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多倫多華裔市長來自鄒家——鄒至蕙!為鄒氏兒女點贊!

2023-07-12     鄒記福

原標題:首位多倫多華裔市長來自鄒家——鄒至蕙!為鄒氏兒女點贊!

-鄒至蕙當選多倫多市長-

截止發稿前,剛剛公布的多倫多市長補選結果顯示,代表新民主黨的66歲華裔鄒至蕙以252,614票,領先貝安娜的223,350票。

加拿大最大選舉投票

多倫多這次補選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大的,全市1445個投票點開放投票。

在為期12星期的競選過程中,有102名候選人等候接替他的位置,其中大約有7人占踞領先位置,鄒至蕙(Olivia Chow), Ana Bailao, Mark Saunders, Josh Matlow, Anthony Furey, Mitzi Hunter以及Brad Bradford。

2014年市長競選中獲得第三名的前新民主黨議員和前市議員鄒至蕙(Olivia Chow)扭轉其選舉命運。據悉,鄒至蕙在之前的市長民意調查中也都處於領先地位。

鄒至蕙改綱

鄒至蕙表示,她將把多倫多的空置房屋稅從1%提高到3%,並將收益投資於經濟適用房計劃。她還表示,將提高豪宅的市政土地轉讓稅,對購買超過300萬的房屋實行累進稅率。她表示,她將用這筆錢來支持無家可歸的人,並幫助其他人找到住房。

鄒至蕙支持「小幅增加」由業主支付的城市建設基金,以啟動另外 25,000 套住房的建設,由多倫多作為開發商。

「適度增加」財產稅,為改善 911 等待時間等重要服務提供資金。不過,她沒有給出具體的增長數字。她還說,她將把多倫多租金銀行的覆蓋範圍擴大一倍,每年幫助5500人,並將現有的驅逐保護計劃的範圍擴大兩倍。

承諾擴大現有的試點項目,在該項目中,由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可以響應一些針對危機人群的非暴力 911 電話,以便該項目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她還宣稱成立了一個「緊急響應轉型團隊」,該團隊將探索改善 911 響應時間的新方法。

鄒至蕙曾表示,她不會使用強大的市長權力,因為市長有權在某些情況下否決市議會的決定。她曾說過,一個強勢的市長應該能夠在議會上達成共識。鄒至蕙誓言要「向市民開放市政廳」。她支持投票排名,讓更多人參與預算過程。

鄒至蕙生於中國香港,父親在教育署任公務員,母親則為教師。她13歲時聯同家人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她父母抵加後未能尋找理想職業,父親只能為中餐館送餐和駕駛的士,母親則在市中心一間酒店的洗衣房工作。

鄒至蕙高中畢業後曾到多倫多大學進修哲學和宗教,又在安大略美術學院學習雕塑,並於貴湖大學藝術系畢業。

1985年她參與多倫多公校教育局選舉,並當選學務委員,首度出任公職。

1991年轉戰大多倫多市議會選舉,當選大多市市中心選區議員,成為大多市首位亞裔女性市議員。

鄒至蕙於2005年辭去多倫多市議員職位,並於2006年聯邦大選中與余欣龍在聖三一-士巴丹拿選區第三度交鋒,最終以3,681票壓倒余欣龍順利當選成為該區國會議員,並與丈夫林頓成為加拿大國會有史以來第二對夫妻檔。

鄒至蕙與林頓於1985年在一場為西乃山醫院籌款的慈善拍賣會中結識,於1988年結婚;這是林頓的第二段婚姻。

鄒至蕙於2004年末查出甲狀腺有腫瘤,進行手術切除後又發現甲狀腺有癌細胞,於2005年2月進行放射性碘治療,再於同年公布自己的抗癌經歷,希望引起公眾對癌症的關注。

林頓於2011年8月22日在多倫多家中病逝,鄒至蕙陪伴在側。她接納總理史蒂芬·哈珀的建議,讓林頓的喪禮破例以國葬規格舉行。

2013年初,鄒至蕙公布自己患上第二型雷氏症候群,失去左邊面部神經的控制,但同時表示服藥後病情已好轉,並強調不會影響她當時在國會的工作。

2014年,聯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鄒至蕙周二推出自傳,披露她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鄒至蕙在自傳中披露,年青時曾目睹父親打媽媽,曾為母親擋架。父親又有外遇,自己到40歲左右,才原諒爸爸。鄒至蕙表示,希望外界正視婦女暴力,新移民艱難經歷和心理健康問題。

祝願華裔市長繼續帶領多倫多走向美好未來!我們鄒氏宗親以她為自豪,點亮在看,轉發起來,為鄒氏兒女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ac211cefaf6e17f8207ce3e1434af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