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長津湖」《忠誠》,究竟演了個什麼故事?

2023-05-28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美國版「長津湖」《忠誠》,究竟演了個什麼故事?

本文作者:李嘯天

《長津湖》與《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雙雙進入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前者票房收入57.75億,續集票房收入也有40.67億,兩片相加接近100億,相當了不起。

這兩部片都圍繞著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展開,有關那場冰天雪地里血與肉的廝殺,對於中美兩國來說都影響深遠。中國一戰打出了聲威,令美國人不敢再輕視。美國人囂張的氣勢則攔腰斬斷,從此陷入苦戰之中,再也不敢輕言勝利。就整個韓戰來說,對於中國是立國之戰,對於美國來說則是被遺忘了的戰爭。

不過,當中國版的《長津湖》大賣之時,美國人也動起了腦筋,悄悄拍攝了一部美國版的「長津湖戰役」,即《忠誠》。好萊塢戰爭片近些年式微,因此這部片還以黑人為主角,以貼近當前美國盛行的「黑名貴」運動。

《忠誠》上映之後,也在奧斯卡的前哨戰中得到了一些提名,收穫了一些讚譽。

《忠誠》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影片呢?片中的「長津湖戰役」又是如何展開的呢?

咱就來說一說。

相對於《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大賣,《忠誠》整體上引起的水花就小多了。更不幸的是,《忠誠》的黑人男主演喬納森·梅傑斯還因為暴力行為陷入了官司之中,經紀公司及眾品牌紛紛與他解約,憑藉《奎迪3》《蟻人3》積累的名氣,迅速被耗光,連帶著《忠誠》受到了極大的牽連,陷入無人問津的地步,很多人不知道這片的存在。

好一個「征服者康」,還沒達到人生巔峰就快速淪落了。

回說《忠誠》以及牽涉到的「長津湖戰役」。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時間跨度為1950年11月27日 至 12月24日。這部影片里的日前則截止於1950年12月3日,因為故事中的黑人主角就死於那一天。所以,千萬別指望通過本片想看到戰役的全景描寫。

「長津湖戰役」的發起,是美軍自仁川登陸之後,迅速斬斷了北韓軍隊南下的戰爭攻勢,並擊垮了朝鮮軍,然後迅速北上,眼看著就要占領朝鮮全部版圖。炮火已到了中朝邊境之上,片中也濃描重繪地展現了美軍是如何炸毀鴨綠江大橋的。下面的照片,也是四位美軍將領站在鴨綠江邊的合影,遠處的山就是屬於中國的。所以,那個時候中國再不出兵,朝鮮鐵定要完了,甚至都支撐不到一個月了。

中國軍人進入朝鮮也很突然,因為壓根就沒有想到會爆發韓戰。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分,都在南方集結,準備攻打台灣呢。所以,第一批進入朝鮮的部隊共有6個軍,其中第38軍、第39軍、第40軍隸屬於第13兵團,是絕對的主力部隊,這個不屑說。但另外的三個軍,包括第42軍、第50軍、第66軍,則都是典型的弱旅,都不是我軍的主力部隊。第42軍是成立於1948年的四野五縱,由地方部隊改編而成,戰理可想而知。第50軍則是長春起義的國軍改編而成的部隊。第66軍則壓根不屬於四野,而屬於華北軍區的部隊。

之所以讓這三支弱旅進入朝鮮,只是因為當時這三支部隊就駐紮在東北,離得近,近水樓台。按說,將他們駐守在東北,按照中央的計劃是打算將他們第一批撤銷戰鬥編制,改為農耕集團的。好在,進入朝鮮之後,42軍生生打出了軍威,後來居上,一躍成為我軍的絕對主力之一。第50軍也讓人刮目相看,打出了多場漂亮的戰役,狗熊變英雄,再也不是受歧視的雜牌國軍形象。第66軍的戰績倒是一般,存在感一直很弱。

話說志願軍進入朝鮮之後,立即給予了美軍以重重一擊,發起了第一次戰役。結果美軍只是覺得肉疼了一下,並不以為意,沒有絲毫收斂,繼續揮軍北上,誓言要在12月25日聖誕節前結束韓戰,勝利回家過節日。

為了阻止美軍繼續北上,並打擊美國氣焰,削弱美軍有生力量。中國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就此爆發。其中,「長津湖戰役」就是第二次戰役中的東線戰役。

