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應了那句話:互相拆台,大家垮台

2023-12-15     洞見

原標題: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應了那句話:互相拆台,大家垮台

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應了那句話:互相拆台,大家垮台

作者:洞見·時筠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01

萬萬沒想到,扛得過外部紛爭,卻沒抵過自家院子起火。

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爆發第四天,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從東方甄選最新的直播預告來看,至少最近三日,董宇輝將停播。

他修改了簽名,IP定位在老家陝西。

這次小作文事件的影響有多大?

來看看資本市場的回答。

12月13日,東方甄選的股價一度下跌12.96%,最近三個交易日累計下跌了近20%,市值縮水近60億。

東方甄選的粉絲也在狂掉。

截至今天,抖音粉絲數為3055萬,相比9日減少了111萬。

相反,董宇輝個人帳號粉絲數在幾日內上漲了116萬。

瘋狂漲粉的還有同樣從教育行業轉直播帶貨的高途佳品。

11日晚,超60萬人湧進了高途的直播間,當晚銷售額暴漲250倍。

高途的股價暴漲35%,有粉絲更是建議高途老闆快去把董宇輝挖過來。

顯然事態發展已經形成危機。

創始人俞敏洪出來調停。

最終CEO東方小孫,不得不出來道歉。

本來公司內部開會就能解決的一件小事,偏偏要鬧上全網。

洶湧澎湃的輿情,帶來的全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如今事件雙方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重歸於好?會不會仍心有芥蒂?

分道揚鑣?那更是雙輸的結局。

這慘烈的一幕,真的印證了那句老話: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聰明的人都在互相搭台,互相扶持、彼此成就;

愚蠢的人才會互相拆台,毀人不倦、一起垮台。

02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

前幾天,董宇輝出鏡讀了一段宣傳吉林的「小作文」。

這是既定的流程,之前東方甄選的各個城市行都是這樣的操作。

但這次,他們的小編,在視頻底下強調:

文案不是董宇輝寫的,是團隊寫的,董宇輝只是念稿子的人。

評論區有人質疑。

於是小編又補充:「他有時也自己寫,但平時太忙了,大多數時候確實是文案團隊寫的。」

評論區就吵起來了。

有粉絲說:「俞敏洪都說過是董宇輝寫的。」

小編繼續拆台:俞老師不知道業務細節,文采也很難評價。

這番話,看似解釋,卻更像是在倒油。

畢竟,誰都知道董宇輝是怎麼火的。

現在官號直接下場,特意強調,就像在說他的人設是假的一樣。

為了平息風波,董宇輝和小孫在直播間想用開玩笑的方式想把這事帶過去:

他的初衷是安撫粉絲,不希望事情鬧大,給個台階就這麼算了。

但或許也是那句「胡回復」,讓小編更加委屈。

於是他又用官號繼續拆台:「我沒有胡回復。」

他一個個列舉了幾篇文旅小作文是誰寫的,是誰改的。

不僅讓董宇輝下不來台,矛頭還直指打著愛護的名義的粉絲來回挑事、網暴。

這一下,惹惱了最不該惹的人——消費者。

CEO小孫立刻下場解釋。

他在直播間先是批評了小編溝通方式不對。

接著爆料董宇輝的年薪不止千萬,公司給他的待遇很好,大家不用擔心他被虧待。

但最後仍說消費者是飯圈文化,堅決向飯圈文化說「不」。

他的本意或許是為了引導粉絲。

但是他帶著情緒把手機「摔」在桌子上,語氣嚴肅的給消費者「開會」的方式,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畢竟消費者才是上帝,憑什麼要聽你批評教育?

