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重殲,達索精品之作幻影4000為什麼沒人購買

2019-12-27     河東三叔

前言

1995年的一天,法國勒布爾歇航空博物館迎來一位新夥伴,這名新人有著幻影家族標誌性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外形。雙發以及更大的機身像極了幻影2000的放大版,從外形看顯得更加威猛無敵,只不過此行目的不是向外推介而是準備收工結束其短暫的一生。最終博物館內幽暗的燈光將給這架造型優美的機型划上一個並不圓滿的句號,它就是達索夢幻之作三代重殲——幻影4000戰鬥機。

幻影4000戰鬥機

在正式講解幻影4000之前必須先認識一位大佬——馬塞爾·達索,這位航空界的傳奇人物出身於巴黎一個猶太人醫生家庭,戰前就已經在航空業嶄露頭角,由於在維希政府期間拒絕與德國人合作被投入集中營。戰後被美國人解放回到法國的馬塞爾痛定思痛,決心為法國研製最先進的戰鬥機使國家免遭侵略。1947年創建達索·布雷蓋公司,研製了包括暴風、神秘、以及三角翼布局在內的幻影系列機型,引領著戰後法國航空工業走向巔峰。

馬塞爾·達索

早期達索精品,法國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MD450「暴風」成為戰後空軍重建的主力機型,神秘IV則成了法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幻影III開創了達索無尾三角翼布局新時代。而在幻影III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雙發放大版幻影IV則成了世界上最小巧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可以攜帶核彈高速突防成為法國戰略核威懾空基平台,達索以一家之力撐起了法國天空的安全。

早期達索精品


研製背景

1959年戴高樂當選法國總統後,奉行獨立自主追求大國地位原則、並明確反對美國人控制歐洲,主張在北約內部建立起美、法、英三國指揮機構不直接受制於美國。當然這提議肯定遭到美英拒絕,隨後法國要求美國撤出部署在本國的核武以及相關轟炸機(1960年法國試爆原子彈後底氣更足),並於1966年正式退出北約各軍事機構。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戰爭爆發法國將得不到北約成員國的支援,特別是失去美國空軍保護後法國必須憑一己之力撐起防空保護傘。

擺脫了美國人指手劃腳開始獨立承擔防務的法國壓力很大,上世紀60-70年代追求高速、高升限、大航程成為戰機發展主流思想。同期20噸級重型戰鬥機的市場潛力也很巨大,美國已經走在前面推出F-14、F-15戰鬥機,並在1974年從以色列手上成功替換幻影III戰鬥機。而沙特則希望引進新的戰鬥機替代老舊的閃電,並能達到和以色列F-15對抗的水平,再深入分析達索如果能推出雙發戰鬥機並成功進入國際市場,未來將打破美蘇壟斷成為第三方的存在,對於提升法國全球影響力意義非凡。

F-15戰鬥機

在這種情況下達索順應潮流提出了重型雙發制空戰鬥機方案,1975年達索提出了兩個基於M53發動機的方案(項目名稱「蒼鷹」),單發版本就是後來的幻影2000,雙發版本成了本文的主角幻影4000。達索將方案提交給法國總統,要求很簡單:法國政府為幻影2000研發提供經費,而達索則承擔起幻影4000研製費用打造一架原型機進行技術驗證。其實達索還有個小算盤,這兩款機型大量系統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兩者選一不虧、萬一兩者都選形成高低搭配,那麼就可以大大降低製造成本和研製風險還能實現達索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採用模塊化設計的M53發動機

研製歷程

1975年9月,達索宣布將在幻影2000基礎上自行研製一款三角翼雙發戰鬥機,初始名稱超級幻影三角(Super Mirage Delta)隨後被更名為超級幻影4000(Super Mirage 4000),第二次重啟時改為幻影4000(Mirage 4000)大家閱讀時注意照片中機頭側面的文字標識。原始設計用於中距攔截、超低空突防,甚至取代幻影IV成為空中核打擊主力,法國空軍為保證該機順利進行看完圖紙就下單5架組建實驗中隊,當然也是為了讓海外潛在客戶放心我們自己都用了大家可以大膽下單。

經典的幻影2000

幻影4000和幻影2000相比機身全長增加20%、翼展增加33%、翼面積增加80%、最大起飛重量從17.5噸提高到32噸,成為標準的重型制空戰鬥機。當然兩者之間不是簡單的放大了事,幻影4000雙發布局並在進氣道兩側增加了一對固定式前翼(幻影2000是一對小型條板翼),可以改善高迎角條件下的氣流並獲得更強的機動性。同時兩側進氣道還裝了半圓錐形進氣道調節錐。

