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北科大院士偷拍照流出,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貴
樸素原來最有力量。
作者:洞見leyla
這兩天,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了。
12月11日,北京科技大學校園內。
一位高齡老人,在皚皚白雪中緩慢地踩著三輪自行車。
當時北京雪下的挺厚,老人騎車明顯感覺有些吃力,但是他仍舊一步一步緩慢地騎著。
有網友看到這一幕,將視頻放到了網上。
這時,大家才發現,視頻中平平無奇的老人,竟然是北科大的葛昌純院士。
葛昌純是誰?
他是我國著名核材料、粉末冶金以及先進陶瓷專家。
是我國「核工業功勳」人物,是原子彈、氫彈關鍵材料的主要研製人。
還曾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的葛昌純已經是89歲高齡,但他仍然每天堅持騎三輪車前往實驗室。
這樣一個身居高位,稱得上功成身就的人,卻騎著一輛破舊三輪車上班。
難怪有網友感慨:「這才是中國人骨子裡的高貴。」
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越有錢的人,活得越高級。
但那些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往往都是最沒有身份感的人。
正如別林斯基所說:
「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遜的。」
1
除了葛昌純院士,最近讓我特別感動的還有這樣一幕。
在最新播出的《開講啦》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正在講台上侃侃而談。
突然,身旁的撒貝寧彎腰從地上撿起了一塊黑渣。
王志珍院士看到後,有些難為情地說:「是我的鞋是吧。」
原來,這是王志珍鞋底老化掉落的碎皮渣。
然後王志珍院士低下頭來,不好意思地說:
「我這雙鞋穿了好多年了,我也沒注意。」
「我出洋相了。」
此時,撒貝寧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們聽到的那些故事,什麼一個科學家準備了7套一模一樣的衣服,是因為他每天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去挑衣服上。
以前我們都覺得那是傳說,但那是真的。
看到(地上鞋渣)的那一瞬間,我才知道一個科學家在乎的是什麼。」
節目播出後,還有網友觀察到鞋子的細節,留下了頗為戳心的評論:
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的中科院院士,上央視節目時甚至沒有重新購買一雙新鞋。
這種樸素的作風,很難不令人動容。
《人間有味是清歡》里說: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看似深邃的天地萬物,其實都簡約樸素、平凡安然。
現實中,越是厲害的人,往往越追求樸素的節儉。
他們有著更飽滿的精神追求,所以不迷戀綾羅綢緞的奢華;
他們永遠不會靠外在的物質來標榜自己,而是活得低調謙卑。
2
之所以講兩位院士的故事,其實也是有感而發。
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我們好像,活得越來越浮誇了。
每個人都幻想一夜暴富,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網紅,每個人都在追求極致的名利……
仿佛有了錢、權、名,就能高人一等。
然而,當財富成為流量密碼,當各種高端精緻的生活方式成為了風向標,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就開始蔓延。
還記得萬柳書院少爺的成名史嗎?
