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丨在萬物極盛的節氣中,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2023-06-20     民生周刊

原標題:夏至丨在萬物極盛的節氣中,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全民夜讀進度條05:4000:00/05:40

按鈕收聽朗讀音頻

文/民生周刊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據《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為大,至為極,此時白晝之長,日影之短,都達到了北半球一年中的極限,整個夏天的生機和美好,在此刻盡情釋放。

夏日炎炎,萬物極盛,人亦如此,當蓄勢待發,珍惜時光,熱情綻放。

夏至生長,積蓄力量

農諺有云:「果論夏至,鋤頭不歇。」對於農作物來說,春生夏長,夏天就是生長的季節。莊稼盡情地吸收光照,積蓄足夠的力量。

唯有在陽光下揮灑汗水,才能換來一年的好收成。

不只是農作物,人亦是如此。唯有前期蟄伏,儲存足夠的能量,才能等到一鳴驚人的時刻。

「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是翻譯家許淵沖一生的真實寫照。然而,這位能夠在古典與現代文學中馳騁,在中、英、法文的世界裡自由穿越的大師,並非天生聰穎。

許淵沖曾說,他年少時是討厭英文的,連字母都說不清楚,直到高二背了30篇英文短文,才慢慢對英文有了興趣。

為了架起連接中外文化的橋樑,他埋頭於東西方文化里,把每一種文化研究透徹,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翻譯出《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追憶似水年華》等百餘本中外名著。

做事如育苗,要花時間精力去澆水、施肥、除草,然後耐心等待收穫。所有的厚積薄發,都需要前期的養精蓄銳,方能踏實成長。

生活里沒有什麼可以一蹴而就,只有在時間裡沉澱,才能看到人生歷程中最美的風景。

夏至時長,珍惜時光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過後,白晝逐漸縮短,時間愈發珍貴。

魯迅小時候曾因為上學遲到,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時刻提醒自己,凡事要趁早,光陰不可誤。

他的書房裡掛著屈原的兩句詩:「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鷗之先鳴。」意思是,看見太陽落山了還不心裡焦急,最怕的就是一年又去,報春的杜鵑又早早啼叫。

正是這種惜時如命的態度,讓魯迅廣泛了解自然、社會、科學等眾多領域,留給後人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財富。

生活,不在繁雜的形態,只在珍惜的心態。元氣滿滿迎接了黎明,才能安然欣賞黃昏;不曾辜負每一次亮相,才配站在舞台中央。

生活無捷徑,唯有用心經營。對時間的任何浪費和虛擲,都是莫大的遺憾。

夏至哲思,君子當自強

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古人曾把夏至當作君子的節氣,代表著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

當生命擁有充沛的能量,不需要再依傍外物時,就可以勇猛精進,呈現出自身的光熱,展現出自身的才華。

成大事者,皆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時,把自己關在一間簡陋的屋子裡。為了約束自己,每天的任務完不成絕不休息。有時候顧不上吃飯,簡單吃兩口饅頭緩解飢餓。就這樣日復一日,他用了6年的時間,終於寫完了這部長篇巨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想要看到更美的風景,就需以豁達的心態面對不平坎坷。

人生路上,別怕路途遙遠,別想生活艱難,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走一路有一路的歡欣。等到達終點回望過去,才發現從前以為過不去的坎兒,自己早將其踏成坦途。

夏至到,一年已過半。上半年我們默默耕耘,下半年仍需奮勇前行,在時光中積蓄力量,在歲月里綻放自我。

靜心凝神,不急不躁地和所有美好相遇。夏安!

往期推薦:

夜讀丨人生三境界:和顏悅色、察言觀色、不動聲色

夜讀丨凡事愛比較,是一個人痛苦的根源

夜讀丨父親的大格局,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主播:李雪

《民生周刊》新媒體編輯

心裡種滿花,人生就不會荒蕪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有書(ID:youshucc)及網絡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點擊圖片可進入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5ed4f8de53720a40bca1dc5985f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