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系」德邦證券被指裁員,山東國資「入主」尚未有進展

2023-12-21   藍鯨財經

原標題:「復星系」德邦證券被指裁員,山東國資「入主」尚未有進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券業寒冬下,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證券」)被指大幅裁員,涉及投行、財富、研究所等多個部門,以經紀條線為例,裁員目標逾百人。針對此消息,藍鯨財經記者多次聯繫德邦證券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覆。

作為「復星系」的重要金融資產,今年5月,市場傳出德邦證券有望「易主」山東國資的消息。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財金」)等山東國資擬從「復星系」手上收購部分德邦證券股權,最終實現控股。這一上半年初步敲定的交易案,目前暫未有新的進展公布,若成功收購,山東國資將新增一塊證券牌照。

德邦證券業績承壓,IPO進展緩慢

從客觀因素來看,受到公募基金降傭降費、IPO趨冷、行業整體不景氣等綜合因素影響,券商降薪裁員等消息並不罕見。

近日,有消息稱德邦證券正在裁員,涉及投行、財富、研究所等多個部門,以經紀條線為例,裁員目標逾百人。對此,藍鯨財經記者多次聯繫德邦證券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從德邦證券自身業績端來看,近五年來德邦證券的業績壓力確實不小。近五年來,德邦證券營業收入整體波動下滑,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4.16億元、14.04億元、13.19億元;2022年,德邦證券營業收入進一步下滑至10.07億元,同比下降23.66%;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04億元,同比增加13.58%,暫時挽回營收頹勢。

利潤情況也並不穩定,2019年,德邦證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0.64億元,同比縮水75.48%;2020年歸母凈利潤0.87億元;2021年歸母凈利潤-4.58億元,呈現負值;2022年,歸母凈利潤0.1億元,較上期扭虧為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0.74億元,再次由正轉負。

今年上半年,德邦證券投行業務、自營業務、經紀業務較去年同期均呈上漲趨勢,資管業務下降幅度較大,合併利潤表數據顯示,上半年投行業務攬收0.74億元,同比增長233.80%;自營業務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12.01%;經紀業務收入2.09億元,同比增長2.86%;資管業務攬收0.72億元,同比下降24.18%。

近幾年來,德邦證券經營改革上投入力度較大,積極布局財富管理、投行、研究所等業務,並從各方吸納諸多人才加入。人才吸納雖有成效,但今年也數次出現「首席跳槽」情況。今年1月,德邦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兼大消費組組長花小偉入職上海證券,履新研究所所長;8月,首席技術官(CTO)兼科技中心、信息技術部總經理李寧,轉至華福證券擔任首席信息官;12月,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被傳將加盟方正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副所長,負責宏觀研究。

除此之外,德邦證券的IPO之路也幾經坎坷。早在2007年,德邦證券時任董事長方加春曾公開表示,會在2007年全力推進IPO工作,早日實現成功上市。然而,時至今日,這一場長達十幾年的IPO期許仍未成真。

山東國資有望實現對德邦證券的控股

作為「復星系」的重要金融資產之一,德邦證券也有「易主」可能。

從股權關係來看,德邦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興業」),實際控制人為郭廣昌。近年來「復星系」頻頻資產瘦身。據財新統計,2022年以來,復星國際及其子公司對旗下控股或參股的多家公司均有減持套現動作,年內已售或宣布出售的資產規模已超過200億元。

今年4月26日,上海興業將其持有的德邦證券5.71億股份質押給山東財金,出質股權數占德邦證券股權的14.39%。

5月25日,上海興業向山東財金、濟南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金控」)、濟南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科金」)、濟南歷下財鑫投資基金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歷下財鑫」)和濟南歷下城市發展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歷下城發產投」)分別質押了股份。

其中,山東財金的實控人是山東省財政廳;濟南金控的實控人是濟南市財政局;濟南科金、歷下財鑫、歷下城發產投的實控人均為濟南市歷下區財政局。

5月31日,德邦證券在官網發布了股權被質押凍結情況公告及股權結構圖。兩次股權質押之後,上海興業已經出質了它在德邦證券一半的股權,占德邦證券總股本的46.81 %。

彼時,市場普遍認為,此次質押意味著以山東財金集團為首的山東國資有望實現對德邦證券的控股,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據券商中國從接近交易人士處獲悉,山東國資在與德邦證券的收購過程中表現了極大的誠意,表示將會最大程度尊重德邦證券現有的管理、經營策略等,「打造中國特色混合所有制模式」。

且此番操作是通過山東財金等平台直接出手,山東財金集團是山東省財政廳直屬的國有資本運營平台,該舉動也體現了山東對於此次收購的重視和誠意。然而強烈期待之下,併購事件至今再無進一步消息傳出。

近年來,地方國資頻頻收購中小券商,已成趨勢。天風證券、九州證券、恆泰證券、國新證券、誠通證券等交易案此前均已落定。

山東近幾年亦在資本市場積極尋找收購券商機會。譬如,2018年,山東國企山東高速集團曾嘗試收購九州證券,該次收購最終因九州證券大股東九鼎集團的問題而被迫擱置;2021年4月,國信集團發布公告稱擬通過股權受讓、增資方式持有國融證券51.57%的股份,最終控股國融證券,國融證券將遷址山東,但是該交易最終宣告失敗;2021年,聯儲證券總部正式遷址嶗山,成為繼中泰證券之後山東省第二家全牌照券商,青島地方國資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就省內情況而言,當前山東已有中泰證券、聯儲證券兩家證券公司,其中中泰證券系山東國資控股,如能成功收購,山東國資將再拿下一塊牌照,德邦證券也將從民營券商變成國有券商,也可從股東方獲得業務增量,於雙方均有裨益。

有業內人還指出,如能實現併購,背靠國資,德邦證券經營的合規性和穩定性確實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將更有利於中小券商的創新業務開發,「或可推進德邦證券的IPO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