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城破之後,伊朗總統當面一個要求,讓哈馬斯感覺大事不妙

2023-11-16   科羅廖夫

原標題:加沙城破之後,伊朗總統當面一個要求,讓哈馬斯感覺大事不妙

伊朗總統萊希日前在會見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時,提出了一個要求,即哈馬斯必須停止煽動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加入到跟以色列的衝突當中。

【伊朗總統萊希呼籲哈馬斯,停止煽動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捲入巴以衝突之中】

換句話來說,就是伊朗不打算直接干預衝突與以色列開戰,但可能會繼續向哈馬斯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當然,這一點也反映出了伊朗的外交策略——他們希望在中東地區保持自身的地緣政治地位,但同時也要避免捲入不必要的軍事衝突,從而造成地區局勢升級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萊希之所以這麼說,很有可能是跟他之前去沙特有關。上個周末,也就是11月11日,萊希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參加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領導聯合特別峰會,就當前的加沙局勢進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萊希此行是自2012年以來伊朗總統首次訪問沙特。所以在此期間,沙特可能是跟伊朗說了什麼——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要感謝中國,如果沒有中國推動的沙伊和解,萊希大機率也去不了沙特。

【萊西前往沙特出席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領導聯合特別峰會】

雖然伊朗是哈馬斯主要的支持者之一,而且跟以色列也有深仇大怨,甚至伊朗官方都拒絕承認「以色列」這個國名,而是用「猶太復國主義實體」代稱,但在巴以問題上,他們還是非常理智的。

從伊朗的角度來看,哈馬斯煽動伊朗或者真主黨下場,是難以接受的。因為一旦伊朗或者真主黨下場,那麼美國就有理由下場了。客觀來說,伊朗確實希望打擊以色列這個「猶太復國主義實體」,巴不得以色列越殘越好,但在他們的眼裡,就像現在這麼耗著以色列,其實是最好的。畢竟,一旦自己下場了,那麼美國也有可能會直接下場,到時候形勢可能會急轉直下,最終演變成地區衝突。

現在的情況是,伊朗並不想同時跟以色列和美國開戰,因為這樣的代價,對伊朗來說是極高的——伊朗實際上已經被美軍數十個軍事基地完全包圍。當然,也不是不能打,只能說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很高的,伊朗能否承受得住,還真不好說。鑒於此,在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伊朗就划下了一條「紅線」:只要以色列不攻擊伊朗的利益或公民,伊朗就不會參戰。

【伊朗已經被美軍數十個軍事基地完全包圍,基本很難動彈】

至於美國,其實也不想下場。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才是重點,如果自己下場跟伊朗乾了起來,那麼勢必會顧此失彼,讓自己面臨「多線作戰」的窘境,搞不好還會打亂自己在中東的戰略布局。

所以,現在的伊朗和美國,其實在巴以問題上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大家都不要下場,既然是以色列和哈馬斯的事,那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另外,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巴以局勢也難以再往上升級了。現在的情況是,無論是以色列和哈馬斯,其實都釋放出了考慮停火的信號。

哈馬斯這邊。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不久前發表聲明,他們已經通過作為斡旋方的卡達,只要以色列同意人道主義停火5天,就可以換取釋放70名被扣押的人質。

【以色列軍隊進入加薩走廊的希法醫院】

至於以色列,他們其實也在考慮停火的可能性,畢竟美國那邊已經多次催促。《金融時報》日前援引以色列內部知情人士的話說,在控制了整個希法醫院後,以色列準備考慮暫停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不過,以方也強調,如果哈馬斯的打擊活動變得更加活躍,那麼他們將立即繼續採取軍事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沒必要成為那個拱火的一方。如果伊朗這時候去拱火添亂子,甚至直接參戰,那麼反倒會引起中俄以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不滿。

要知道,中俄兩國在巴以衝突問題上都表達了一致的立場,呼籲衝突雙方進行直接對話,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來解決爭端。而中方作為11月份的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還通過向安理會成員國贈送魯班鎖的方式,寄託著自己對和平的期望,並呼籲各方尊重國際法和人道主義原則,保障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權益,避免出現更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向安理會成員國贈送魯班鎖】

回過頭來看,雖然說伊朗和哈馬斯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長期以來被視為哈馬斯的最大讚助者,為他們提供武器、技術和資金支持,但在巴以衝突問題上,伊朗還是採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避免自己直接捲入衝突。所以,基於這一點,萊希這次呼籲哈馬斯停止煽動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捲入衝突,其實也並不令人奇怪了。

畢竟,伊朗的政治精英們也深知,儘管自己在中東地區算是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但要同時對上以色列和美國,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與其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倒不如加大對哈馬斯的支持,讓他們繼續消耗以色列的國力,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