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角度上講,幾歲的孩子最聰明?腦神經專家說出標準答案

2020-07-23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從生物學角度上講,幾歲的孩子最聰明?腦神經專家說出標準答案

文丨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媽媽們心中都藏有一個共同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伶俐,渴望孩子能結合父母的優質基因,長出「最強大腦」、擁有高智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習和成長的路上走得更順利、更成功。

為了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些家長可謂是「大費苦心」:

  • 有的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 有的從小給孩子報「智力提升班」……
  • 有的從小給孩子灌輸「邏輯思維」重要性……

可這種培養真的有效嗎?從多數家長「前赴後繼」的努力結局,我們看到了「現實答案」:真正被父母「培養」出來的「天才」,可謂少之又少。

是父母搞錯了嗎?孩子的大腦智力真的很難被二次開發嗎?孩子的智力水平真的受先天限制嗎?

很多家長在培養天才失敗後,會覺得孩子的聰明度是一種「天賦」,是先天就決定了的,雖然後天的學習能促進大腦發育,但在提升「智力度」上卻收效甚微,這種說法真的對嗎?

其實想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有多大的「開發空間」,首先要弄明白大腦的發育過程。

現代腦神經專家在研究大腦和神經發育的過程中,給大腦的發育標註了三個不同階段。

  • 第一階段——妊娠期的腦發育:在孕育過程中胎兒的大腦就會飛速發育,在出生時每個寶寶都會攜帶有100億—180億個腦細胞,這幾乎已經接近了成人的腦細胞數量,也就是說明腦細胞值,從出生那一刻就發育得差不多了。
  • 第二階段——0-4歲腦體積發育期:從新生兒到4歲的階段,孩子的腦細胞體積會不斷變大,開始長質量,神經細胞會開始掌控肢體運動,開始認知世界,開始記憶世界,這個過程是大腦基礎發育期,大概在3-4歲時大腦、小腦會基本發育成熟。
  • 第三階段——5-8歲的智力改變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因為飲食、環境、學習等情況對思維能力的影響,使得智力出現明顯浮動,可稱之為智力的穩固期和改變期。

腦發育除了受三個不同階段的影響之外,在幼年時期孩子的大腦營養和成長環境也是會影響孩子的腦發育和智力發育。

因此,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5-8歲的孩子才是最聰明的階段,這個時期他們大腦開始進行「晶體智力」發育,能夠收到外界傳遞的腦發育刺激信號,提升智力值。

5-8歲是大腦「晶體智力」開發期,如何才能有效刺激「智力開發」呢?

想要讓孩子大腦發育高人一籌,除了抓住「正確年齡」之外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刺激方式。

一:常規性錯誤「刺激」

麻省理工曾經對貧富區同齡孩子的智商數值做過測試,結果發現同樣是8歲左右的年紀,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富人子女智力值,並沒有比沒念過書的窮人孩子高多少。

這就說明了,傳統的學習方式並不能很好地刺激大腦發育。

多數父母培養智力的常規方式,無非就是學習、識字、閱讀、背誦等一些列基礎方式,可這些方式對孩子「晶體智力」的刺激力很有限,很難在短期內開發孩子的智力。

二:刺激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是「提問」

腦神經專家,發現5-8歲的孩子最愛「提問」,而且總會提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這就說明大腦對求知慾有需求,經過實驗對比,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求知慾被「滿足」的過程,能有效刺激智力發育。

面對孩子的「特殊提問」,很多父母都會嫌煩,可這些媽媽都發現,當孩子不停問問題的時候,也就是孩子大腦發育求知慾的體現期。

孩子的提問能夠讓大腦保持「活躍思維」,而父母的回應,不僅代表著孩子的求知慾能否被滿足,孩子見識能否增長,還代表著智力能否有所增長。

三:家中常備「提問—回答」讀本,很有必要

在孩子提問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是保持在「思考狀態」的,這時候他們的大腦在運轉,腦力的調動使得大腦的晶體智力有了增長的空間。

當家長告訴了孩子正確答案,幫孩子解決了疑問,那麼也意味著孩子學會了知識,他們記住了知識、儲存了知識,也同時開發了大腦。

因此,在面對孩子無厘頭的提問,別再有嫌煩的表現了,反而要想辦法幫孩子解決疑問,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中常備優質的科普提問回答式的讀本,這樣不僅讓孩子愛上閱讀,還能刺激孩子大腦發育,一舉兩得。

寶媽們,你們有合理應對孩子的提問嗎?你們有捕捉到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