事情到最後,就鬧到了當下這個尷尬的境地。

明明有很多內部解決的方式,偏偏走了最壞的一步棋。

如今董宇輝停播、東方甄選虧錢、東方小孫道歉、而那個小編或許也將面臨失業……

這時才真正明白: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有的時候,人很容易因為當下的情緒,做出不顧後果的事。

尤其是原本親密無間的夥伴之間,越了解對方,越知道刀往哪裡插才最疼。

但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在共同的利益體下,還要相互為難,互相拆台。

一心想把對方拉下,抬高自己。看著對方尷尬、窘迫的樣子,或許很爽。

但是到最後才會發現:

砸了別人的鍋,自己不一定就能吃飽。

拆了別人的台,自己不一定就能爬高。

損害共同利益,會讓你失去其他人的尊重。

有時候擋別人的路,也是在斷自己的後路。

03

其實我覺得,董宇輝已經盡力在維持體面了。

當掀起輿論風波後,董宇輝在凌晨發了一篇長文。

他沒有抹去團隊共同的功勞。

他也希望能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助農、做好公司,讓更多人受益。

說實話,這篇長文,足見格局。

此前也有媒體報道,曾經有公司用2億年薪挖角董宇輝,但被他拒絕了。

我想這足以證明,他清楚地知道:平台和個人是互相成就,合作才能共贏。

但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長遠。

這個社會,工作本就有分工。

主播在鏡頭前,團隊在幕後,大家各司其職,利益是共同的。

台前光鮮亮麗的主持人那麼多,背後都有龐大的幕後團隊在支撐,獲得的成績大家都有功勞,但你見過有幕後團隊出來搶功的嗎?

可如今為何到這就不行了呢?

答案或許很簡單:利益分配問題。

文案團隊看著自己的勞動,讚譽都被別人拿了,內心難免覺得不公。

拚命想出來證明,其實本意是想求個「公道」。

卻沒想過:把「面子」撕破了、染髒了,可能就沒多少人願意花時間去看你的「里子」了。

說實話,東方甄選的文案,能寫出的人有很多。

但是能給予它最大價值的或許只有董宇輝一個。

這就是董宇輝的魅力所在。

明明團隊聯手,就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

偏偏要互相曝光、批判,最後把到手的富貴拱手送人。

明明可以內部溝通,私下解決。

偏偏要在公開的網際網路上,你來我往,互相拆台、失了體面。

《一代宗師》里有一句話:「一門裡,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里子。」

「面子不能沾一點兒灰塵。流了血,里子得收著,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

以前不懂,現在看來,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永遠不會互相拆台,而是會互相補台。

因為他們知道所有的合作,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聰明人的利己之道,不是非要抬高自己,謀求面子上的好看。

而是會權衡利弊、放大各自優勢,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從而謀求利益的最大化。

04

其實現在這一幕,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畢竟一直以來,無論是董宇輝還是東方甄選,給大家的印象,都是特別的。

那些年,我們看過了太多直播間。

有人喧鬧、有人低俗、有人就差把要錢寫在臉上。

很少有人在直播間裡,談論詩詞歌賦、解讀山川人文、分享見聞見解。

當初董宇輝和東方甄選能火,恰恰是因為他們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讓人感受到了更多的純粹和靜心。

沒人想看到他們最後也因為利益紛爭而落入俗套。

不過他們如今的境遇,或許才讓我們看清:人生到最後,拼得還是格局。

風波之後,董宇輝將自己的簽名更改為了孔子「四勿」: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我想這就是對格局解讀最好的答案。

勿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念,但要承認認知局限,不能憑空猜測主觀臆斷。

勿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要絕對肯定,想當然地妄下結論。

勿固:每個人都會犯倔,但要識勸,不要固步自封,固守成見。

勿我:每個人都會很自我,但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深度,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更決定了他的人生走向和高度。

我們在這個世界,與各種人相遇,不是為了演獨角戲。

自命不凡者,閉目塞聽。

我們需要拋開眼前的得失,才能看清目標。

我們需要與他人相互依存,才能爬得更高;

那些過得好的人,都會儘可能讓別人好過。

那些過得好的人,都懂得眾人拾柴火焰高。

只希望這場鬧劇能夠快快終結。

所有人都能不忘初心、不違本心,也不辜負消費者信任的真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dfc9cccb5da6f4eeaed5c89c1cc52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