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網訊(記者 趙彩霞)從1月23日接收到第一份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病例標本,截至目前,慶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已檢測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樣本6164份。檢測人員每天與兇險的病毒「面對面」、「零接觸」,通宵達旦地工作,對可疑標本爭分奪秒地反覆檢測,為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精確的檢測數據報告,爭取了寶貴的防控時間。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1月21日,市疾控中心對全市疾控及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進行了新冠肺炎病毒診療方案、實驗室檢測方案的培訓。並開始了實驗室生物安全評估、檢測分組安排、所需設備及試劑耗材購置等準備工作。
實驗室檢測人員梁姿萱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實驗室每周檢測病毒樣本五六十份,1月30日之後,每天的檢測量增加到一兩百份,甚至是三四百份。最多的一天,檢測了368份樣本,檢測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三級防護服,戴著重重的防護面罩,「全副武裝」地在PCR實驗室里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脫下防護服後,體力消耗嚴重,全身都濕透了,缺氧頭暈,又累又餓。
實驗室副主任朱圭娜告訴記者,標本檢測有十幾環節,會出現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有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當檢測結果存在弱陽性的時候,檢測人員就需要採取多種方法,多種試劑進行相互交叉驗證或者重新採樣進行相互交叉驗證,直到檢測出準確的結果。1月30日,實驗室檢測出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當時,已經是凌晨3點了,檢測人員更換了試劑,進行了復檢,復檢結果仍為陽性,檢測人員立刻出發,將標本送達省疾控中心進行復檢。2月2日,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2月5日,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2月7日,檢測出第三例陽性病例。3月8日,檢測出一例疑似病例樣本,從前一天下午3點,到第二天上午10點完成第三次復檢,檢測人連續工作了19個小時,最終檢測結果為陰性,排除了疑似病例。
2月7日、2月9日,慶陽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任某某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經省級專家組評估符合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癒出院標準。「那一刻感覺特別開心,之前所有高強度的工作都是值得的!」實驗室90後檢測人員王華說。
2月13日,慶陽市第二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3月3日,慶陽市第三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慶陽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但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各縣(區)疾控中心流調人員每天送來的核酸檢測樣本開始大幅增多,最多一天收到422份檢測樣本。已經「連軸轉」工作了兩個月的實驗室新冠肺炎「病毒獵手」們依舊在奮戰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Y1B-nABiuFnsJQVB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