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1整體留洋」:保希望,防風險

2022-07-10   足球報

原標題:「U21整體留洋」:保希望,防風險

記者寒冰報道日前,中國足協官宣8月初2001年齡段U21國青隊即將「整隊留洋」克羅埃西亞,以「編外球隊」方式,與新賽季12支克羅埃西亞乙級聯賽球隊以及4支克羅埃西亞甲級聯賽球隊的預備隊逐一進行教學比賽。這是繼1990年代健力寶隊、2004年12月「中國之隊-08奧運之星」、2011年「留葡希望隊」和2017年U20國青隊赴德參加德國西南地區聯賽之後,中國足球再次啟動大規模的留洋工程。

這支2001年齡段U21國青隊此前已經整隊參加過2020和2021年的中乙聯賽,但這次整隊留洋又與此前幾次有所不同。中國其他體育項目代表隊整隊留洋有此前北京冬奧會男女冰球隊、中國男女手球隊赴俄長期集訓比賽的成功案例,以及正在洽談中國男排以俱樂部名義參加法國男排聯賽「整體留洋」,作為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男足比賽的適齡球隊,U21國青隊此舉也是奧運戰略「走出去」在男足領域內的具體實施。

在具體留洋國家的選擇上,此前中國足球在德國、葡萄牙的先例都不能算是成功。此次最終確定克羅埃西亞,也是通過體育總局的聯繫。U21國青隊主帥成耀東對克羅埃西亞的職業聯賽水平也比較熟悉,克羅埃西亞足協、職業聯盟最終與中國足協達成了合作協議。只是具體合作形式因為克羅埃西亞乙級聯賽的賽制改變略有調整,新賽季克羅埃西亞乙級聯賽從16支球隊降到12支球隊,賽制也從主客場雙循環30輪改為三循環33輪。

雖然U21國青隊只是在周中與克羅埃西亞乙級俱樂部進行不對外開放的內部教學賽,但對手確定、賽程完整,是此前幾次整體留洋不具備的比賽數量優勢。這也是U21國青隊此次整體留洋相比此前唯一的亮點。畢竟對於一向缺乏高質量比賽積累經驗,磨合陣型的各年齡組國字號球隊而言,數量穩定的高質量比賽才是短期內提升比賽能力的捷徑。U21國青隊也計劃於7月27日在上海集中,8月5日飛往克羅埃西亞。

低年齡組國家隊整體參加聯賽,通過大量參加高質量比賽確保球員的比賽經驗得到有效積累,在亞洲的新加坡、日本早有先例。2014年日本足協就從J1和J2聯賽挑選了U22精英單獨組隊參加J3聯賽,備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奧運會後取消。成年國家隊方面,作為世界盃東道主的卡達隊,照樣參加了亞洲區40強賽,並與歐足聯合作,以不計成績並將主場設在歐洲的方式參加世界盃歐洲區A組預選賽。

但在留洋方面,足球水平較低的國家基本都是化整為零,依靠球員個體留洋,而非整隊留洋方式。卡達、沙特、日本、韓國至多也只是在歐洲收購二流聯賽頂級或五大聯賽低級別俱樂部,作為球員旅歐的中轉站和向更高水準聯賽發展的跳板。沙特與卡達定期組織的歐洲拉練,也是在歐洲合作國設置訓練基地,再聯繫練兵的對手。日常這些球員們還會回到各自俱樂部參加聯賽,避免了長期集訓帶來的種種心理疲勞問題。

U21國青隊整體留洋,是中國足協推動李磊、郭田雨等球員個體留洋之後的新舉措。雖然值得肯定,但具體到實施階段還是有很多困難等待克服。根據足協公告顯示,U21國青隊要在克羅埃西亞常駐近三個月,要克服的除了飲食等生活問題外,最重要的還有兩個更大的難題。

首要問題是防疫,因為歐洲在新冠防疫方面幾乎已完全開放,近三個月的集訓與此前國足12強賽在中東不過十數日的集訓相比,想確保萬無一失,難度上升了不止一個量級。今年在國外比賽的其他體育隊,例如男女籃、男排都曾發生隊內感染,中國男排在菲律賓參加世界聯賽甚至因無法湊齊參賽健康人數被判負。

另外,球迷們對當年U20國青隊在德國的不愉快經歷也印象深刻。這次中國足協沒有選擇像俄羅斯、塞爾維亞這樣的友好國家集體留洋,而克羅埃西亞是國際足聯都警告過的球場種族歧視、新納粹主義的重災區之一,很難確保不會讓U20國青隊當年在德國的不愉快經歷重演。一旦再次發生,必將直接影響U21國青隊在克羅埃西亞的比賽進度,極端情況下,甚至很可能像當年一樣被迫回國,讓留洋計劃無疾而終。

U21國青隊為備戰巴黎奧運會「集體留洋」,本是短期內提升實力的好辦法。主帥成耀東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態,這次選擇「留洋」,是中國足球實力下降後的選擇,儘管他認可「參加國外的聯賽會給隊員和球隊一定的幫助和提高」,但同樣也指出,如果今後中國足球的水平能夠提升,「其實也不一定要長期的出去進行這種集訓。」

事實上,今年很多U21球員已在中超、中甲打上比賽甚至成為俱樂部主力,達到了通過穩定參加比賽積累經驗的目的。一刀切地將他們集中「留洋」,是否合理也值得商榷——雖然中超的比賽質量或許不如克羅埃西亞乙級聯賽,但這些打上主力的U21球員在中超是能得到真刀真槍的聯賽鍛鍊的,前往克羅埃西亞參加的則是非正式的教學賽,對手是否竭盡全力很難說,實際練兵效果能否達到預期也需要時間證明。

U21國青隊整體留洋,或許會帶給球迷們一些希望,但這次留洋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更需要中國足協加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