一位16歲的男高中生,隨手拍了一條不露臉視頻,就瞬間火爆了全網。
簡簡單單的胯下運球加變裝,卻在短短24小時內暴漲近200萬粉絲。
相關話題更是吸引了7億人次的圍觀。
而他之所以爆火,也只是因為定位在萬柳書院。
這套上億的房子,讓他的人設套上了一層隱形的金色光環。
自此,無數網友對著少年自稱「老奴」、「少爺陪讀」;
還有很多懵懂的女孩,要立志成為少爺的女人。
甚至還有網友隔著螢幕觀察,便認定他身後的畫是齊白石真跡,價值高達4億多。
沒有任何作品支撐,沒有絲毫才華展現,16歲的少年就這樣收穫了大票粉絲的崇拜。
有錢人從無名之輩到變成萬眾矚目的焦點,過程就是如此粗暴簡單。
可悲的是,這種網紅的頂級流量密碼,不僅是富人的遊戲,也正在演變成窮人的理想。
某二手平台,9塊9定製版名車名表照片掀起消費熱潮。
不管是想在朋友圈曬豪車,還是曬豪表,賣家都可以根據買家要求量身打造。
提供別墅拍攝服務的買賣也異常火爆。
哪怕你此刻正為了溫飽發愁,也能靠著在朋友圈曬這些視頻,展示自己的奢華生活。
如果你想要成為名媛,那也不是什麼難題。
因為網上有無窮無盡的導師專門授課,教你怎麼在朋友圈裡打造一個富家女人設。
(圖為TVB電視劇中諷刺名媛班的一幕)
當對物質的推崇成為主流,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深陷其中。
有家境普通的中學生,撒潑耍賴非要父母給他買上千塊錢的AJ;
有大學生寧可舉債度日,也要買昂貴高級的化妝品;
有剛走進社會的年輕人,寧願吃土也要花掉幾個月的工資買一台最新款iphone;
還有普普通通的打工族,每到假期就要出國旅遊,最終入不敷出,還要依賴父母資助。
……
這些熱衷於物慾的人,很多時候想要擁有的顯然不是鞋子或手機本身,而是一種「我也生活得很高級」的優越感。
即便這種優越感虛假如泡沫,他們也並不在意。
他們只想用物質來粉飾自己的生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但他們不明白的是,一個人的高貴,不在於穿什麼鞋,用什麼化妝品,去過什麼地方。
而在於他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生活。
內心豐富充盈的人,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也能過的妙趣橫生。
如果靈魂儘是虛無,再多的錢也填不滿慾望的窟窿,最終只會被膨脹的物慾所吞噬。
3
周國平在《人生哲思錄》中寫道:「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作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
其實,真正的高貴不在於物質的浮華,而在於內心的豐盈。
想起當年,劉震雲在得知獲得茅盾文學獎時,居然在菜市場買菜。
那時他正在思考中午是吃西紅柿雞蛋面,還是吃茄子打滷面。
就在此時,編輯打來了報喜電話。
他先恭喜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獲茅盾文學獎了,又激動地說獎金提高了。
知道自己獲獎後,劉震雲不再猶豫,當機立斷地買下了價錢更貴的西紅柿。
接著,劉震雲說:
「不過那天中午的麵條也沒什麼特殊,西紅柿還是西紅柿,雞蛋還是雞蛋。」
即便事業有成,仍能撥開功名利祿的浮雲,回歸樸素的生活。
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不僅僅是劉震雲。
我見過一個很牛逼的企業家,夏天永遠穿著最普通的襯衫,冬天衣服袖口上還有毛球。
他是洞見公眾號的創始人洞見君。
我還見過一個很有名的人,身家超過56億,但日常穿的拖鞋只有15塊。
他是影帝周潤發。
還有一個滿腹才華的老人,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他的日常卻是一頓飯一碗白米粥足矣。
他是翻譯界泰斗許淵沖。
他們都是真正懂生活的人。
他們知道怎樣在繁華中保持清醒,也知道怎麼在物慾中回歸質樸。
在當下急躁的時代里,每個人不可避免的都會被慾望給裹挾。
但就像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面對不斷膨脹的物慾,我們需要的是一顆能靜下來的心。」
大道至簡,越是簡單平凡之處愈見本真。
當我們能把更多精力,都投入到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中去,才能活得恣意高級。
大鋼琴家霍洛維茨,他的演奏沒有任何花哨與噱頭。
但動人的旋律從他指尖流溢而出,觀眾聽著聽著就不禁淚流滿面。
他說:「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原來最有力量。」
人活到一定境界,就會明白:
繁華萬千終究是過眼雲煙,越是有質感的生活,往往越是樸素。
不需要華麗的物質享受,只要簡單的生活,就是凡塵俗世最大的滿足。
點個贊吧 ,帶著頂配的靈魂,過低配的生活,就是真正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