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寶藏小縣城,雞有雞味粉有粉味,點評都搜不到的店意外好吃

2019-11-28     艾格吃飽了

你最愛吃的食物

會告訴你哪裡是故鄉

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縣城風味系列

沒有廣告軟文

請敞開食用

「大城市輸出機會,小縣城輸出風味」 ,對這句話深信不疑

小縣城有時可稱美食高地,物產美味在大城市難以複製。

豬雜竹篙粉

私房黑豆腐

雲吞麵

番薯湯圓糖水

夜宵攤

這個季節隨處可見的皇帝柑

從廣州驅車 200 km,抵達粵西的一個小縣城,問十個人十個都沒聽過。

小縣城的這位大廚曾登上《羊城晚報》,勾火顛鍋這架勢,讓人眼饞。

這裡多的是地圖上都沒有標註的好吃小店,讓我懷疑當地人也不需要大眾點評這玩意兒。

似乎每個人都暗藏著一份寶藏美食清單,一有飯局親朋好友都懂得那種。

這位牙齒都快掉光的老奶奶和家人來吃早餐,拌粉的畫面莫名有種隱藏著江湖老道的絕技

當地菜場隨處可見的菜心,小黃花綠油油的,無論是早餐正餐還是夜宵局都少不了它

它是德慶,位於肇慶市。廣東人都不一定聽過,卻是粵西的明珠。

這裡曾獲「中國最佳美食文化旅遊名縣」,每年縣城會舉行美食主題比賽。

除了爆款神仙水果皇帝柑,物產也極為豐富,從飯桌到菜市場,你讀下去就知道。

出差產區美食日記

連縣城我們也是不會放過的

一間私房菜

德慶人推薦的私家廚房

俗話說,「無雞不成宴」。

廣東人吃雞那叫一個不含糊,做菜也講究色香味俱全。

這道沙姜雞,美妙在於脆脆的皮和碎碎的沙姜。

在粵西地區,不放沙姜的雞是一隻沒有靈魂的雞。

不同於生薑,沙姜香而不辣,撲鼻醒胃,而雞的重量嚴格要求兩斤三兩左右,才算剛好。

外皮金黃金黃,咬一口,沉迷進它的嚼勁入味里,那叫一個香〜

另道招牌是筒骨蓮藕煲,老闆挺講究蓮藕的,據說會根據各地盛產的最佳時節,從全國各地購買。

廣東人講究吃,我們都知道。

經過至少一小時的燜煲,煲到肉厚粉爛。

被醬汁包裹著會更下飯,一個人默默接連吃掉好幾塊。

私房菜館就像民間秘密廚房,決定其獨特之處的是選材、配料與技藝。

這道私房豆腐就很驚艷,店家用黑豆自製,配方保密,老闆驕傲地說在德慶,只有我家能吃到。

不能說嫩滑如水吧,但咬開是水嫩肉嘟嘟的日本豆腐的口感,真的很想向大廚請教烹飪秘方!

