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再好,這些二手物品,也儘量不要給寶寶用

2023-08-26   老張育兒

原標題:關係再好,這些二手物品,也儘量不要給寶寶用

從備孕開始,就深刻意識到,為何大家要把寶寶戲稱為「四腳吞金獸」,真的是太費錢了。

為了省錢,有些寶媽想到了好辦法。現在的嬰兒物品質量都很好,基本上都用不壞,可以考慮二手。

經常會在寶媽群里看到二手物品分享,或者互換的訊息。特別貴重的東西,寶媽會象徵性的收一些折舊費;若是普通的物品,基本上都會轉增。

當然,親朋好友之間,也會分享一些寶寶用品。甚至,還有一些寶媽為了省錢,開始向周圍人預定。

「你家寶寶的鞋子,將來穿小了都不要扔,給我家老二留著。」

「你家寶寶的衣服,等到不穿的時候,我去你家拿唄。」

「你家寶寶小時候的車子還在嗎?能不能給我家寶寶用用,買的話太貴了。」

從勤儉節約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畢竟,東西又沒有壞,轉贈給其他人,也算是再循環利用。

對於其他寶媽來說,也省了不少的麻煩。不僅省去了買東西的費用,而且還節約了很多時間成本,不用自己去挑選。

不過,關於讓寶寶使用二手物品這件事,寶媽們的意見也不統一:

有人覺得,現在的嬰幼兒物品那麼貴,若是能有人轉贈的話,或者直接買二手,真的會省下很多錢,給寶寶買成其他的東西,或者攢著,不好嗎?

也有人不贊成,總覺得自己就一個寶寶,又不是養不起,為何要用別人的二手物品呢?更何況,誰知道這些二手用品上有沒有細菌呢?

所以說,還是那句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若是家裡條件特別好,想要給寶寶選購新的物品,自然是好的;可要是暫時遇到了困難,考慮別人的二手物品,也沒什麼不好,畢竟省下的都是自己的。

之前刷視頻,還曾看到過有女明星給寶寶用別人家轉贈的二手物品呢。可見,明星對於用二手物品這件事,從內心也是贊同的。

咱們普通人,也沒有那麼多講究。只要別人轉贈的物品沒有損壞,其實可以考慮留下來。很多寶媽表示:之前有些抹不開面,可是給寶寶用了二手物品後,才知道有多香。

哪怕關係再好,這些物品還是不要用

第一類:入口的東西

這裡所說的東西,並不是指寶寶零食,或者其他吃的食物,而是指入口的用品。像奶嘴、奶瓶、咬咬樂之類的東西,一定不要接受別人的轉贈。

成長路上,每個寶寶都有口欲期,都喜歡啃咬這些物品。可能,別人轉增的奶嘴只用了一兩次,也不要接受。

要知道,這些嬰幼兒物品都是矽膠材質,它有一定的保質期。放的時間久了,它會滋生細菌,還會慢慢變色……

即便用沸水消毒,也很難掩蓋它過期的事實。為了健康起見,這些入口的物品,還是謝謝別人的好意,自己給寶寶認真挑選吧!

第二類:貼身的內衣

「穿百家衣,吃百家飯」,這是流傳千百年的習俗。

那時候物質匱乏,一件衣服哪怕補著補丁,也會穿好幾個小朋友。更何況現在的衣服質量和材質很好,基本上不會穿好,只會穿不上。

若是外面穿的上衣、褲子,只要自家寶寶穿得上,都可以考慮給他們帶回家。之後清洗乾淨、陽光暴曬,都有消毒的作用,可以放心穿。

可要是裡面貼身的衣服,就不要給寶寶穿了。很簡單,貼身的衣服,直接挨著別人家寶寶的皮膚。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貼身衣服更容易沾上細菌,再加上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弱,要是穿別人家娃的貼身衣物,難免會出現皮膚問題。

第三類:鞋子

哪怕別人家寶寶的鞋子幾百塊一雙,也不建議給自家寶寶穿。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的腳型、走姿不一樣。已經磨損過的鞋子,已經被別人家寶寶留下了嚴重的痕跡……

穿這樣的鞋子,看似是在省錢,實則是在破壞自家寶寶的走路姿勢。走路時候的著力點不同,會導致鞋子磨損的地方不一樣,若是恰好跟自家寶寶不一樣呢?

說白了,就是讓自己寶寶去適應別人家寶寶的走路姿勢。時間久了,影響走路姿勢不說,還會影響寶寶的腳部發育。

勤儉節約是好事,但是過分的勤儉節約,就是應該稱之為「病態」。

別人家寶寶的東西再好,鞋子、入口的東西,以及貼身的內衣,都不要接受。

這三樣東西,若是真的給自家寶寶帶回家,那才是後患無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