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盲人登山者張洪:在世界之巔照見內心

2023-10-16     大邑檢察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盲人登山者張洪:在世界之巔照見內心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重慶10月15日電(記者吳楠)戴著墨鏡、個子不高、黑而精瘦,初見張洪時,記者難以想像雙目失明的他創造過的奇蹟:北京時間2021年5月24日11時15分,張洪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亞洲首位、世界第三位登頂珠峰的盲人登山者。

時間倒回到1975年,張洪出生在重慶,幼年的他牽著失明的父親、叔叔穿行在田壟間,讓他自卑不已。

初中畢業後,他去成都學習按摩,對人生充滿憧憬,直到21歲時命運奏響至暗樂章:因虹膜炎引發青光眼,他在3個月內完全失明。

回憶起失明之初,「仿佛困在黑屋子裡,被無形的壓力緊緊圍住。」張洪說,四五年後才完全接受失明的事實。

輾轉成都、上海多年後,2011年,張洪經人介紹到西藏阜康醫院做專職醫師。幾年後,他擁有了穩定的工作與不錯的收入,境況似已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但仍缺乏內心的安定。

2015年,張洪結識登山家洛則,並被帶著徒步攀登高峰。山頂風中的旗幟與經幡獵獵作響,讓他覺得內心滿溢從未有過的敞亮。

與洛則閒聊時,張洪得知美國盲人艾瑞克曾登頂珠峰,「艾瑞克可以,我為什麼不行?」攀珠峰的「種子」就此在心中生根。

但張洪明白,家境優渥的艾瑞克一直接受專業訓練,體能與資金都不成問題。

張洪只能獨自爬樓來訓練體能,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薩,穿上幾公斤重的鞋、背負幾十公斤的包、戴著阻氧面罩,每天在兩百多級台階上往復爬三個多小時。每兩周,完成一次24小時不間斷爬樓。

體能儲備外,一百多萬元資金也是問題,張洪坦言籌款不比登山容易。截止期前幾天,從親友、企業、工作單位募來的資助才終於涓滴集齊他的「夢想基金」。

2021年3月底啟程,4月11日到達珠峰大本營。天公並不作美,不斷有登山者下撤,但張洪把這視為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在最後的窗口期5月17日出發沖頂。

張洪在羅布切進行攀登珠峰前的拉練。(受訪者供圖)

攀登時,看不見的他只能專註腳下每一步,在心中與珠峰默默對話。張洪想像,冰爪踩到地面的觸感是雪山的回應,天上有星星眨眼為自己打氣。

但真實情形毫無詩情畫意,每一步都讓張洪覺得有隻伸進身體的手,要把心肺掏出來。他卻不能停,「大風中站不起來也不敢坐,坐下肯定起不來。」

到海拔8700米之上,氧氣瓶閥門漏氣,為確保安全,除張洪和夏爾巴嚮導外的所有人下撤。儘管恐懼,和嚮導語言不通的張洪除了相信與依靠他們別無他法。

最後100多米爬了三四個小時,問嚮導還要多久,答案總是「半小時」。不知道幾個「半小時」後,5月24日11點15分,海拔8848.86米,撞上嚮導背包的張洪被告知「登頂了」。沒有狂喜歡呼,他反而有點懵,聽到對講機傳來的祝賀才敢相信。

5月27日,回到大本營的張洪向妻子報了平安。

2022年回到拉薩後,他到慈善基金會工作,到各地演講,配合記錄其登山過程的電影《看不見的頂峰》製作,口述經歷出書。

張洪在分享會上講述自己的經歷。新華社記者 趙小帥 攝

回顧過往,張洪認為登山讓自己變得平和,並學會愛與信任。「以前認為命運不公,現在覺得或許命運也給了我褒獎,讓我有機會為他人帶來一點價值。」

《看不見的頂峰》導演范立欣說,被張洪永不言棄的精神鼓舞。「路再難,走一步是一步」,張洪的攀登人生是這句電影宣傳語的完美註腳。在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張洪想告訴所有盲人,「要敞開心扉信任他人,殘疾人在某些方面存在弱勢,但也有更強的部分,要以健康的心態面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bcc0a00484c982753b4149aa3f769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