很清晰看到它的多孔多汁,頗有一絲潤物細無聲般的滋味。

同事直接拿勺子將豆腐和湯汁拌飯吃,只想豎起大拇指。

荷葉蒸肉丸,六成瘦肉三成肥肉再加入馬蹄,口感彈牙又鮮甜。

底下疊了一層荷葉,為了蒸的時候加入荷葉的香氣,掛住的湯汁很好地襯託了肉香。

加上一碟廣東人都愛的菜心,這便是最正宗的粵西家常飯,味道清爽也不油。

一間秘密農家飯館

果農最愛,點評和地圖都搜不到

是因為皇帝柑出差的,果農帶我們去了一家連地圖上都搜不到的飯館,說這是他的私藏。

廣東人吃飯不可無湯,上來就是一大盆羊肉湯。

選用的是本地黑山羊,每天跟當地農戶訂購新鮮羊肉,而且不取羊腿,只為保留做好吃的肉質。

而其中最大的寶藏是當地的特色切粉

切粉是德慶的手工米製品,比河粉有韌性,切得細細的,橫截面很清晰。

據說當地僅此一家能做出不糊湯不斷條又好吃的的質感。

當地一位老爺爺手工製作的,做了有幾十個年頭了,據說是當地最好吃的切粉,距離這家店就不遠。

在羊肉湯簡單一煮,口感爽滑又有韌性,有米香。

不要煮得太軟爛才好吃,研究員一連吃了三碗粉。

再來一道廣東味的白切雞,德慶本地土雞,皮嫩肉滑,有很好的雞香氣。

隨處可見走地雞的專賣店,去果園時在鄉下還看到農戶在編雞籠。

而研究員最愛的是兌了香菜薑末洋蔥蒜的醬汁,後來忍不住拿來當火鍋蘸料。

吃一口,大家都表示雞有雞味,粵菜的精髓看來 get 到了。

再盛一碗羊肉湯喝,一口入腹,鮮甜綿長不散,和之前喝到的很不同,特別之處在於湯底的用料。

加料除了紅棗馬蹄,還有甘蔗。廣東的冬季是甘蔗最甜的時候,只有廣東人才能想到這樣的做法了。

用這些材料煲羊湯,不但去掉了羊肉的膻味,還能消減羊肉的熱氣和燥氣,簡直是碗「神仙湯」。

湯里還可以涮生菜和西洋菜。西洋菜也常被廣東人拿來煲湯,冬天才能吃到。

西洋菜是港粵地區重要的冬春蔬菜,可以生食,也可以炒或涮火鍋。端上來的分量膨脹到以為要吃不完,結果還續了一盤!

放進羊肉湯微微一燙,鮮甜清爽的美味被更好地激發出來了,吃起來頗為爽口,原來青菜可以這麼好吃

下次寫寫廣東的 100 種「青菜」,北方人不會懂。

兩間竹篙粉店

德慶人引以為傲的粉

用米漿製成的嶺南食物中,以廣州腸粉和順德陳村粉最為出名。

不過在德慶縣,你幾乎只能看到竹篙粉店的影子。

你肯定好奇竹篙粉為什麼在粵西人民心中的地位甚至高於腸粉?

從前德慶香山腳下竹海茫茫,農民多以賣筍、賣竹製品及曬腐竹等為副業。菜園田間,將蒸熟的熱河粉隨手晾在曬腐竹的簕竹篙上,待其凍涼再切來吃。

粉店潛藏在各個角落,像是這個縣城的註腳,標誌著它的不同。

德慶人說,我們的香山泉水清冽,所制的粉柔韌爽口;竹子性涼,晾在其上不但變得更為爽口,還吸收了竹香,具有清熱的功效。

要論「養生」,廣東人也給你滔滔不絕。

德慶的粉,爽口彈牙,滑而不膩,不像腸粉那麼糯,又比陳村粉薄。

作為當地人的日常,價格是真實惠。吃的第一家店,一人份只要 3 元,加一條 1 元。

嘗試點了一份牛腩 + 5 元、一份扣肉 + 3 元,都是滷製的。

輕輕一吸,就能吸入口中,誒嘿,有點像布丁,爽滑,嫩。

目睹了對面大叔花了不到 1 分鐘大口吸溜溜吃完!

發現當地人更喜歡齋粉加秘制醬油,沒有澆頭的齋粉,吃的就是米香和滑溜口感。

而另一家店爆炒的豬雜澆頭是招牌吃法,勾的人饞蟲作祟。

醬油也是關鍵,每一家店鋪都有獨門秘方。

豬雜處理得很乾凈,鍋氣夠足,咸香俱全,一吃就知道是鐵鍋大火爆炒才出來的香味~

研究員最愛牛腩,更能掛住湯汁。

看這層層分明白若凝脂的粉,醬汁浸透在底部,拌一拌,已經讓人迫不及待。

此外,還可自行加入當地特有的自製辣椒:一種醋泡,酸辣;一種醬油泡,咸辣。

都說廣東人不食辣,但德慶人鍾愛這野生指天椒,每家店都有數種辣椒選擇。

而竹篙粉的口感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一定要用隔年的晚造米製作,要經過浸米、打漿、撞漿、炊粉、晾曬等多道工藝。