朝鮮北部的地理版圖上,因為蓋馬高原的存在,北部平原地域被分為了東西兩個部分。東線戰場因為位於蓋馬高原以東,是以屬於東線戰場。這裡是美軍由精英中的精英陸戰1師領銜,一路北上。在抵達「長津湖」一帶後,計劃稍微休整,然後再發動兵力西進,直抵中朝邊境。

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負責打擊包括陸戰1師在內的東線美軍。因為9兵團原駐地為浙江南部及福建一帶,原負責解放台灣使用的,後來被臨時抽調去了東北,在未做休整的情況下作為第二批入朝部隊直接被帶到了朝鮮東部。最可憐的是,9兵團的冬裝只解決了1/3,另外大部分將士僅僅身著單薄的中國南方冬衣就進入了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上。而1950年,又恰逢百年不遇的極端嚴寒,零下30°是常態。所以,中國士兵們的敵人既有實力強大的美國人,也有極端嚴寒的天氣,非戰鬥減員非常嚴重。

長津湖戰役自11月27日發起。到11月30日,前三天裡,美國人基本上處於被圍毆的狀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拚命抵抗,並努力突圍,一心想要逃回大後方。

12月1日,美陸戰1師終於突破了志願軍的包圍,開始東逃,然後再南逃。9兵團則重新布置兵力,在沿途不斷攔截並打擊美軍,繼續想要消滅掉他們。

12月4日,美軍陸戰1師的主力兩個團終於撤回了美軍在長津湖的大本營下碣隅里,他們用3天時間才走完22公里,一路慘遭志願軍層層截殺,平均1小時只能走300米,22公里道路上有1500多人傷亡。

《忠誠》講的故事,其實並非美軍陸戰1師的戰鬥故事,而是講述美國航母上的航空兵,如何架機掩護陸戰1師逃出生天的經歷。

所以說,這個美國版的「長津湖戰爭」,其實非常殘缺,而且是很邊緣化的人物很邊緣化的故事。中國的《長津湖》兩部曲,講述的則都是9兵團的核心力量鋼7連的故事。不過,《長津湖》里我軍打擊的對象並非美陸戰1師,而是另外一個較弱的美陸軍第7師。當時在長津湖一帶,美軍也分為了兩路,一路以陸戰1師為核心,在長津湖以西;另外一路以陸軍第7師為主,在長津湖以東,打算東西並進,直插中朝邊境。《長津湖》的故事是講我9兵團如何擊潰陸軍第7師,並成建制消滅了其中第31團(北極熊團)的故事。

就是說,《長津湖》與《忠誠》的故事並不能完全對上。一個在湖東,一個在湖西。

按照《忠誠》里的講法,「長津湖戰役」無疑是中國軍隊失敗了,美軍大獲全勝。電影里的講法是,美軍陸戰1師被中國志願軍層層包圍了,1個美軍就要面對6個中國志願軍的圍攻,眼看不能支持,必須要美國空間的支援。

於是,美國航空兵自航母出發,出擊轟炸包圍陸戰1師的我9兵團將士,使得美軍反敗為勝,擊垮了中國人。拍的很魔幻,很鬼扯。

那個時候,我9兵團以步兵為主,空軍力量是0,整個空域都完全屬於美國人,非常被動,甚至連防空的重火力都沒有。因為在東線戰場,隔著蓋馬高原,中國的卡車非常難以將足夠的重火力及彈藥、棉服及時送到戰場上,因為美軍空軍的轟炸基本上使得陸路交通處於癱瘓狀態,後勤問題極度困難。

就這樣,在幾乎遭遇不到中國志願軍對空的火力情況下,美軍空軍對志願軍展開了狂轟亂炸。至於結果,電影刻畫的是漫山遍野的中國志願軍都往後撤了,跑的很狼狽,美軍大獲全勝。

實際上,當時的戰場上,當美國空軍進行轟炸時,志願軍不僅不會漫山遍野的跑,而是靜靜伏在地上,以躲避飛機炸彈彈片的斬削力。爆炸點的戰士躲不過,但是非爆炸點的戰士則可以最大化生存下來,等到美軍飛機過去後,立即爬起來展開反擊,才不會如電影中演的那樣漫山遍野的亂跑。

電影最尷尬之處,在於儘管中國志願軍沒有強大的火力來對空展開抵抗,僅僅靠步槍來對空射擊,片中的黑人男主偏偏被志願軍的步槍擊中了油箱,不得不選擇迫降來尋求生機。

不是很無敵嗎?不是很厲害嗎?不是很英雄嗎?

