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後,兒子跟家裡「斷道兒」了

2024-01-10     竹鶯說事

原標題:上大學後,兒子跟家裡「斷道兒」了

李志平 繪

劉士帥

元旦假期,老媽就盼著兒子回家一趟,娘兒倆慶祝新年,可兒子找個藉口不理這茬兒。從小不錯眼珠照顧的兒子,上大學後卻刻意跟家裡「保持距離」,這還真讓老媽有點不適應。

兒大不由娘,上大學想遠離父母

周五傍晚下班,大玲並沒著急回家,而是順路去了妹妹小雁家。自從兒子天天考上大學,老公又一直在外地工作,大玲自己在家閒著無聊,一周要往妹妹家跑好幾趟。妹妹家的二寶鬆鬆還不滿3周歲,正是招人稀罕的年紀,大玲去妹妹那裡主要就是為了哄鬆鬆玩,哄著哄著,大玲腦海里總會浮現齣兒子天天小時候的樣子。

天天是大玲一手帶大的,不誇張地說,真是把手不離腕。為了照顧天天,大玲甚至狠下心辭職做了3年家庭主婦,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重新又找了工作。這些年來,大玲基本在圍著兒子轉,事無巨細,總是安排得妥妥帖帖。特別是天天升入高中以後,因為成績優異,一直在重點中學的實驗班,學業不是一般的緊,導致睡眠嚴重不足。為了讓天天多睡會兒,大玲總是提前起來盯著手機上的時間,早一分鐘都捨不得讓兒子起床,每天的早餐除了花樣翻新,大玲還特意掐算時間,從兒子起床、洗漱到坐到餐桌前,總是讓早餐既不燙又不涼,一切都是恰到好處……

高考前,天天就心心念念要去外地上大學,雖然大玲傾向於讓他留在本地,可他根本不聽,還一口咬定,自己是男孩,必須出去闖闖,否則一輩子都會遺憾的。沒想到,高考時天天發揮失誤,比幾次模擬考的分數都要低。如果報考他心儀的幾所外地大學,錄取有點懸。儘管如此,天天還是決定賭一把:填志願時,前幾個志願填的依然是他之前看好的外地院校。大玲好話說了一籮筐,天天最後才在保底志願那裡,填了一所本地的大學。最終,由於分數不夠,天天的前幾個志願全泡湯了,他被保底的本地院校錄取。天天有些沮喪,差點去復讀,大玲表面上替天天惋惜,可暗地裡卻有點竊喜,陰差陽錯,兒子到底還是留在了身邊,憑你孫悟空有天大的本事,也難逃我如來佛的手掌心嘛。

可讓大玲萬萬沒想到的是,天天人是留在了本地,可心裡卻有自己的「小九九」,輕輕鬆鬆就跳出了大玲的「手掌心」,讓大玲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在家鄉上大學,卻「千方百計」不回家

眼看到了妹妹家,大玲不再胡思亂想,提著一兜食品敲開了妹妹家的房門。

鬆鬆見了大姨,樂得屁顛屁顛的。妹妹邊給大玲倒水,邊隨口問道:「姐,元旦天天回來了嗎?」妹妹話一出口,大玲立馬嘆了一口氣:「沒回來,說是快期末了,得在學校好好複習。」小雁沒想到自己隨便一句話就把氣氛搞僵了,尷尬得有點不知說什麼好。大玲陪著鬆鬆搭積木,因為心裡有氣, 嘴上還是沒識閒兒:「你說天天這孩子,我也不知道哪裡惹到他了,自打去年9月開學,好幾個月過去了,沒回過一次家。不光不回家,平時想跟他說句話都難。每次我在微信跟他說話,都告訴我忙著呢,想跟他視頻,他就給你按了。能讓他主動說話的,就一件事——要錢。去年國慶節,他一個人跑北京玩去了;今年元旦,又說要複習回不了家。我這兒子養的,有跟沒有一樣!」小雁見姐姐長吁短嘆,趕緊勸:「姐呀,你也別生那麼大氣,你就當他在外地上大學好了。再說了,天天寒假肯定會回來的,他總不能在學校過年吧!」小雁這麼一說,大玲不好再說什麼,繼續陪鬆鬆搭積木。就在這當兒,微信上忽然有消息提示,大玲一看,居然是兒子,趕緊趁熱打鐵。

果然不出所料,兒子在微信上喊完一聲「媽」,第二句就是要生活費。為了能牽制住兒子,讓他還記得有個媽,大玲故意把一個月的生活費分幾次打給他。看到兒子主動說話,大玲趕緊給兒子轉了帳,沉吟一下,還是找個由頭追問了一句:「兒子,最近天氣冷,你在家還有件特別厚的羽絨服,你要不要周末回來取一下呀?」大玲發完消息,心裡撲通撲通跳得厲害,她多希望兒子能回一句:「好的」。等待,焦急地等待,過了大約一分鐘,兒子那邊終於回過消息來了:「媽,我給你地址,你幫我寄過來吧。」打死大玲也想不到,兒子居然會這樣回復。要知道,兒子回趟家,連兩個小時都不到。這抽空就能辦的事,他怎麼會想出這麼個餿主意呢。大玲有些氣炸了肺,直接發了語音:「天天,媽怎麼對不起你了,你離開家這麼長時間,就不想家不想媽嗎?」大玲說完氣話,小雁發現苗頭不對,立馬搶過姐姐手機,把消息撤了回來。隨後才勸道:「姐,你不能這樣戧火呀,想當年,咱們年輕時,也不愛跟爸媽親近呀。人都有這麼個過程,等將來再大些,結婚了,有孩子了,自然就好了嘛……」

當天晚上,大玲帶著一肚子氣回了家,越咂摸越不是滋味。大玲抄起電話打給了老公,跟老公好一頓抱怨。老公靈機一動,隨口說了句:「你要有空,開車給咱兒子送一趟羽絨服,不就能看到他了嗎?」對呀,兒子不回家,自己可以主動去學校呀!一想到轉天就可以見到兒子了,大玲不禁一陣激動,夜裡都沒睡好。

衣服送到校門口兒,孩子不出來照面

周六上午,大玲開車去了兒子的學校。去之前,大玲故意沒告訴天天,就想給他來個意外驚喜。可沒想到,人家學校根本不讓隨便進,大玲只得在微信上找兒子,兒子聽說大玲來了,很不耐煩地說:「媽,您來學校幹什麼呀,我不是說了讓您寄過來嗎?我現在沒在學校,讓我舍友替我取吧。」一聽兒子說沒在學校,大玲的心裡拔涼拔涼的。過了大約半小時,一個男孩騎著自行車來找她,大玲把羽絨服交給那男孩,嘴裡不停問東問西,問到後來,男孩直接來了一句:「阿姨,您放心吧,我們哥幾個好著呢。天天不僅學習努力,還當上了班長。」聽說天天當了班長,大玲心裡還是挺高興的,跑趟學校,沒見到兒子,但知道了兒子的情況,大玲心裡多少還是舒服了些。

回去的路上,大玲自己給自己解心寬。老話說,兒大不由娘,以後,自己照顧好自己比啥都強呀。可大玲哪裡知道,其實天天根本沒外出,就在學校里,他故意不出來,是自己在跟自己賭氣。高考沒能成功遠離父母去外地上大學,他一直心有不甘。所以,就算留在本地,他也堅決不回家。更何況,他現在比以往更努力,雖說才上大一,但已經做好了去外地讀研的打算,反正去外地上學也不能總回家,現在就當提前接受歷練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7b1a4a512f225193a656c3d3538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