最特別的一道工序,便是掛在碗口粗的長竹篙上晾,剛剛蒸好的熱氣釋放出甜竹的清香和甜味,又藉由竹子滲透進粉里。

攤涼了會有帶點韌性(德慶話叫喲韌)的彈牙口感。

再用江湖味十足的大菜刀,咄咄咄將粉切成條狀後鋪碟,澆上花生油,鋪上豆芽撒上蔥花,淋上秘制醬油。

別忘了,廣東人愛喝粥,而在德慶早餐餐桌上的表現,自然是竹篙粉配白粥。

一間雲吞店

雲吞是德慶人的早餐、午飯和下午茶

德慶人特別愛吃雲吞,尤其過大年都會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雲吞、行大運」。

區別於我們常吃到的港式雲吞,當地做的雲吞皮更薄,半肥瘦的豬肉餡。

而怎麼評斷一碗好的雲吞?肉餡的調味皮的厚度湯的鮮美

在縣城中心的德慶新街上,雲吞店隔幾十米就有一家,家家顧客盈門,畢竟每個人都說自己家附近的最好吃。

喜歡的一家,湯底好喝,不含太多味精。

老闆娘說每天要用大筒骨和海鮮燉一個半小時,需要腦補下畫面!

但一同出差的同事,有人覺得德慶雲吞還是有點油。

新鮮豬肉剁碎做餡料,還加入了冬菇等讓口感更豐富,用薄可透光的手打雲吞皮包裹。

面吃起來也爽口精細,鹼水味不重,撒上芝麻,被淡淡的上湯吊味,湯汁泛著光,剔透清澈。

還可以自助以辣椒醬或泡椒醬油(幾乎每家都有自製)佐味,湯底喝起來更鮮香。

無論是粉還是雲吞,當地人認為

屬於寒性的食物,加辣椒不僅能調味也能中和一下

縣城的價格真的很實惠,5 - 10 元就能擁有它。

德慶人不僅把雲吞當作早餐首選,午餐下午晚餐夜宵都愛吃,家附近的雲吞店無不安放著每一位饞蟲的靈魂。

15 張圖帶你進行

德慶縣城風味·誘人瞬間大賞

這座小縣城的風味還有很多,你準備好了嗎?

廣東少不了大排檔,出差來這第一件事就是衝去市場的夜宵攤。

當地人愛在夜排檔上吃炒螺炒粉竹篙粉生滾粥和滷味,有的店還會現殺雞做成白切雞或豉油雞。

凌晨一點,在夜宵攤上吃到香氣噴噴油流得賊誘人的燒雞,是我們出差的第一頓飯。

每個縣城都有屬於自己語言體系里名字迥異的秘密小吃,比如在播植鎮吃到的油炸滯,看起來就金黃(因為加入了梔子)可愛

咸甜口味都有,還分雞冠狀和圓球狀~

廣東人也離不開糖水,小縣城的這家開了幾十年,我們猜測說這是不是就是傳統的味道。

吃到名字就很有意思的小吃,外層金黃,很愛內餡軟糯的芋頭。

名字源於老一輩的德慶人以打漁為生,開一隻小船出沒風波里。

據說只有在德慶才能吃到,且已快失傳了,因為製作複雜價格便宜,光滯餡就有好多種:芋頭、冬菇、豬肉、臘肉、蝦米、木耳和花生。

嘖嘖,也少不了一碗凍 · 冰糖紅豆蓮子陪你繼續過夏天。

縣城的糖水,真的更濃甜,想要點半糖。但蓮子真軟糯呀。

菜市場應該是縣城風味最集中的地方。

當地的客家菜飲食傳統還是很鮮明,尤其在這裡展現得更接地氣。比如,櫥窗里有自製的釀苦瓜。

大薯是當地老少皆宜的粗糧美食,將大薯磨成糊做成餅狀,中間塞了肉便是釀大薯。

除此之外,還有釀紫淮山、釀富筍(都是當地山間的物產),煎一煎就是一道可愛的菜。

我們還發現了念念不忘的黑豆腐,又是德慶的一道特殊風味!

