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一名男子發布的一則「爆炒鵝卵石,16元一份」的視頻在網上刷屏。
原來男子在逛長沙夜市時發現了一道與眾不同的小吃。這道小吃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將小塊鵝卵石下鍋,然後澆上辣椒油,再放些干辣椒和大蒜,最後再放一些迷迭香翻炒一番就可以出鍋了。
男子好奇有多少食客購買,後來夜市老闆介紹說:「喝酒的人有多少,吃這個的就有多少。」
視頻曝光後,評論區頓時炸開了鍋。有人質疑「石頭竟然也是小吃?」也有人疑惑「真的有人購買嗎?」
在大家一臉難以置信時,一段央視節目《是真的嗎?》報道得知,該小吃是湖北省恩施州的一道地方菜。
餐飲協會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夜市賣的這種爆炒鵝卵石,叫嗍丟。以前當地人把河裡鵝卵石撈起來,洗乾淨後放點調料,放點油等,炒了以後用來下酒的。嗍以下就丟掉了。
這讓我想起了曾在評論區看到的一條評論,可謂讓人醍醐灌頂:
「當下各種短視頻和直播又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嗍丟』。」
是啊,大多數人對於這道爆炒鵝卵石總是十分吃驚的,認為不能吃,也沒有營養,僅僅只是讓嘴巴過把癮,為什麼會有人如此熱衷?
但把視角轉到當下,當下多少人對於只是讓自己精神過把癮卻毫無養分的各種視頻、訊息痴迷不已呢?
《心流:完美體驗的心理學》一書介紹:
一個人在世70年,按每天清醒狀態16 小時算,人一生處理的信息總量是185G 。
換句話說,這個大小大不過一個硬碟的容量。
當你選擇將它肆意揮霍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時,你的價值又能有幾何?
2
國內有一個非常知名的收藏家,叫劉益謙。據說,他的財產多到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有人曾認真地問過劉益謙:「你為什麼比我有錢?」
劉益謙想了想,回答道:「你想不想賺錢?」
對方答道:「當然想啊!」
接著,劉益謙說:
「那你每天花多長時間想賺錢?
我是天天想怎麼賺錢,每時每刻都在想,早上起來就在想,坐在馬桶上也在琢磨……你呢?
你就是想想,想一下,然後就干別的去了,想別的去了。咱們的投入不一樣,怎麼可能一樣有錢?」
話雖簡單,卻字字珠璣。
李笑來說過: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資源。
當你把注意力投放在哪,就註定了你會成為怎樣的人。
只有將注意力不斷投入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並經年累月的堅持,你才有可能收穫不一樣的成績。
3
注意力研究專家帕拉迪諾曾提出,人的注意力並不是無法控制的。
也就是說,通過訓練,一個人是可以有效地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
1、自我觀察
具體而言,就是通過自我觀察,關注你內心的狀態,客觀分析你的想法和感受,評估自己的情緒。
當你開始進入自我觀察的時候,你就會與大腦中最重要的部分進行對接,從而更好地指導你做出選擇。
例如,你正在辦公桌前工作,此時隔壁辦公室同事正在歡聲笑語。你想離開座位,加入他們的歡樂隊伍。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開始了自我觀察:
你今天必須完成手頭的任務,你選擇繼續工作,忽略他們的聲音;或者你選擇起身,跟他們打個簡短的招呼,當作一天工作中的小刺激。
無論如何,這都比毫無計劃地呆坐在辦公桌前,偷偷聽著同事們的交流;或者乾脆拋下工作加入他們要好得多。
這就是自我觀察的力量。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觀察就是一次「均勻地分配注意力的行動」。
2、心理暗示
一旦意識到自己已經脫離注意力專區,深呼吸的同時給自己心理暗示也可以改變你此時的狀態。
例如深呼吸的同時在心底里和自己對話:
「你現在注意力在線嗎?」
「不在。」
「那你是注意力不集中呢?還是注意力太過集中?」
「我注意力不集中吧?」
「那放鬆自己,想像一件讓你感覺美好的事情,然後告訴自己,你要把注意力回到當下了。」
通過兩到三次類似心理暗示的自我對話,你就能將你的注意力調整回來。
西班牙哲學家奧德嘉·嘉塞說過:
「告訴我你關注的地方,我會告訴你你是誰。」
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現在是誰?將來想成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