對比

幻影4000研製過程大量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碳纖維復合材料、電傳操縱飛行控制系統等,由於電傳飛控系統的支撐機動性比幻影2000更佳。幻影4000更是世界上第一架採用全復合材料、內置油箱式垂尾的戰鬥機,誰都沒想到它垂尾里居然有內藏式油箱,幻影4000總燃油攜帶量是幻影2000的三倍。燃油的增加以及所具有的空中加沒能力,航程及作戰半徑是其他幻影家族所望塵莫及的,隨之帶來的任務彈性也造就了它多用途化實力。

1977年12月,幻影4000原型機完成組裝,1978年9月,幻影4000首次對外公布。

幻影4000原型機


幻影4000原型機


幻影4000三視圖

1978年3月10日,幻影2000首飛成功。

1979年3月9日,幻影4000也首飛成功並跨越1馬赫飛行速度。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30年前達索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暴風」成功上天,隨著幻影4000的跨音速首飛成為達索發展史上另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同樣也意味著達索三代重殲隆重登場。

首飛中的幻影4000

首飛中的幻影4000

幻影2000和幻影4000原型機

幻影4000在首次試飛中就達到1.25馬赫速度,第二次試飛更是達到了1.6馬赫的速度,第6次試飛時直接突破兩倍音速達到2.04馬赫。幻影4000安裝兩台M-53發動機在無外掛情況下,可以實現超過1的推重比,按照外界估計如果順利服役性能堪比F-15以及蘇-27戰鬥機。馬塞爾·達索很自信的在自傳中這樣說到:幻影4000實際上和幻影2000相差無幾,本質上都屬於同一個項目,不過由於它採用了雙發布局意味著擁有更大的有效載荷和更遠的航程,它將成為F-15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試飛結束受到歡迎的飛行員

性能特徵

幻影4000採用氣泡型座艙設計,擁有類似於F-15戰鬥機的全向視野,同時座艙內安裝了馬丁·貝克MK10彈射座椅。

幻影4000

幻影4000座艙蓋採用了側翻而不是蛤殼式開啟模式,感覺更像現代教練機。

幻影4000

幻影4000具有12個外掛點,最大外掛載重量超過8噸,安裝兩門德發30毫米機炮。還可以掛載近距和中距空對空飛彈、各種炸彈、空對地飛彈和火箭彈等,如果任務需要也可以掛偵察吊艙以及副油箱等,強調多用途性。

幻影4000

幻影4000除了自身性能突出外,還可以配套包括著名的魔術近距空空飛彈、米卡中距空空飛彈等。特別是米卡飛彈(最大射程50千米)將中距攔截和近距格鬥雙重任務集於一身,獨樹一幟的性能可以和同期美國AIM-120和俄羅斯R-77相媲美。

幻影4000可選外掛

幻影4000強大的性能除了在氣動外形和武器上得到表現外,更重要的是它配套了兩台M53發動機,M-53發動機1967年開始研製,1976年8月完成定型試驗,1979年開始批量生產。M53單台推力64.3千牛,加力推力95.1千牛,在M53的強力推動下幻影4000最大起飛重量32噸,最大外掛重量8噸。實用升限可達20000米,最大作戰半徑(帶副油箱和偵察吊艙)1850千米,高空最大平飛速度約2.3馬赫(2817千米/小時),持續最大平飛速度約2.2馬赫(2695千米/小時)。

M-53發動機

幻影4000關鍵性的雷達在原型機上並沒有安裝,不過由於整體機身放大機鼻整流罩直徑同樣擴大,可以安裝大功率雷達以提升性能。備選可能是湯姆遜-CSF公司RDM脈衝都卜勒雷達,工作狀態包括空對空、空對地和空對海,而執行截擊性質機型可以選擇更先進的RDI脈衝都卜勒火力控制雷達(配合中距彈使用)。

雷達

首推失敗

試飛期間展示出來的優異性能完全能與F-15相匹敵,達索自信滿滿的對外宣布:幻影4000將憑藉性能優勢成為現代重型制空戰鬥機中的精英,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理論上確實沒錯但現實很快給了達索公司一個爆擊,接下來幻影4000不僅要承受被國內拋棄的壓力,還要面對國際市場上美國人的強力擠壓。

由於自籌資金研製帶來強烈的壓力感,才經過第一輪試飛的幻影4000就被迫不切待的向外進行推介,1979年幻影4000參加巴黎航展,並向全世界展示其先進性能以尋找潛在客戶。一方面希望得到法國空軍的首肯批量訂購,另一方面也希望有國外客戶採購以降低成本,同時希望在商業領域複製幻影III熱銷風潮。