傳統南豆腐多水嫩滑,而德慶豆腐除用黃豆為原料外,還喜歡使用烏豆,且加入花生或者花生麩,使豆腐整體口感提升。

你看菜場那滿目的酸菜世界,就知道德慶人還擅長腌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拿來佐餐或作為炆炒葷餚的配菜。

廣東酸菜較有名的便是客家酸菜和潮汕酸菜,德慶的還可以跟 N 種肉類搭配,比如酸菜炒豬大腸。

菜酢 ( zuò ),是用德慶當地出產的各種蔬菜如芥菜、白菜、蘿蔔、黃瓜,竹筍、豆角、辣椒、蕹菜等,加鹽腌制而成的。

此外,薯苗、萵筍、花生葉,甚至刀豆、牛奶芋都可以腌製成酢,開胃下飯酸爽得很。

古法的「草根美食」,也是為了保留憶苦思甜的風俗吧。

廣東人的一大執著:花生油。這桶靚油你要買嗎?

TIPS:這次吃到的店

第 1 家店叫「峰味私房菜」,德慶大道德城鎮合富明珠對面(城東農貿市場以及名氣很大的豪記竹篙粉都在傍邊,夜晚這邊的大排檔會很熱鬧)

第 2 家店叫「新城飯店」,這頓飯受到大家一致好評。德慶縣新圩鎮中心小學門口往東約 200 米,地圖和大眾點評都搜不到。

第 3、4 家「回龍粉店」位置在解放北路,靠近汽車站的紅綠燈路口邊。大眾點評是沒有的,選齋粉就夠,價格便宜。

老字號回味粉店」位置在城北東路 52 號,豬雜和牛腩都很棒。

第 5 家店叫「牛記雲吞」位於康達市場西側附近,南北大排檔傍邊,依然是搜不到。

本是為了一顆皇帝柑奔赴千里,卻發現小縣城有更多值得驕傲的物產和風味。

下次你期待哪座小縣城能挖出寶藏美食呢?

最後,在此特別感謝當地美食達人@ Aya 的推薦,以及@陸老師的帶吃

PS: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引用自「地道風物」,在此說明。

一枚小小的皇帝柑魅力很大,已經售罄咯。沒來得及趕上的小夥伴,嘗嘗它的近親解饞:蜜桔製成的蜜桔干,橘子的酸甜風味比鮮橘子更明顯,含在嘴裡,就像在吃一顆天然的水果糖,滋味很豐富,現在有優惠~

3包蜜桔干29.9包郵

¥xHLcYDwbgIo¥

複製上方淘口令打開tb

研究院一直致力於尋找「中國最好吃的小城市」。如果你也想像我們一樣吃遍小城,或者有更多好吃的小城推薦,歡迎掃碼添加衛星號msgbaogege進群雲吃~

暖心提示:可以進群後發圖深夜報復研究員哦~

本文的研究員

阿漫

嗜甜,貓奴一枚,

不會攝影的美食編輯不是好locker。

非典型江西籍研究員,

愛水果與米粉,愛喝酒與咖啡,不吃海鮮。

小福

湖南籍研究員。

靈魂是粉給的,愛吃魚粉鹵粉拌粉炒粉螺螄粉,不愛吃香菜,有羊毛福利就有我。

文章轉載請加微信「baoji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BjStG4BMH2_cNUgxu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