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高手中湘北山王之戰時,山王的澤北和大河田都是令湘北望而生畏的球員,澤北曾經一人單挑湘北全隊,就是那次澤北從流川楓背後阻止了流川楓的灌籃,並且隨即發動了一個人的反攻,直接洞穿了湘北的整條方向,並且完成了進攻。
那次進攻,對湘北的打擊是最大的,個人認為,要比澤北迎著流川楓赤木櫻木三人的防守,打進一球更加震撼,那一刻,湘北眾人知道,澤北這個人,和他們不是同一世界的球員。
大河田亦是如此,赤木自己就承認過,在和大河田真正和他交手之後,赤木就意識到,自己絕非大河田的對手了。
根據相田彌生的說法,大河田一年級的時候才165cm,這是什麼概念,宮城都168cm,大河田原本是後衛,逐漸才因為身高的暴長,變成中鋒的,而且根據大河田要強的性格,估計他是在初中就開始打籃球了,因為身高變矮,必然會有意增強自己的突破能力,和外線三分的能力。
大河田在比賽中,有過一次三分出手,迫使赤木遠離籃下,到三分線附近去盯防大河田,結果雖然大河田投籃未中,但是補籃得手,大河田全方面的得分能力,讓赤木感到困惑和恐慌,經歷過無數次失敗的赤木,他的自信心在頃刻間被擊垮,認為大河田和他不是處於同一層級的人物。
那麼這裡就有問題了,大河田是否具備真正意義上的三分能力呢?
就客觀的比賽情況來看,我們無法完全得知大河田是否真正具備著三分能力,畢竟他只投了一次,還沒有命中。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已出場的人物中,大河田絕對是一流中鋒,整體實力在赤木之上,這一點杉山祥太已經明確了,那就是劇情年的赤木,加入大學球隊,是一流中鋒,但是大河田絕對會位列前三甲。
也就是說,大河田的實力必然是強於赤木的,這毋庸置疑,杉山那樣人設的球員,必然是在賽前就對大河田和赤木有過深入的了解了,所以他的判斷大致方向上不會出錯。
因此,個人認為,大河田有一定的三分能力,但是必然不會突出,這裡不是說大河田不夠強,而是說他太強了,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他只會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中鋒的相應攻防技巧上,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啊。
大河田既然因為身高暴長的問題,而從後衛改打中鋒,那麼大河田是沒有時間浪費掉,他必然會在一段時間內,增加自己的內線攻防技巧,所以死磕每一個動作技巧,讓每個動作變成自己的肌肉記憶。
個人認為什麼是強者,天賦固然重要,但努力亦不容忽視,只有通過平時刻苦反覆的訓練,讓每一個動作刻在自己的肌肉細胞之中,才可以保證在比賽時,自己面對任何情況都可以保持良好的發揮,而這樣的球員,往往都是球隊的王牌。
一個現實就是,你不要以為一個場場表現都可以打80+以上的球員,要比偶爾打100分的球員差,因為偶爾打100分,那只是運氣,場場都可以打80+,那就是絕對的實力。
所以說,大河田的平時訓練是不可能包含三分訓練這一項的,因為沒有必要,澤北和深津都要外線的能力,而且山王的實力,也不需要依靠外線三分去打開局面,所以說在堂本的多種戰術預案中,也不包括大河田外線三分能力的這一點。
同時大河田在每天的繁重訓練後,也就是不定期有時間磨鍊自己的三分能力,所以個人認為,大河田雖然是一流的中鋒,足以碾壓赤木,但是他的三分能力,山王球員不需要,堂本不需要,也就是大河田偶爾練著玩的。
湘北山王比賽那天,大河田之所以選擇外線三分出手,更多的還是出於對赤木挑釁的心理,而不是自己十分擅長外線投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6ed73dfcff071505694f35d1e779a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