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深度融合 煥新「襄陽好風日」品牌——襄陽市推動文旅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2024-10-16     湖北日報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是12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王維為襄陽所作的文旅推介。襄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荊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之鄉和漢水文化核心區,文化遺產豐富,英雄人傑輩出。

近年來,襄陽市積極搶抓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風口、新賽道,錨定建設「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和「國內外知名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地」發展目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激發和彰顯文旅新質生產力,文化和旅遊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襄陽好風日」文旅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襄陽先後成功入選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呈現爆髮式增長,襄陽文旅得到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和持續報道。2023年9月,襄陽「文旅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對經濟貢獻度高」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今年「五一」期間,央視調查報道顯示:襄陽躋身全國二三線城市遊客凈流入主要目的地,僅次於蘇州、保定,位居第三;襄陽從「網紅城市」躋身「長紅城市」,位居全國排行榜第24位;榮登大眾點評2024年「必玩榜」。襄陽文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之路,其實踐探索和體會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以珍視敬畏之心,做強文化優勢,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襄陽境內文化形態多元、文化遺存豐富、旅遊資源富集,全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000多處,國家級文保單位18處、省級11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9項、省級35項,我們始終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推進發掘和成果轉化,進而增強文旅發展內生動力。

一是立法保障,通過立法保障推動歷史文化的傳承保護。襄陽先後出台了《襄陽古城牆保護條例》《襄陽古城保護條例》《襄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及全國首部專門規範古山寨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襄陽市古山寨保護條例》等,統籌文物保護、風貌提升、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綜合管理、文化旅遊「一盤棋」,形成文化遺產保護「全民共識」。

二是專業保護,做到頂層規劃、分步實施。近些年來,襄陽結合實際,按照「總、專、詳」相互融合銜接的規劃編制體系,先後編制完成了《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規劃》《襄陽古城旅遊總體規劃》《襄陽古城保護提升實施系列規劃》《襄陽古城保護與發展三年提升計劃(2018-2020)(2021-2023年)》等各類規劃,正在加快制定《襄陽古城保護與利用三年發展計劃(2024-2026年)》;統籌國家、省、市資金1.1億元,對全長7300米的襄陽城牆實施了保護性修繕和搶險加固工程20餘項,搶修古城牆4700米,貫通6700米,再現了襄陽古城的巍峨雄姿。

三是創新展示,多維度展示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發展成果。通過文物陳列布展、文物主題游徑建設、研學教育、文創產品開發等方式,強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推動具備條件的文物建築全面對外開放。依託單家祠堂、長門、仲宣樓、襄王府等四處文保單位打造而成的單懋謙紀念館、襄陽古城軍事文化展示館、登樓文學展示館和襄王歷史文化展示館對外開放,讓沉睡千年的歷史文物與遊客跨時空相會;依託小江西會館,建成開放了襄陽傳統漆器博物館,引入非遺傳承人長期免費開展非遺漆藝研學培訓,弘揚襄陽漆藝文化;依託撫州會館加快建設襄陽萬里茶道申遺博物館,已完成藏品徵集和陳列布展,即將開放。

四是活化演繹,讓更多文化文物資源活化為旅遊資源。加快推進襄陽古城保護和利用,推進「萬里茶道」「明清城牆」申遺,積極推進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推進鳳凰咀和雕龍碑文化遺址公園建設;建成開放「鳳林古渡」「水淹七軍」、襄水源、習家池等18個主題文化公園等;依託國保米公祠打造出夜遊項目,供遊客感受宋風雅集的魅力;完成漢江、襄水和護城河三水連通和美化亮化,復現了漢江、護城河、古城牆三位一體的壯麗景觀,成為襄陽古城的重要旅遊觀光線路。深化文物、非遺文創產品開發,推進博物館原創IP和非遺工坊建設,積極組織開展非遺宣傳周、「非」要「遺」起玩等創新性傳承活動,舉辦華僑城「非遺市集」設置非遺傳習體驗項目,增強市民遊客與文化遺產之間的互動性,拓寬文旅融合新路徑。

二、以創新融合之力,做大產業市場,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大眾旅遊從觀光旅遊向集休閒、度假、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轉變的行業趨勢下,襄陽積極優化文旅產業布局,打造彰顯襄陽文旅特色和優勢的產業體系,重點構建以襄陽古城、古隆中、唐城、漢城、習家池、米公祠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體驗,以華僑城、東津文旅新城、603文創園以及魚梁洲生態公園為引領的現代都市休閒和以堰河村、堯治河、九路寨、六柱埡等新興的農文體商旅多業融合三大主線,以文旅引領復合產業鏈式發展,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並舉,不斷引入新項目、完善新業態、創造新需求、豐富新供給。

一是項目建設不斷推陳出新。華僑城打造出奇趣童年親子樂園、親子酒店、奇妙鎮、奇幻谷等「四園一鎮七酒店」的多元化業態布局的休閒度假區;關聖古鎮、魚梁洲中央生態公園、襄城馬術俱樂部、南漳野生動物園、古城管家巷歷史文化商業街區等重點文旅項目相繼建成開放,被稱為襄陽版「清明上河圖」的襄水街濱水生態藝術街區、古韻與現代交融的峴首山景區等重磅項目已於國慶節前開園迎客,成為促進全市文旅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多域融合彰顯聯動增效。我們在全省率先出台地方標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成22家A級景區式村莊,推出204家星級農家樂和旅遊特色餐廳,召開了2024漢江流域茶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推出多條「茶」主題旅遊線路,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堰河村,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強村富民等做法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被確定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先進典型。