怎麼僅僅靠步槍就被打了下來。

這還沒完,飛機迫降一個山頭上之後,黑人男主被卡在飛機里了,動彈不得。

他的僚機隊友,也是他的好朋友,看他遲遲沒有從飛機里鑽出來。自己主動迫降了飛機,也在黑人飛機旁邊降落下來,想要搭救他。

這一幕看著很煽情很動人,可是他也是白忙活,沒法幫助他從被卡的飛機中脫身出來,還白白搭上了他的飛機。

後來,美軍的直升機來了,救援隊抵達後依舊無法將老黑從飛機上揪出來。

最後怎麼辦?

涼拌,將他丟那裡活活凍死了。

因為那個時候中國志願軍就要來了,他們必須放棄救援,不然就會被全殲。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簡單之極。 這也就是美軍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男主死的也太委屈,連分手也讓他女友最後才得到消息。

如果,只講老黑的死,還有他的白人戰友如何救他,故事整得緊湊一些,可能整部電影也會好看一點。

可是,不是這樣的。

別說「長津湖戰役」,即便是整個「朝鮮戰役」,都整個影片到了70分鐘之後才開始涉及到的。

而且,「長津湖戰役」部分之前,電影還展開刻畫了老黑是如何與他的戰友一起,去轟炸鴨綠江大橋,以阻止中國志願軍繼續派兵進入朝鮮的。

對,現如今鴨綠江上丹東那裡的斷橋,就是片中的老黑與他的戰友一起轟炸掉的。看片時,幾次要問候他老母。

片中,還特意刻畫了,第一輪轟炸沒有將橋徹底炸毀,老黑還特意很英雄地單飛了一把,單騎闖進鴨綠江對岸中國軍隊猛烈的炮火中,去將沒有毀掉的橋面炸毀。這也是片中最激烈緊張的戰爭場面之一,但是對於中國觀眾來說,看得非常不是滋味。繼續 問候他老母。

不過,話又說回來。 的個乖乖啊,難道美國人不知道中國人進入朝鮮,大批軍隊是從冰面上直接走進去的嗎?看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歌主創們沒有聽過。

鴨綠江大橋的存在,主要作用其實是運送物資,後勤作用更大。《忠誠》里的轟炸鴨綠江大橋時,鴨綠江是開化狀態的,江岸上只有薄薄的一層雪花地面。對於實景的還原,實在是太馬虎潦草了。就這也敢說自己的尊重歷史的?

也就是說,整個電影對於「韓戰」,對於「長津湖戰役」的刻畫,基本上驢頭不對馬嘴,全是錯誤的。

最詭異的是,片中壓根就沒有一個中國志願軍的正面身影,頂多就是背影拿著槍打一下。

這是在搞什麼?戰爭片沒有敵人你拍個毛??

還有,上面是全片到了72分鐘才開始韓戰,那麼前面究竟都在搞什麼呢?

說白了,這壓根就不是一部正經戰爭片,而是一部個人傳記片, 是一部黑人平權片。因為,它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就是要講這個人的。

所謂的「忠誠」,也是指這名老黑儘管忍辱負重,頂著種族歧視的壓力,依舊對於國家擁有一個忠誠的心,雖千死而不悔。所以,它非常美國主旋律,賣相非常難看。

整部影片講述的是黑人傑西·布朗從參軍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影片的前一個小時多,就講他如何訓練,如何生活,如何面對白人的種族歧視,等等等等,雞毛蒜皮流水帳一樣講了一個多小時。至於友誼之類的,都是沒啥看點的添頭。

然後進入韓戰後,節奏才稍微快了一點,但整體上依舊是稀鬆平常,沒啥可看的。

真是一部見了鬼的美國版長津湖戰役。

投稿、合作、加入讀者群

我們在百家號、頭條號、企鵝號、搜狐、知乎、簡書亦有入駐,敬請關注。

我們的作者來自山川河海,因對電影共同的熱愛而聚在一起,在業餘時間堅持原創寫作,堅持每天更新。希望你喜歡我們的文字,喜歡我們分享的一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f5f4eb21ca1ff83485afd75f90c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