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華教授做客青島東方影都,講述她眼中的——電影,社會與人

2023-12-29   半島網

原標題:戴錦華教授做客青島東方影都,講述她眼中的——電影,社會與人

戴錦華教授做客青島東方影都,講述她眼中的——電影,社會與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12月29日,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舉辦「光影聖殿——戴錦華大師電影課」活動。特邀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教授,進行了主題為《電影,社會與人》的講座。

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員工,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青島海發文化集團等兄弟單位和園區入駐企業代表,青島電影學院、山東工藝美院師生,以及青島影視從業者、影迷,共50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講座開始前,青島東方影都產業控股集團總裁孫恆勤在歡迎辭中表示,戴錦華教授思想深邃、見解獨特,在電影研究與女性主義研究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其獨特的個性和深刻的洞察力,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和喜愛,是當今泛文化領域最具人氣的「智識」偶像。他代表台下所有的觀眾,向戴錦華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戴錦華教授從「2023年」這個重要的年份講起,串聯起全球及電影行業發生的重大事件。她指出,今年是疫情結束的一年,也是技術落地、人工智慧全面應用的一年,而技術革命對世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這其中就包括電影。她列舉了好萊塢工會曾以罷工的形式對抗人工智慧的例子,從而提出了一個疑問:膠片電影的死亡,是否意味著的電影的死亡?

2020年,由奉俊昊指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戴錦華教授以此為例,探討了美國的電影精神。她認為,奧斯卡作為美國電影學院級別的藝術大獎,之所以選擇頒給《寄生蟲》這樣一部亞洲電影,是因為該片與以往「含糖量極高」的好萊塢電影大相逕庭,它揭示了階級的分化與固化。戴錦華認為,奧斯卡獲獎電影的本質就是美國意識形態的體現,電影《寄生蟲》能橫掃奧斯卡,說明美國大眾降低了對社會的期待,它稱得上是美國價值的生產者、故事的講述者。

隨後,她又例舉了電影《小丑》以及墨西哥三傑多次獲得奧斯卡的例子,表示電影能夠成為普通大眾的藝術補給,使人從中得到慰藉,獲得可能。

戴錦華在講座中表示,值電影誕生128周年之際,回望歷史,電影與社會同行,更與人同行。她認為,電影「褫奪人性與賦予人性」,電影的偉大之處在於賦予沒有人性的邊緣人物以「人」的面孔(比如電影《阮玲玉》中的單親媽媽阮玲玉、《現代啟示錄》中的人肉炸彈),賦予弱者價值及被尊重的權利。

談起《流浪地球》這部誕生於青島東方影都的大片時,戴錦華對影都的硬體設施讚不絕口,並分享了自己對兩部《流浪地球》的觀影感受。她認為,《流浪地球》作為中國人自己的科幻片,展示了中國力量,展示了中國人面對困境、對未來之路的探索與思考。中國電影需要對好萊塢電影精神予以取捨、揚長避短。講座最後,她也表達了對中國電影的期望、對年輕電影人的期望,鼓勵大家勤于思考、敢於質疑。

講座結束,戴錦華教授被熱情的「粉絲」團團圍住,圓了大家與偶像近距離交流、合影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