三是完善業態持續豐富供給。近年來依託唐城、漢城等影視旅遊基地,率先吹響了「文旅+影視」發展的號角。據不完全統計,《妖貓傳》《影》《九州縹緲錄》《上陽賦》《圖蘭朵》《慶餘年2》等120多部熱映的影視劇作品在襄陽取景拍攝,《你好,李煥英》更是帶火襄陽三線工廠「工業游」。唐城景區打磨升級《大唐倚夢》夜遊項目,古隆中景區推出「智武雙全」三國演武秀等節目,棗陽「漢頌」入選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白+黑」「深度游」成為主流,襄陽歷史文化元素正愈發受到市內外遊客追捧和青睞。

三、以主客共享之誠,做優公共服務,構建現代旅遊休閒新模式

襄陽持續推動公共服務資源聚合,推進從「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轉變,實現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共享,為打造全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夯實基礎。

一是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市博物館新館建成並升級為國家一級館,襄陽全民體育運動中心及各縣(市、區)在建或更新的公共文體場館建成開放,市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完成即將投入使用。拓展利用城市河濱休閒廊道旅遊功能,全市新建成並開放襄陽戲曲藝術博物館等25家民間文化展館、17座城市書房並對市民遊客免費開放。市區範圍內近2000座免費的公共廁所全部可在導航地圖中一鍵搜索,解決市民遊客如廁之急。全城主次幹道全部設有清晰醒目的景區景點標識標牌導引系統,引領遊客探索襄陽的「指南針」隨處可見,讓遊客暢享愉快的旅行體驗。重要節假日期間,襄陽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停車場近3萬個車位向社會免費開放,緩解節日期間停車難題。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和文體場館逐年穩步增長,這些公共服務設施既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建設成就的「金名片」,也聯結著本地居民的「美好生活」與外地遊客的「詩和遠方」,襄陽因此被網友親切戲稱為「最適於窮游的城市」。

二是立足特色打造藝術精品。用文藝彰顯文化魅力,以精品講好本土故事,創作打造出了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豐潤的文化滋養。推出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湖北越調《滾燈謠》、現代豫劇《黃河絕唱》等具有襄陽文化特色、奏響時代強音的精品劇目和藝術作品。聯合位元組跳動公司在抖音平台舉辦全國首屆「2023抖音戲曲文化藝術節」全球直播,充分煥新了襄陽「戲窩子」的歷史美稱。

三是廣泛開展文體賽事活動。創新開展閱讀推廣、藝術普及、時尚演藝、品牌節賽等活動,形成天天有活動、周周有精彩、月月有特色的濃厚氛圍。我們還將各類文體賽事活動辦進景區、辦進街區、辦進商圈,讓大型文體賽事活動成為遊客與襄陽「結緣」的重要理由,並留下「下次還來」的美好嚮往。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今年6月在襄陽盛大開幕、圓滿結束,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282個項目7400餘名師生在襄陽熱情展演。這一盛會在襄陽舉辦,既是「美人之美」的交流互鑒,更是「美美與共」的攜手奮進。襄陽馬拉松至今舉已辦四屆,辦賽成效逐年顯現,被中國田協譽為「金牌賽事」和城市品牌傳播經典案例,已成為襄陽亮麗的城市名片。

四、以開放合作之姿,做好市場營銷,持續提升襄陽文旅影響力

當前,全國文旅行業紛紛「捲起來」,實際上拼的就是城市營銷。城市營銷作為文旅行業繁榮的催化劑,起到了激發旅遊者動機和提升旅遊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作用。襄陽持續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叫響「襄陽好風日」文旅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

一是深入開展區域合作。組織推進「襄十隨神南」文化旅遊協作行動,推動組建「襄十隨神南」文旅合作聯盟,廣泛開展「襄十隨神南」及漢江流域「悅讀行」「文旅走親」、藝術聯展等區域合作交流系列活動,攜手打造了「襄十隨神」「南襄盆地」精品旅遊線路和產品,實現區域合作、市場共建、資源共享。

二是巧借平台多方推廣。引入了包括《‌全員加速中》‌《‌極限挑戰寶藏行》‌‌《‌青春環遊記》《大唐詩人傳》等大型熱門綜藝及影視在襄錄製;積極開展海外文旅交流推廣活動,在FACEBOOK開設襄陽文旅帳號進行海外發布;2023年7月,「襄陽好風日」攝影作品展在紐約時代廣場亮相推廣;今年7月,「襄陽—芽莊」國際航線成功首航,襄陽市第三條國際航線「襄陽—曼谷」也於10月2日正式開通,為襄陽市民介紹出國旅行新選擇的推廣活動如火如荼。積極參加深圳文博會、中國(武漢)文旅博覽會等知名展會,策劃了豐富多元的旅遊精品線路進行推介。

三是構建品牌宣傳矩陣。豐富提升「襄陽好風日」品牌內涵,開展城市形象歌曲、文旅宣傳口號等徵集評選和宣傳推廣工作,在央視黃金時間段推出襄陽城市形象宣傳,創作推出《詩畫襄陽》《又見襄陽》《你好襄陽》《一口襄陽》《襄陽taste》等系列新型城市文旅宣傳片,搶抓大藝展、襄陽馬拉松、諸葛亮文旅節等重大節慶賽事活動進行宣傳,「襄陽好風日」頻頻登上人民日報、央視、人民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影響力不斷提升。

下一步,襄陽將以「知音湖北,遇見襄陽」暨「襄陽好風日」文旅品牌為抓手,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促進新型文化和旅遊業態蓬勃發展,打造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地,全力爭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讓「襄陽好風日」品牌常新長青。

(襄陽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 袁曉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8c0717372a415dbccd6fdebf14fe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