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只有8張床位,11名醫療人員的衛生院,到「二乙」至「三甲」醫院的幾連跳,重點學(專)科從無到有,人才團隊從弱到強……走過90載,始建於1933年的崇州市人民醫院,如今已發展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縱然幾經蛻變,不變的仍然是堅持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的初心。作為崇州市一家綜合三甲醫院,崇州市人民醫院奮力推動醫教研協同發展,扛起區域醫療衛生服務的一面旗幟。
今年是崇州市人民醫院90年院慶之際,站在過去與現實和未來交叉的路口,屬於崇州市人民醫院的前路又在何方?
本期城市醫學名片,「崇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游紅勇」,「崇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高金全,「崇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吳有林」接受醫學plus專訪,講述醫院在第90個年頭,如何打造百姓認可的成都西部區域醫療中心。
培養與引進雙管齊下
引好「源頭活水」,打牢人才「樁」
「在今後的醫療服務中,我院將不斷提升『三甲』醫院服務功能。」游紅勇向醫學plus表示。
據介紹,目前崇州市人民醫院占地面積130畝,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938張,年門/急診救治患者70餘萬人次,開展手術操作近3萬台次。如此大的規模,必然帶來醫護人員和醫療技術需求的急劇增加。
醫院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崇州市人民醫院選擇「兵分兩路」—— 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雙管齊下,打牢人才「樁」。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作為崇州地區的三甲醫院,三甲的平台能對高端人才的引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吸引了國內外專家學者來到醫院進行教學,開展學術交流,大大拓寬了醫務人員的醫療視野。
再加上託管於四川省人民醫院,在其幫扶之下,大批優秀醫護人員對崇州市人民醫院進行託管「組團式」幫扶工作調研,向醫院不斷輸入新人才、新技術、新項目,加大高端人才(博士研究生)和實用性人才的引進力度,實行一套「可循環、可持續、有實效」的醫護人才梯隊和人才管理模式,協助建立目標明確、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
培養青年骨幹醫護團隊,就如同建設人才「蓄水池」,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就不怕沒有水喝。針對青年骨幹醫護團隊的培養,醫院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四川省人民醫院聯合建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目前已建成了外科、婦產科、麻醉科、內科、神經內科等多個規範化培訓基地。
在人才強院戰略的推動下,崇州市人民醫院建立學科人才專項培養制度、支持和鼓勵職工提升學歷,採取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形式強化培訓,專門設立人才培養專項資金,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投入。
游紅勇表示,近年來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經初見成效。目前醫院擁有博士1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70人,正高級職稱60人、副高級職稱152人,選拔學科帶頭人29名,後備學科帶頭人21名。2020年4月兩名高級職稱醫生獲「崇州市優秀衛生人才」稱號。擁有國家、省、市級醫學專委會委員206人。
全面學科建設,打造優質醫療平台基石
想要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學科建設同樣重要。 建設臨床重點專科群,以學科建設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是一條「必經之路」。其中,崇州市人民醫院的神經內科和心血管內科經過飛速發展,如今已成為該院特色專科。
「腦防委」落地,助力神經性疾病學科水平再上新台階
「崇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吳有林」表示,自2017年單獨成科以後,神經內科已建成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綜合防治卒中中心,常規開展腦血管介入、肌電圖、視頻腦電圖、神經免疫、抗癲癇藥物濃度檢測、多導睡眠監測、藥物基因檢測等,為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疑難雜症的診斷,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台。
隨著卒中中心的建立和腦血管疾病診治新技術的開展,以及各項設施設備的提檔升級,目前神經內科已開展靜脈溶栓、機械取栓、全腦血管造影、腦靜脈造影、脊髓血管造影、顱內外動脈支架置入、顱內動脈瘤彈簧圈栓塞等,對於崇州地區腦卒中患者而言,可以就近就醫,儘快得到救治。
就在去年,神經內科開展了首例顱內靜脈竇測壓。而神經內科顱內靜脈測壓手術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崇州市人民醫院在顱內靜脈系統診療領域上再上新台階,對頑固性顱內高壓診斷及顱內靜脈介入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優化亞專業,心血管疾病學科建設」精細化「升級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導致我們國人死亡第一位的疾病,「崇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高金全表示,過去的崇州缺乏一支專業的心血管疾病治療醫師團隊。為了彌補這一空白,在2010年搬遷新院區後,心血管內科成立了第一支專業的心血管疾病治療團隊。
作為一支集內科治療、介入手術治療相結合的專業團隊,目前心血管專科可診治各種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急慢性心力衰竭、風濕性心臟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各類快速或緩慢型心律失常、心臟病與手術、心臟病與妊娠、周圍血管疾病等各類心臟病的藥物治療和心臟介入治療,在心血管內科疑難疾病方面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如今的心血管內科已經從一個「大而全」的科室,逐步向冠心病、起搏與電生理等「小而精」的亞專業組,不斷發起建設和完善。目前心血管內科通過了國家幾層版的胸痛中心、國家標準版的心衰中心的驗收,成為崇州地區唯一一個擁有雙中心的一個專科團隊,努力解決好人民的健康問題。
「三板斧」持續發力
精雕「名院、名醫、名科」
「十三五」時期,崇州市人民醫院發展迅速,展望「十四五」,對於崇州市人民醫院來說,全新的挑戰和機遇近在眼前。想要打造百姓認可的成都西部區域醫療中心,在游紅勇看來,還需要提高自身水平能力,以「基礎質量工程」、「信息優化工程」、「優質服務工程」三板斧,精雕「名院、名醫、名科」。
在基礎質量工程方面,崇州市人民醫院以提高醫療服務技術水平帶動醫院核心競爭力,加強MDT團隊建設,增設多學科門診,開展微創、介入診療和中心建設為主的新技術和新項目,不斷探索和增加新日漸手術病種。同時不斷推廣中醫適宜技術,鞏固婦幼健康保健服務。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平戰結合」,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規範教學活動,夯實臨床基本功。
在信息優化工程方面,崇州市人民醫院以信息化建設支撐與釋放醫院發展動力,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運營服務,建設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
在優質服務工程方面,崇州市人民醫院力爭做到改善群眾就醫體驗,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提升職工「優質服務」意識,同時以大數據為基礎,打造健康管理服務中心,成立患者服務中心,開設周末無假日門診,合理保留優化傳統服務方式,解決老年人等群體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