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瑤:19歲被包養,50歲再遇愛情,因一箱金條死於非命.

2022-03-19     老叄說娛樂啊

原標題:王琦瑤:19歲被包養,50歲再遇愛情,因一箱金條死於非命.

這段話用來形容王琦瑤的一生最為恰當,王琦瑤出生於20年代的上海,她身上有上海女孩特有的細膩和柔情,有思想,也有依賴心。

長大後,王琦瑤參加「上海小姐」的比賽,與喜歡拍照的程先生相遇,王琦瑤說話細細的,柔柔的,程先生很快對她有了好感,從那一刻起,就註定與這個女子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

他用鏡頭將王琦瑤最美的瞬間展現出來,在比賽中,王琦瑤獲得第三名,也獲得了「上海小姐」的稱號,從此進入名流社會,打開了自己的社交圈。

程先生自知給不了王琦瑤想要的榮華富貴,默默退守一旁,甘心成為她的備胎,只在她需要時出現。

有次,王琦瑤受邀請參加開業剪彩,被李主任一眼相中,李主任有成熟男子的魅力,長得不是很帥,眉眼間卻有著令人難以拒絕的堅定。

王琦瑤何等聰明,很快明白李主任對自己有好感,她無法拒絕,在李主任提出送自己回家時,她同意了。

她當然知道李主任是有家室的,但看到周圍人對李主任的諂媚,竟有一絲驕傲,心甘情願被包養,成為生活在愛麗絲公寓的金絲雀,那一年,她19歲。

李主任可以給她榮華富貴,卻給不了她安穩的一生,在愛麗絲公寓錦衣玉食一段生活後,她習慣了對方的來去匆匆,不去問,也不去想。

只是這樣的生活也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李主任在一次空難中去世,留給她一箱金條,這是她未來生活的保障,也是她內心的安全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的。

為了讓自己生活下去,王琦瑤選擇去學醫,她身邊有太多人需要醫治又無錢去醫院,學了3個月,她就在自家開門營業,生活也能維持。

來找她看病的人多了,她認識了康明遜和花花公子薩莎,康明遜是富二代,嘴巴很甜,王琦瑤以為對方可以給自己一世安穩,心甘情願跟他有了孩子。

可康明遜明顯是個慫包,得知王琦瑤懷孕後就退縮了,一到談婚論嫁,門當戶對就被放到了桌面上。

不得已,王琦瑤把孩子設計成薩沙的,薩沙看到王琦瑤對自己突然熱情,喜出望外,可後來薩沙還是離她而去了。

王琦瑤不是沒有想過跟程先生過一輩子,那時程先生單身,也有足夠的條件給予她和孩子穩定的生活,可當程先生將手放在她手背時,她還是將手抽開了。

「黃金萬兩容易,知心一個難求」,王琦瑤知道程先生的真心一片,卻不忍欺騙他,自己對程先生有的只是感恩,程先生的厚愛她是承受不起的。

再次恢復單身的王琦瑤,將心思放在女兒身上,女兒性格叛逆,容貌也不像王琦瑤,長大後甚至嫉妒母親的美貌,說話做事都反著來。

到女兒出嫁時,王琦瑤動了第一個金條,她想讓女兒嫁得風光,過得幸福,這又何嘗不是自己從未實現的願望,能在女兒身上實現,也是一種情感的釋放。

女兒出嫁後,王琦瑤心裡空落落的,她不願守在冷清的屋子,剛好上海流行一股復古風,曾為四十年代「上海小姐」的王琦瑤,經常接到宴會的邀請。

出現在宴會現場,王琦瑤還是那麼美麗,身材苗條,打扮得體,說話柔柔的,她的氣質與生俱來,也帶著時代的烙印。

王琦瑤的溫婉優雅,很快打動老克臘,老克臘26歲,卻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他喜歡懷舊復古,對四十年代的物件情有獨鍾,而王琦瑤屬於四十年代的交際花,他也情有獨鍾。

王琦瑤被打動了,對老克臘產生了依賴心,想要跟他共度餘生,那一年,她50歲。

為了挽留住老克臘,王琦瑤將那一箱黃金拿出來,這個曾被視為一生保障的財富,在愛情面前也可以捨棄的,但老克臘還是落荒而逃了,原來他喜歡的懷舊只是表面,骨子裡還是喜歡年輕的活力。

再次陷入孤單的王琦瑤,生活不再安穩,那箱黃金被傳得變了模樣,也成為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終於有個叫長腳的男子動了歪心思。

深夜,他潛入王琦瑤的家,想要翻找這些黃金,不料把王琦瑤驚醒,他為自保,用手掐住了王琦瑤脖子。

1、原生家庭的教育,影響孩子性格的養成

王琦瑤是典型的弄堂女兒,父母很精明,對女兒的前途給予厚望。

王琦瑤去參加「上海小姐」選拔,父母是同意並支持的,雖然出場不多,但他們心裡期望女兒可以出名,改善家庭條件。

當王琦瑤跟李主任在一起時,父母沒有阻止,甚至幫忙瞞著程先生,可以看出他們的勢利。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能夠起到一個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反而太過看重名利,這也給王琦瑤的悲劇埋下伏筆。

王琦瑤是很聰明的,在沒有出名前,知道程先生對自己有用,總是溫柔以待。

後來遇到李主任,看出他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她懂得用言語吸引住對方,讓自己過上金絲雀的生活。

在後來懷孕後,發現康明遜不能承擔責任,就將孩子設計到薩沙身上,她知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說她八面玲瓏也不為過。

只是這樣的聰明,只能短期給自己帶來利益,卻不能獲得長久的幸福。

做人還是要「傻」點好,你想走捷徑占盡優勢,讓身邊人都為自己所用,到頭來,也只能失去與人處事的真誠。

如果「傻」一點,遇到對自己好的程先生就嫁了,也許過不了榮華富貴的生活,但也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人這一輩子,活到後面會發現,財富和名利都是浮雲,有一個真心相待的人守護在身邊,才是真正的福氣。

她一生都在渴望愛,卻一直沒有得到愛,最後香消玉損,悲嘆一生。

這本書在2000年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並於2005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故事曲折盪氣迴腸,讓我們在感嘆王琦瑤傳奇一生的同時,也獲得一些啟示,想要獲得幸福的人生,還是要有主見和舍取,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學會放下,才能去追尋與眾不同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c2016d4b9f768b4790d27ae6d2e8a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