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景區獵場徒手抓「野豬」「野兔」「山雞」,抓到可以帶走。近日,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一景區「徒手逮獵」旅遊項目在網絡上受關注,引發質疑。
視頻里,一群年輕人在林地里對「野豬」圍追堵截,最後成功抓住了一頭,其間「野豬」被攆得上躥下跳,橫衝直撞,場面非常驚險。逮獵過程中可能被撞倒,加上地形崎嶇,遊客致傷的可能性不小。有網友曬經歷:「上次在九皇山和閨蜜逮兔子,給我們摔得厲害」「三個人攆了幾個小時,褲子都摔破了,一隻也沒逮到」。可見活動難度大、成功率不高,買張門票就能贏回一頭豬,不過是噱頭罷了。
景區方面解釋稱,所謂「野豬」並不是真正的野豬,實為野豬與家豬的雜交品種。野豬經過雜交馴化後雖然野性降低不少,但衝撞能力還在,被逼急了仍會使出蠻勁,不能說毫無危險。然而,景區並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既保持遊戲的驚險程度,又能確保遊客的人身安全。
再說,這些動物若被遊客抓獲,最終流向是餐桌或集市,食品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未經檢疫的「野味」出了安全問題怎麼辦?這就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難度。
發展旅遊,應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為了打造網紅項目而不擇手段,為流量犧牲安全的做法尤其不值得提倡。
這幾年,隨著消費者對於旅行體驗感的需求不斷增強,一些原本關注度不那麼高的景區找到了突圍的新辦法,開始從提升旅遊體驗角度開發產品,以彌補先天資源的不足。雖然成功案例有不少,但也有些案例引起比較大的爭議,後者如:有景區讓人扮演孫悟空,還原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場景,接受遊客的投喂;有景區招聘演員扮演野人,接受遊客的饋贈,還不忘適度騷擾、嚇嚇遊客。它們之所以引來質疑,是因為簡單的模仿秀很難引起遊客共鳴,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距離感。
引入網紅理念,用流量經濟的視野打造景區是發展旅遊行業的一個新思維,但千萬不能走歪了,以為博出位就能博到未來只是一廂情願罷了。事實上,不少網紅旅遊項目只是曇花一現,短暫上了話題榜,很快就會銷聲匿跡。無論有多大的創意,旅遊項目還是不能脫離根本,不能不接地氣,那些具有一定歷史文化背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具有安全底線和貼心服務的旅遊項目才能持續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