換口徑,152換155,印度炮彈質量不好,北約炮彈買不到,那你買這些ATAGS榴彈炮你自己說說這和燒火棍有啥區別?
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堆沒有炮彈的燒火棍,亞美尼亞陸軍啊,還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抽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