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380萬畝秋糧收穫結束 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

2023-10-31     信網

原標題:青島380萬畝秋糧收穫結束 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

今年青島市380萬畝秋糧收穫結束。(來源: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信網10月31日訊(通訊員 馮志 記者 耿潤)深秋十月,大地鍍金。10月29日下午,青島萊西市夏格莊鎮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內,小麥播種機馬達轟鳴、來回穿梭,隨著最後一壟小麥播種完成,標誌著全市348.4萬畝小麥播種全面結束。據農情調度,截至10月25日下午,青島市380萬畝秋糧顆粒歸倉,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態勢,超額完成省定面積、產量任務。據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推廣「玉米晚收、小麥晚播」雙晚技術,玉米增產效果明顯,小麥實現適期播種,播種期間氣候適宜、土壤墒情良好,種法配套到位,播種質量明顯提高,為明年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將轉移到麥田冬季管理上,確保苗全苗壯、安全越冬。

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里一派繁忙景象,玉米收穫機、打捆機、播種機輪番上陣,秋收秋播壓茬推進。「大農機幫忙,新技術落地,再加上田管不鬆勁,今年玉米單產比去年增加近百斤。」種糧大戶姜永戰的8000畝玉米就在示範區內,這要在以前晾曬都是問題,今年,大場鎮政府專門打造了一個3萬平方米的晾曬場,有效解決了玉米晾曬難題。根據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規劃,未來這裡還將建設烘乾塔、儲糧倉、專家工作站,這讓姜永戰的信心更足了。

「三秋」機械化生產順利開展。(來源: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為將「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到手」,青島突出多戰略疊加、多維度協同發力,下好綠色增糧「全盤棋」。

在頂層設計方面,主動對接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積極融入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出台建設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意見,配套制定19條推進措施,綜合考慮全市糧食生產基礎條件、生產水平等因素,利用 3 年時間建成10個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首批7個已經啟動建設。10月17日,經省級專家組對平度市蓼蘭鎮、萊西市沽河街道兩個綠色增糧先行區玉米高產攻關田實打測產,平均畝產分別達到1116.2公斤和1030.7公斤,雙雙實現單季畝產超噸糧。

在實施路徑方面,堅持「產購儲加銷」全鏈條協同推進,探索糧食大面積綠色均衡增產「五六七」新路徑,堅持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推進農田規模化、技術標準化、裝備智能化、環境生態化、服務專業化、運營產業化等「六化同步」,全面實現良種覆蓋、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先進技術應用、農業廢棄物回收等「七個百分之百」。

推動綠色發展,聚焦田、種、技、機、管等核心要素,集成應用耕地地力提升新方式、綠色高效新品種、綠色增產新技術、綠色高效新機械、智慧管理新模式等,實現農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應用無人駕駛、植保飛防、收穫減損等智能綠色高效機械,運用優良品種、節水節肥、綠色防控等增產技術,實施耕種管收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化肥、農藥施用量年均減少1~2個百分點。

今年,青島市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示範基地——黃淮北部糧油高效節水增產技術集成示範基地,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創新實施小麥玉米周年「超噸半糧」綠色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範與協同推廣項目,在平度、萊西等市級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安排了小麥玉米周年「超噸半糧」、夏玉米精準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玉米「兩選四適」一播全苗、玉米「三改三提」單產提升等10餘項新品種新技術示範。

目前,7個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建設起勢見效,經專家測產,各示範區集中打造的6.25萬畝玉米高產示範田,平均畝單產達到747公斤,比一般大田平均畝增產150—200公斤,平均增產20%以上,創新技術集成應用,推進「五良」高度融合。示範區田塊合理耕整、地力逐步提升,規模化「良田」雛形已具。登海605等高產耐密新品種普及率100%,「良種」增產潛力可挖。「兩選四適」一播全苗、「三改三提」單產提升等集成創新技術全面推廣,節水、節肥、增效分別達到30%、20%、15%以上,「良法」有力支撐增產增收。機械精播、植保作業等新技術裝備提檔升級,「良機」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配套烘乾、倉儲設施日漸齊備,「產購儲加銷」全鏈條協同推進,「良制」驅動提質增效。

夏種一粒子,秋收萬擔糧。今年青島市秋糧生產得益於政策好、天幫忙、人努力、措施實,在夏糧「三連增」基礎上,秋糧實現豐收增產。放眼青島廣袤田疇,依託綠色高產高效行動和綠色增糧先行示範區建設,伴隨一套綠色增糧「組合拳」的打出,農業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發生深刻變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在田間地頭激發出澎湃動能,「青島糧倉」的根基越來越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ec2eef482d70d30f4908f47b737f7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