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講述亡靈動畫,愣是惹哭了三代人。
其中小孩哭的是情節,大人哭的是離別,老一輩哭的是逝去。
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親情,擴展開來,就是一個字:愛。
該片的靈感,源於墨西哥的亡靈節。
與中國傳統下,認為死亡是終止的意義不同,在墨西哥人眼中,死亡才是生命的最高升華,只有生與死構成一場完整的回合,這才是一個生命周期綻放的意義。
這裡的亡靈節,是歡快愉悅的,它緬懷故人,載歌載舞歡迎親人回家。
在以上亡靈節背景下,出生在製鞋世家的米格,是個熱愛音樂的孩子,他對節日本身沒有太多的敬重,一心思追求他的夢想。
是的,他想成為一個成功的音樂家。只可惜,生不逢時,生錯了家庭。
當初米格的曾曾祖父,因為追求音樂夢想,離開家後一去不復返,獨留曾曾祖母撐起一個家,讓親人對音樂深惡痛絕。
正因如此,整個家族開始牴觸音樂,視音樂為洪水猛獸,還把曾曾祖父的照片挖去,所以米格一直不知道,曾曾祖父長什麼樣。
在某個巧合下,他打碎了祭壇上的照片,看到曾曾祖父手裡拿的吉他,居然是家鄉著名音樂家德拉庫斯,於是他誤以為音樂家是曾曾祖父,堅信自己有音樂血統的他,和家人徹底鬧翻,吉他被奶奶摔壞後,彆扭離開了家。
在此鍥機下,米格想著,反正都是自己的親人,那偷了亡靈之地的音樂家吉他去參加比賽,應該也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事。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吉他聲起,米格就成了靈體,穿到亡靈世界去了。
米格被亡靈世界的管理員告知,如果天亮前他沒能回到自己的世界,那就會永遠被留在這裡,不能重生了。
當然,有破解的方法,那就是得到親人的祝福。
可正如上文所說,這個家庭的老少全部厭惡音樂,得知米格熱愛音樂,他們的祝福都有前提,就是米格永遠不碰音樂,不然回去了也會被反彈回來。
不肯放棄音樂夢的米格,放棄讓固執敵視音樂的親人送祝福,他想的是,只要找到自己音樂家曾曾祖父的德拉庫斯,那就可以完美回家了。
在踏上尋找德拉庫斯的途中,米格邂逅了落魄樂手埃克托,與他經歷了種種考驗,成為了宛如親人一樣親密的朋友,也明白了親情的重要性。
夢想固然重要,但沒必要把親人放在夢想的對立面,不然你即使成功了,也滿是遺憾。
當兩人交情越深,米格就越擔心埃克托,因為在亡靈世界裡,如果活著的人,沒有一個人願意祭奠逝去的人,忘卻對方的存在,那他最終的結局,就是迎來消亡。
所謂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一旦愛的記憶消散了,那你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其實看到中途時,每個人都有深深的疑惑,就是埃克托這樣一個爛好人,怎麼就沒有家人願意想起他了呢?又或者說,還有誰記得他,所以他能一直存在到現在?
直到後來,才明白了,這世上所有相逢,是巧合,又或是上天註定。
因為埃克托才是米格真正的曾曾祖父,當年是被德拉庫斯害死,才回不來家,成了背棄家庭的渣男。德拉庫斯也是因為搶走自己的樂譜,才成為音樂家的。
也就是說,曾曾祖父根本沒有放棄自己的家庭,也闖出自己的音樂天地,只是他死了,一切都成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亡靈世界裡,埃克托之所以能撐到米格的到來,是因為女兒coco,一直記得自己,哪怕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幾乎忘記了所有人,也不想忘記自己的父親。
只是coco太老了,老到下一刻可能就離開,斷斷續續的記憶,使得埃克托的存在也不穩定。
可是不得說,這段真的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Coco和爸爸之間的愛,盡在一首《rememberme》歌中,埃克托深深愛著自己的女兒,愛著自己的家庭,所以才能提筆寫下絕唱。
當一層層誤會解開,露出內里彼此的真心時,這一家人迎來了釋懷,觀眾掉下了淚水。
果然,世上的親情,真是能輕易打動人淚點的存在,真摯的感情,無論如何詮釋,都很美麗耀眼。
其實本片乍一看,是小男孩米格在追逐夢想上經歷的坎坷,其實內里想說的是,愛是最暖的東西,親情是最美的存在。
就算是死亡,也無法將相愛的一家人分散,只要不忘記,那死亡不過是一次離別,或許未來某個合適的時刻,就能再次重逢。
說真的,這種設定很暖心,沖淡了些死亡的冷寂。
關於逝去,只要活著的人記著的一天,那愛人親人就可以活在世界的另一端,共享當初愛的回憶。
我知道,現實比起電影,不可能如此美好精彩,有沒有傳說中的亡靈世界都不可得知。
可我相信,就算我們沒有通靈術,沒有死而復生的魔法,沒有彼得潘的夢幻島,沒有任何方式證明逝去的人存在,也不會斷了對他們的念想。
你信,他們就活著,你念,他們就存在。
比起忘卻,我願意深埋心底,不提起卻牢牢記得,只要用心銘記,那我們充其量不過是在人生旅途中,暫時別離,日後會見的。
想起這幾天的講座,有人問李銀河:您在什麼時候會突然回憶起王小波先生?
李銀河回答:有時會夢見他,然後就非常著急地告訴他,你有心臟病你知道嗎?
在某一時刻,你就會明白,只要心臟還在跳動,你就永遠不會忘掉那個,曾讓你心暖、心跳的人。
所以別怕,釋懷不代表遺忘,不提起也不會忘卻,因為回憶是歲月都沖不散的愛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