巴黎航展上的幻影4000

媒體報道

馬塞爾·達索後來在回憶錄中這樣提到:很多國家都希望得到許可證方式進行生產幻影4000,很多信息並未解密但根據後來外界猜測包括伊拉克和沙特。伊拉克率先和法國簽訂意向合同,希望以幻影4000對抗伊朗美製F-14「雄貓」戰鬥機,伊拉克甚至派出代表團和法方展開談判,不過由於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口袋缺錢最後落空。反觀美國人應該感到慶幸,如果這筆訂單成功當幻影4000擊落F-14「雄貓」成為事實,那麼美國先進戰機在國際軍貿市場聲譽將受到沉重打擊。

另一方面沙特同樣對幻影4000產生極大興趣,雙方就許可證生產問題進行過深入的談判,1980年沙特國防部長宣稱已在考慮購買幻影4000戰鬥機。不過由於法制戰機一貫的精工細料高單價原則幻影4000同樣如此(3000萬美元),再加上美國政府為推銷本國機型對沙特強力施壓,使的雙方談判並沒有取得實質進展。最後沙特屈從於美國選擇了F-15戰鬥機,其後的1984年又購買了「狂風」戰鬥轟炸機(英國、德國、義大利聯合研製)。

巴黎航展上的幻影4000

1980年底幻影4000已經測試飛行了約100小時,1982年作為攔截機/攻擊機再次出現在國際舞台——英國范堡羅航展。幻影4000展示中的截擊造型,機鼻塗黑代表裝備雷達,兩翼下掛載了8枚魔術空空飛彈,其中有4枚掛在副油箱附加掛架上。

幻影4000

幻影4000

由於在國際軍貿市場屢戰不利的幻影4000隻能期待法國空軍救命,法國確實曾計劃採購50架用於代替幻影IV戰鬥轟炸機。不過到了80年代初,由於幻影2000表現出來的超高性價比對於法國空軍更具吸引力,原來最有希望取代幻影IV成為核打擊平台的訂單也被幻影2000N奪走。法國空軍認為幻影2000常規制空作戰完全夠用不必再花大價錢去購買幻影4000,雖然性能更強但3000萬美元的單價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隨後法國開始轉注意力轉向歐洲戰鬥機以及後續的陣風戰鬥機。

幻影4000和幻影2000

再推再敗

對於幻影4000性能充滿無限自信的達索並未放棄希望,時間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幻影2000齣口速度已在下降,達索正在著手開發更先進幻影2000-5改型。為了鞏固市場占有一母雙胎的幻影4000得以重現江湖,1986年幻影4000項目重新開動,名稱由原來的超級幻影4000(Super Mirage 4000)改為幻影4000(Mirage 4000),換裝了M53P2發動機的幻影4000甚至將塗裝換成沙漠迷彩以充分展示進軍中東市場的決心。

幻影4000

幻影4000

換裝M53P2發動機的幻影4000和陣風戰鬥機一起參加了1986年范堡羅航展,1987年2月16日幻影4000完成了第267次飛行,並開始作為陣風戰鬥機的測試平台,研究三角/鴨式翼布局在紊流條件下的飛行情況。1987年幻影4000再次出現的巴黎航展上,看著都為達索著急為了推銷這款叫好不叫座的機型確實用心良苦。

幻影4000和陣風戰鬥機

陣風戰鬥機的登場使幻影4000在國內再不可能找到銷路,為了實現達索最後的一點夢想只能寄希望於國外客戶能儘快看上幻影4000,在這款機型還沒過時之前賣出去。

陣風原型機

1987年4月25日,達索將幻影4000和陣風戰鬥機一併向沙特空軍參謀長法赫德親王進行介紹,這是一次高規格的銷售專場。為了給土豪客戶留下深刻印象飛行表演時機場航班全部取消,試飛員則努力向嘉賓展示幻影4000的優秀性能,達索發出了最後的吶喊:並非只有美國才能製造如此先進、強大的飛機!不過結果大家都知道,反正沒賣出去一架。

幻影4000和陣風戰鬥機

結語

回到開頭的1995年,重新刷回藍白塗裝、機頭寫上Super Mirage 4000的幻影4000成為勒布爾歇博物館的永久展品,這架幻影家族的巔峰之作就此和藍空告別。達索最感傷一幕是這樣的:機會錯過了,因為這架飛機是我們唯一可以與F-15戰鬥機競爭的飛機!

從此陣風和幻影2000-5開始成為法國空軍的象徵,但是再也難現曾經的輝煌。

幻影400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RCASm8BMH2_cNUgQd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