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科普行動之認知症老人如何預防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認知症的老人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而且警惕性也比較低,跌倒的風險更高。
如果老人的照護者能懂得跌倒預防的方法,會很大程度上減少跌倒的發生,那麼具體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日常生活要注意:
1. 建議老人至醫療機構進行跌倒風險評估,了解跌倒的風險級別,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2. 鼓勵家屬反覆提醒老人,提高其防跌倒意識;老人的照護者需要加強防跌倒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3. 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鍊:以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
運動
4. 合理的膳食:補充適量的蛋白質、鈣劑及維生素D,可以防治肌肉萎縮,增加肌力。
營養均衡
5. 保持精神活動:老人要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照護者要注意老人的精神狀態變化,做到關心愛護老人的心理。
傾聽
疾病相關要注意:
6. 定期體檢,治療疾病:有效的控制高血壓、貧血、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肌少症等易導致跌倒的相關疾病。
7. 合理用藥:許多藥物,都與跌倒有關。按醫囑正確服藥,不要隨意亂用藥,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以避免藥源性跌倒的發生。糖尿病老人出門要備糖果,預防低血糖引起跌倒。
居住環境要注意:
8. 適老化居家環境:創造安全的老人居室環境,不建議老人更換居住環境,陌生的環境易引起跌倒。
9. 輔助工具:選擇適當的行走、視力、聽力輔助工具。行動不便的老人應配備適宜的拐杖、助行器,並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於取用,老人應按需佩戴適合的眼鏡,助聽器。
10. 穿著寬鬆合身的服裝,舒適低跟防滑的鞋子。
行為方式要注意:
11. 調整行為方式:
- 轉身、轉頭時動作一定要慢;
- 起床要遵循「起床三部曲」,即醒後臥床1分鐘再坐起,坐起1分鐘再站立,站立1分鐘再行走;
- 應坐著進行穿脫褲子、鞋襪;
- 走路保持步態平穩,儘量慢走,避免攜帶沉重物品;
- 避免單獨外出,避免去人多及濕滑的地方;
- 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台階,上下樓梯、如廁時儘可能使用扶手;
- 避免登高取物;
- 避免睡前飲水過多以致夜間多次起床,晚上可床旁放置小便器;
-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車避免在起步剎車過程中發生跌倒。
12. 一旦跌倒,應及時到醫療機構接受綜合評估,以確診跌倒發生的原因,儘早進行身心疾病的治療,以減少或防止反覆跌倒的發生。
13. 給予心理支持:老人跌倒一次後,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動,對這類老人精神鼓勵更為重要,要幫助老人克服恐懼心理。
AUTUMN
小 結
患有認知症的老人,因注意力不集中,糾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以及對環境產生危險感等原因,往往容易發生跌倒。
建議家屬或者專人陪護,動員參加保健班和做體操等活動,通過這些新型活動的刺激,能提高老人的注意力,有助於預防跌倒。
同時提高照護者的安全防範意識,增加責任心,確保老人在照護者的視線中,避免其單獨行動,必要時可使用床欄、床椅安全帶、髖關節保護器等保護用具。
願「老小孩」們都是「不倒翁」。
不倒翁
本文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綜合整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855f38290cf16626ab7d2ff88bd78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