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軍的流量超過冠軍,這事在體壇已經不新鮮了。可如果一名被取消比賽成績的選手,賽後的流量居然比冠軍還高,那是不是就有問題了?是不是說明我們的體育界也在逐漸飯圈化?
今年杭州亞運會的女子100米欄決賽,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吳艷妮因為搶跑被取消成績,可賽後她的流量卻鋪天蓋地,反而是冠軍林雨薇,討論的人很少。像我這種營銷號都看不下去了,昨天還專門做了一條關於林雨薇的視頻。
這已經是吳艷妮今年第三次出現搶跑的低級失誤了!第一次是今年的全國田徑大獎賽肇慶站,當時吳艷妮自己的解釋是:因為大環境原因,太久沒有參加比賽了,所以有一種小鳥出籠的感覺,沒有控制住。
第二次出現在7月份的亞錦賽,也是100米欄決賽。吳艷妮獲得了團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結果決賽因為搶跑被罰下。當時的情形也和這次亞運會一樣,吳艷妮找到裁判糾纏了十幾分鐘,但裁判沒有給面子,直接將她罰下。
第三次,就是前不久的杭州亞運會了。
如果說第一次搶跑是因為太久沒有比賽,興奮難耐,那後面兩次怎麼解釋?難不成一直興奮到現在?興奮了一整年?
幾個月前,吳艷妮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親口承認過,起跑階段是自己的短板,但卻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在上面,至於原因我真的解釋不清楚,因為吳艷妮在採訪中的話就是自相矛盾的。我放一段原畫面,語文學得好的朋友們,可以幫我理解一下。
在談到前兩次搶跑的時候,吳艷妮都說自己的狀態非常好,只是因為搶跑了,才沒有獲得好成績。確實從這次亞運會我們也能看出來,吳艷妮第二次比賽的成績是第二名,狀態真的不錯,如果不搶跑的話,她本來可以獲得一塊銀牌的。
為什麼明知道自己的缺點,為什麼今年已經吃過兩次虧了,卻不去加強訓練,還要在亞運會的舞台上犯錯呢?可能真的是精力不夠吧!相比其他運動員,吳艷妮確實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社交媒體上了,而且在比賽中,她總是會有意無意去找鏡頭。其他運動員都是面對鏡頭有些羞澀,吳艷妮倒好,活生生一個專業網紅。
不是說運動員不能當網紅,只要別因為這個影響成績就行了。可如今的吳艷妮,還沒有取得過什麼像樣的大賽成績,甚至連自己的缺點都沒時間去克服,就把精力放在當網紅上面,這合適嗎?一個沒有成績的運動員,又能紅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