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范閒背詩,背到李白這首莊墨韓才吐血,這詩有何殺傷力

2022-08-18     適應生活

原標題:《慶餘年》范閒背詩,背到李白這首莊墨韓才吐血,這詩有何殺傷力

最近大火的《慶餘年》,讓愛看古裝劇的小夥伴們著實是過了把癮。這部劇無論是情節,還是眾人的演技,都可圈可點。而在看完范閒參加賽詩會以及殿前背詩後,不少網友也紛紛感嘆:《唐詩三百首》確實該背啊!萬一用得到呢?

賽詩雖好看,但不少觀眾只顧著看范閒的瀟洒,卻並不一定看懂了原著作者貓膩的良苦用心。當日范閒一共背了幾百首詩,第一首是李白的《將進酒》,為什麼用這首詩開始?因為當時的環境下,范閒已經承認了當初的《登高》不是自己所作,而且面對莊墨韓拿出的所謂「鐵證」,范閒心裡可謂是五味雜陳。所以用李白的這首《將進酒》,兩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開始一下子就能將眾人唬住。

接下來,范閒就開始狂背了幾百首詩。從李白到杜甫、蘇軾、文天祥等,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雖然眾人都驚呆了,但頂著文壇巨匠頭銜的莊墨韓卻故作鎮定,似乎一切都在他掌握中似的,直到范閒背出了這最後一首時,他才受不了坐不住了,當場吐血。那為何最後這首詩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當時鏡頭給到時,范閒已醉躺在地上,背出了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然後這場背詩就結束了。有人認為是最後那句髒話起了作用,其實像莊墨韓這種經歷了多年風雨的人物,怎麼可能被一句戲話傷到,真的傷到他的是前面這句詩。

其實這首詩來自詩仙李白,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仙在這首詩中描繪了自己與一位隱士一起喝酒的情形,兩人對著山花一杯又一杯。最後兩句李白的意思是:我醉了先睡了,你自己離開吧,明天要是你還想喝,帶著你的琴來咱們再一醉方休。

用這首詩來對莊墨韓進行最後的一擊是十分高明的。首先范閒將自己當作李白,莊墨韓本就是文壇高人,所以他就是那個山中「幽人」,這是欲抑先揚,也是晚輩對長輩的尊重。其次,第三句其實范閒是想勸他離去,明知道對方滿口謊話,但他還是希望對方自重,不要因此毀了一世的好名聲。最後一句鏡頭中范閒雖沒有說出來,但是也是極符合當時的情況的,范閒是想說:如果還閒今晚的詩不夠,我肚子裡還有很多,咱們來日方長。

莊墨韓自然聽懂了范閒的意思,所以最後才會坐不住,當場吐血。可惜現實沒有像范閒希望的那樣,莊墨韓雖然還是安然離開了慶國,但一世的美名還是毀於一旦,這也算是他自找的吧。

《慶餘年》中,古詩詞一共用了好幾次。范閒最開始以《登高》揚名京都,很多人不解為何要選杜甫如此悲涼的詩,其實這是因為這首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所以范閒才敢說:「我就這一首就夠了!」後來范閒向「雞腿姑娘」表白,用的是《詩經》中的「執子之手,與之偕老」,也是十分貼切。本次以李白的這首詩來結束殿前背詩,更是十分高明。不得不說,原著作者貓膩在情節上的安排確實是十分高明,對古詩詞也是十分有了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d1b52c67974fadcba1a6854a752a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