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宣布全面取消疫情防控後
今年夏季A-Level、GCSE已經確認回歸線下
為減小疫情對學生影響
政府日前也陸續公布了相關政策
比如提前公布考試範圍
隨著線下考試確定回歸
最近英媒爆出
政府計劃擱置之前提出的大學錄取改革
繼續延用預估分來申請大學
這次大改革
主要針對憑藉A-Level成績
申請大學本科課程的學生
前任教育部長提出改革
當時提出大學錄取改革的是前任教育部長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
2020年11月,教育部長威廉姆森表示取消老師預測成績,將大學錄取標準改為學生真實考試成績,提案命名為「Post-Qualifications Admissions(PQA)。
根據當時的提案,英格蘭學生只有在取得最終考試成績後,大學才能發offer。
國內大學給offer就是看學生的高考成績給的,無論填志願的時間點是高考之前還是之後,都一樣要看學生最終成績。
而隨著教育部長威廉姆森被炒魷魚,這個大學錄取改革的提案也最終被擱置放棄。
根據最新消息,現任教育部長納德希姆·扎哈維(Nadhim Zahawi)已經放棄這個提案,認為現在進行改革的不確定性過多。
放棄改革,繼續用預估分
目前政府方面已經放棄改革,繼續以預估分的形式申請大學。
現行的錄取方式是什麼?
截至目前為止,學生申請英國本科課程,使用的是老師對學生的預測成績(predicted result)。也就是說,申請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進行A-Level(英國高考)的最終考試。
為什麼英政府要改革大學錄取方式呢?
第一,英國教育部認為現行錄取方式對部分學生不公平。
據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 (UCAS) 的數據顯示,2019年被大學錄取的、老師預測可以拿到3個A的18歲學生中,79%的學生成績被高估,而8%的學生成績被低估。
還有一些在模擬測試中表現不佳的學生拿不到好的預估分,可能被頂尖大學淘汰。
第二,取消PQA政策對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利。
一些證據表明,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更有可能低估自己的成績,並選擇一般的大學,即使他們有能力獲得更高的分數。
什麼是AL預估分?
「預估分」顧名思義,就是提前預估出來的分數。A-Level成績作為申請大英國協大學不可缺少的重要衡量標準,每年5/6月大考的成績公布遠遠晚於學生們進行申請的時間。
因此在A2年級的9-11月份,你的學校老師會根據你的GSCE成績,平時作業成績,日常表現和模考成績,綜合給出一個A-Level預估分,學生們就可以拿著預估分去申請大學。
所以,預估分重要嗎?
毫無疑問,非常重要,預估分的高低,直接影響了能夠申請到的學校的水平。
預估分是怎麼評定的呢?
A-Level成績預估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平時成績和平時表現,不考AS也能預估。
除了平時考核,大多數學校Year12學期末還會設置內部考試(模考),難度可能高於AS考試,為最終的A-Level預估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標準。這就要求學生注重自己平時的表現和每一次校內考試。
放棄改革,有支持有反對
即使政府已經計劃繼續用預估分申請,但要求改革的呼聲似乎更多。
埃克塞特大學(Exeter)的教授李·埃利奧特·馬傑伊(Lee Elliot Major)說:「憑最終成績申請大學,對學生來說會容易得多。」
「這項改革原本可以讓更多學生都能接受大學高等教育,很遺憾聽到政府放棄的決定。」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主任Nick Hillman說:「很明顯PQA是前教育部長加文·威廉姆森的提案,換人後這項提案就很難再執行下去了。」
也就是說,放棄PQA大學錄取改革,可能只是哈扎維「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其中一把!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本月早些時候,扎哈維就已經否決了另一項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的提案,這個提案也是前教育部長威廉姆森時期的產物。
既然政府宣布考試繼續用預估分,那麼作為疫情後的第一次線下考試,分數相比較前兩年的教師評估打分,一定會有所降低。
目前,UCAS已經在1月26日截止所有2022年本科申請,Extra申請通道即將於2月25日開放。
申請愈加激烈
要求必定也會水漲船高
除了標化成績外
學術能力和課外背景提升也是考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