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搶市場的王炸,打開銳界ST-Line的車門就被征服

2019-06-11     蜀錦傳媒集群

生於不同年代的人童年記憶不盡相同,但有一件物品絕對能瞬間激起至少三代人的共鳴,它就是大白兔奶糖,誕生至今已60年的大白兔僅憑一款產品就已在坊間留名,經久不衰。如果說大白兔是奶糖的代名詞,那麼福克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福特品牌甚至運動型緊湊級車的圖騰。

自2005年國產以來,福克斯憑藉時尚靚麗的造型、過人的操控表現以及強勁的動力詮釋了駕駛樂趣,奠定了其在運動轎車中的領導地位。也正是憑藉這一系列的獨到優勢,福克斯在國內已經收穫了260萬追求操控的年輕忠粉,「福特式駕乘體驗」早已深入人心。

作為同級車型中操控的王者,「一招鮮吃遍天」雖然被福克斯詮釋得淋漓盡致,但從大白兔推出網紅化妝品的成功跨界案例來看,引入創新思維,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加法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福克斯Active應運而生。

從命名上就能看出福克斯Active是一款衍生自福克斯的全新車型,既然冠以福克斯之名,那麼福克斯一貫以來靈動自如、愜意隨心的操控體驗與動力強勁的1.5升EcoBoost渦輪增壓雙噴射發動機自然被得以保留,但它又與福克斯和而不同。

從外觀上看,車身黑色小包圍、前後銀色保險槓、車頂行李架都是福克斯Active獨有的設計,讓它看上去更加富有野性及運動氣息。

除此之外,福克斯Active與普通版車型在視覺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憑藉潮流活力的跨界設計,讓最小離地間隙提升了30mm。150mm的離地間隙大大提升了通過性,能夠帶你前往更多普通轎車所不能抵達的遠方,從此崎嶇不再是福克斯前行之路上的阻礙。

當然福克斯Active絕不是簡單的升高底盤那麼簡單。它的底盤、前後懸掛都進行了專屬的設定,在通過性向SUV靠攏的同時,還不失轎車的舒適性及穩定性,實現了二者之間的平衡。

在硬體差異化的同時,福克斯Active在軟體上同樣有所升級。新增了防滑和簡陋路面兩種駕駛模式,不僅讓駕駛員面對複雜路況時能夠更加從容地通過,還增添了不少駕駛樂趣,也更加凸顯了與福克斯的差異。

要說跨界車型與其原型車最大的差異其實不過如此,從之前已有的跨界車型來看,CROSS POLO之於POLO,朗境之於朗逸的差異都僅限於外觀,內飾均如出一轍,毫無新意可言,但福克斯Active不止於此,帶有「A」字壓印的皮質座椅均採用了獨有的藍色縫線,配合中控及門板上點綴的專屬藍色裝飾條及專屬的迎賓踏板彰顯了其不同於常規福克斯車型的獨到之處,凸顯潮流與美感。

12.3英寸大屏與B&O音響系統的組合,更是帶來了高規格的視聽體驗。

那麼福克斯Active到底是一台什麼樣的車?它似乎並不是一台福克斯,因為不論是外觀、內飾還是底盤調校它都彰顯了自成一派的獨到之處。

然而要說它不是福克斯,福克斯一直以來在操控與動力方面都優勢卻又都得以傳承,歸根結底它骨子裡還是一台福克斯,它存在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大家知道福克斯不僅下得了賽道,還能帶你去詩和遠方——還不夠滿足怎麼辦?別急,福克斯旅行版隨後就到。

如果說福克斯是運動轎車的標杆,那麼銳界在7座SUV中的地位也不遑多讓。憑藉車型尺寸、空間利用率、乘坐舒適性方面的優勢,銳界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但車身尺寸與操控的靈動性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享受大尺寸帶來的空間優勢的同時,操控性自然會有所犧牲,很難對兩者進行完美的兼顧。

但福特不同於其他廠商,操控一直是它最獨到的優勢,那麼運動性的優勢與銳界的大空間相結合,豈不是一套絕佳的解決方案?於是,銳界ST-Line來了。

銳界ST-Line的外觀在上海車展已經亮相,整體的風格與福克斯ST-Line如出一轍,都是在保留原型車神韻的基礎上,向個性化、運動化的方向打造。比如蜂窩狀的進氣格柵、黑色的運動外觀套件、翼子板處專屬的ST-Line徽標都是ST-Line車型專屬的設計,相比原型車更富有運動氣息。

如今,銳界ST-Line的內飾設計終於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其中最為吸睛的莫過於標配的12.8英寸高解析度豎置觸摸屏,將科技感瞬間提升到了全新高度。在內飾的用料與配色上,也充分凸顯了運動型車的本質,真皮打孔的方向盤、獨有的黑色頂棚以及全車運動轎跑式座椅設計,營造出運動又不失品味的氛圍。

銳界ST-Line的到來,讓原本「油膩」的7座車市場煥發出了一絲活力,對於開習慣運動型轎車的新晉奶爸而言,換車時也有了一個更好的選擇,既滿足了全家人的出行需求,還兼顧了一定的運動性及駕駛樂趣,除了銳界ST-Line,還有誰能滿足這個要求?




註:部分圖片源於網絡,請作者聯繫我們,以奉稿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QvvXmwBUcHTFCnfx7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